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蕉城区家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初报

2022-03-14 10:14朱瑜艳宁德市蕉城区畜牧兽医站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蕉城区行政村布病

朱瑜艳 宁德市蕉城区畜牧兽医站 福建宁德 35210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治法》确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不仅严重制约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近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牲畜调运流动频繁,布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据报道,福建省每年检出的布病患者数呈上升趋势。

为全面了解蕉城区牛羊养殖方式和数量及现阶段牛、羊等家畜布病流行情况,掌握养殖场(户)饲养人员、村级防疫员等从业人员对布病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根据福建省及宁德市家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蕉城区2022年家畜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于2022年6~9月,组织区乡两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全区16个乡镇(街道)范围内开展牛羊等家畜布病基线调查和监测工作。现将基线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范围与对象

全区16个乡镇(街道)所有牛、羊等布病易感动物,辖区内牛羊养殖场(户)、村级动物防疫员。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内容 了解养殖场(村)养殖模式,近一年内动物调入及来源地,公畜母畜数量,母畜产仔数量、是否流产和全年流产率等情况,同时,了解有无养殖人员感染布病等情况。

2.2 调查方法 采取基本情况普查、现场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等方式,对全区所有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抽样采血检测,对养殖场(户)和村级防疫员进行问卷调查,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并发放布病防控资料和消毒药品等。对本辖区所有牛、羊等养殖场(村)进行登记造册,将存栏20头以上的养牛场和存栏50头以上的养羊场认定为养殖场,以场为单位进行调查登记,填写《养殖场基本信息登记表》;将存栏20头以下的养牛户、存栏50头以下的养羊户,认定为养殖户,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登记,填写《养殖户(村)基本信息登记表》。

2.3 抽样与检测方法

2.3.1 抽样方案 以养殖场和养殖行政村作为抽样单元。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和随机抽样原则,先确定抽取的养殖场和行政村数量,再确定养殖场内和行政村内的采样个体数,采集动物血清样品。采样时主要选择6月龄以上的牛、4月龄以上的羊。母畜首选具有流产史、体弱的个体。

肉羊养殖场和有羊的行政村抽样。将羊养殖场和养殖行政村放在一起作为抽样单元进行抽样,计算养殖行政村所在的比例。至少监测50个场(村),并按比例分配场和村数量,场和村数量不足的全采,每个养殖场(户)和行政村采集样品25份(数量不足的全采)。

将肉牛养殖场和养殖行政村放在一起作为抽样单元进行抽样,计算养殖行政村所占的比例。至少监测10个场或村,并按比例分配场和村数量,场和村数量不足的全采,每个养殖场(户)和行政村采集样品15份(数量不足的全采)。

2.3.2 检测方法 采集家畜血清样品,按照国标GB/T18646-2018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样品使用试管凝集试验或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复核。

3 调查结果

3.1 基本情况 经调查统计,全区共有牛养殖场(村)45个,存栏1 117头,其中存栏20~50头的场有13个,存栏50~100头的场有5个,牛存栏20头以下的行政村有27个;羊养殖场(村)72个,存栏4 803头,其中存栏50~100头的场有23个,存栏100~150头的场有4个,存栏150~260头的场有5个,羊存栏50头以下的行政村有40个。兽医技术人员在对辖区牛羊养殖现状调查的同时,开展了布病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和防治健康宣传教育。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蕉城区牛羊养殖规模量小,多数为农村小型散养户,近一年内仅有一户养羊户有从省外调入羊只,目前未发现有养殖人员感染布病。相对于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从事养殖的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对疾病症状的鉴别也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

3.2 采样检测情况 本次布病基线调查共抽样养牛场9个,行政村14个,采集牛血清245份;共抽样养羊场26个,行政村24个,采集羊血清900份。采集的所有样品经区兽医实验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检测均为阴性。根据宁德市畜间布病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列为布病非免疫县(市、区),蕉城区虽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但还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

4 分析与讨论

4.1 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基线调查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蕉城区牛羊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养殖场从业人员特别是散养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对布病认知不够,仅凭以往的养殖经验饲养牛羊,养殖水平偏低。

2)防护不到位,存在接生牛羊羔过程中不戴手套、徒手接羔行为,容易带来潜在感染风险。

3)引种不申报,存在从不明途径购买价格低廉、未经检疫免疫等牲畜混群饲养现象。

4)散养户圈舍防疫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定期进行消毒,饲养过程中出现母畜流产、死胎等现象没有及时报告,病死畜禽私下处理,易造成传染源流入市场引起疫病传播。

5)由于新一轮机构改革,蕉城区乡镇畜牧兽医体制发生变化,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乡(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由区管转变为乡(镇)管,原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也随之撤销,村级动物防疫员普遍年龄偏大、待遇低,出现职能淡化、防疫力量弱化问题,调运、检疫监管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

4.2 措施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蕉城区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4.2.1 加强宣传培训力度 利用布病防控技术手册、挂图、标语、科技下乡等形式和活动,进行科普宣传,使广大群众、养殖户、相关从业人员对布病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养殖户转变科学生产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加强对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和兽医实验技术人员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确保采样、检验等工作操作规范,防护到位。

4.2.2 加强检疫监督,强化调运监管 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调运监管,禁止布病易感动物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强化检疫监管,对收购贩运牛羊的个人严格落实动物检疫申报、落地报告制度。指导养殖场户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不从有布病的疫区或患病养殖场引入动物。确需引种时,调入的动物需经动物卫生监管部门检疫合格,到达养殖场所隔离舍内进行30~45 d隔离观察,确保无布病感染后方可混群饲养。

4.2.3 强化饲养管理,增强畜群抗病能力 指导养殖户要确保畜舍全年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给予动物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时清除畜舍粪便和排泄物,定期对养殖场所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并做好杀虫灭鼠工作,对病死牲畜及污染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提升生物安全保障,切断布病传播途径。

4.2.4 加强体系建设,充实基层防疫队伍 区、乡镇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配齐配强专业畜牧兽医干部队伍,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促进职能有效衔接。

4.2.5 建立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机制 成立监测排查小组,每个组对所在片区养殖场负责,每个包片责任人都要建立详细的排查台账,做到心中有数。每个养殖场户都要明确排查报告员,定期向包片责任人报告排查情况。

通过本次基线调查,基本掌握了蕉城区目前家畜布病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制定适合全区家畜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蕉城区行政村布病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为退役军人就业保驾护航
体育合作学习对初中生体适能培养的实验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为例
宁德市蕉城区人社局组织参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