丁苯酞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2022-03-14 01:24孙慧静陈凌黎斌陈克龙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丁苯酸钠脑部

孙慧静,陈凌,黎斌,陈克龙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1]。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严重并发症,可发生在病程的各个阶段,目前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控制癫痫发作,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2]。丙戊酸钠属于广谱抗癫痫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癫痫症状。研究发现,当脑部神经受损后,机体会随之会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导致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失衡,炎性因子储存较多,造成局部神经组织异常放电,形成恶性循环,预后不佳[3]。丁苯酞胶囊是神经损伤修护类药物,可恢复脑循环,减轻脑水肿等[4]。本研究探索丁苯酞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2例,均符合:(1)经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且符合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5];(2)初次发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3)年龄≥18岁;(4)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5)患者自愿参与,并在协议书上签字。排除:(1)合并脑瘤等其他颅脑疾病;(2)对本研究药物有禁忌;(3)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近30 d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家属不支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降脂、降压、降糖、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神经、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片(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874)口服治疗,根据患者体质量,初始剂量为0.05~0.10 g·kg-1·d-1,2~3次/d,第3天开始剂量调整为0.15~0.20 g·kg-1·d-1,3次/d,维持剂量服用1周,1周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递增,直至能有效控制发作为止,每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 mg/kg,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20 mg/次,4次/d,空腹口服,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1)临床疗效:依据文献[6]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治疗期间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75%;有效,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30%~74%;无效,治疗过程中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30%,或增加>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00%。(2)脑血流灌注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iCT型号CT检测患者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3)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S-L8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烯醇化酶(NSE)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4)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vs 73.17%,2=3.998,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脑血流灌注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CBF、CBV水平明显升高,MTT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CBF、CBV水平高于对照组,MTT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灌注指标比较

2.3 两组脑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NF-、NSE、IL-2、IL-6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TNF-、NSE、IL-2、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g/L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1例头痛,2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观察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2例头痛,2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4,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指以往无癫痫史,在脑卒中后一段时间内因脑部神经受损,神经元高度异常放电,脑细胞膜稳定性降低,导致细胞内外离子失衡,诱发癫痫反复发作[7-8]。早日给予安全有效的治疗,不仅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并能提高预后。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CBF、CBV水平明显升高,MTT明显减少;且观察组CBF、CB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TT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促进患者脑部血管循环,改善脑缺血、缺氧症状。丙戊酸钠主要通过增加机体内-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及减少GABA的降解,进而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廖礼尚等[9]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丙戊酸钠可抑制Na+通道,进而抑制神经元持续放电,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丁苯酞胶囊的有效成分为丁苯酞,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谷氨酸合成、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促进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合成,进而阻断脑部缺血、缺氧等导致的脑损伤中多个病理环节,改善微血管循环,恢复脑部供血,降低对神经细胞的损伤[10]。

IL-2和IL-6属于白细胞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参与机体的炎性反应。TNF-是一种脂肪因子,参与全身炎症。NSE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机体糖代谢过程。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IL-2、IL-6、NSE和TN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丁苯酞胶囊与丙戊酸钠联合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炎性应激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丁苯酞胶囊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较为安全。

猜你喜欢
丁苯酸钠脑部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