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态势研究

2022-03-14 01:46于晓陆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海饮食民族

于晓陆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与宗教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99)

“品牌”概念最初由奥美广告创始人大卫·奥格(美)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随后,围绕“品牌”争议综述纷纭,国内外众多组织、专家学者对此有不同的阐述和见解。学者们对品牌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的界定、差异化展现以及品牌的构建策略。如道格拉斯·霍尔特提出文化式品牌塑造模式,《品牌22律》(2011 年)一书提出22 条打造品牌的定律,强调了独特概念的重要性。国内品牌研究,始于20世纪90 年代中叶,研究重点集中在品牌竞争分析、定位、资产研究等理论实践和探索方面。余明阳在《品牌学教程》中将品牌学说类型分为四类,包含“综合说”“符号说”“关系说”“资源说”,并将“品牌”概括成一种文化的“凝结”[1]。柏定国从品牌概念界定入手,在其《文化品牌学》(2010 年)中将文化品牌学作为一门学科,对文化品牌的产生、管理、保护、传播作概述,强调了其独特个性,并利用大量的案例解读“政策+市场”和“企业+企业”等形式的文化品牌塑造经营模式[2]。“民族文化品牌”可以说是文化品牌研究中所关注的新重点,其研究大多涉及概念、特殊性等问题,施惟达在其《论民族文化品牌》一文中强调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创造性[3]。同时,学术界对区域民族文化品牌塑造发展的宏观研究、地区特定品牌的微观研究成果也较多。

在青海,各民族休戚与共、互帮互助、水乳交融,在他们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共同造就了独具浓郁高原特色和多元民族特性的青海饮食文化,形成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圈”。随着饮食行业的发展,青海消费者对饮食品牌的要求不断提升,张蕴在《借力互联网,在大上海“拉升”青海拉面》一文中强调,只有打造品牌才能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的青海饮食文化及健康的饮食理念[4]。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2020年12月)提出,要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知名品牌,并将其纳入到未来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在品牌化发展的新时代,青海民族饮食文化作为青海省民族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在创造和保持本民族特色与饮食界限的基础上,也需要寻求新的文化符号价值。本文通过文化品牌学视角分析青海民族饮食文化自身内部存在的优劣势(SW)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挑战(OT),可以更好地总结出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总体特征,并为其品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一、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一)地理区位优越,原料资源丰富

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区位优势是饮食文化发展的一大基石。青海①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因省内有青海湖而得其名,面积约7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接壤,辖2个地级市、6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幅员面积较大,人口密度较小,海拔较高,境内山脉纵横,湖泊较多,地貌复杂多样。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依靠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区位优势,饮食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农牧产品多具绿色、有机、生态的特点,许多动植物资源不可替代。青海东部河湟谷地,作为省内自然地理环境最为优越的地区,人口较多,盛产农副、肉蛋产品及新鲜瓜果,产值占青海全省农业总值的一半以上,民族美食更是极具特色,当地农家旅游发展程度处于全省前列。丰富的青稞、沙棘、枸杞、双低油菜等农业产品和优质的蜂产品、藏牦牛、藏羊、羊绒、牦牛绒、牦牛奶等畜牧产品都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构建提供了原料资源,“青字号”农牧业品牌特色突出,藏蜜、枸杞以及青稞酒等特色饮食类商品都是依托青藏高原环境生产的独特食材而制造的食品,在饮食色香味等方面融合了民族习俗和风情,独具浓郁的民族特性和高原特色,在饮食文化发展方面形成了多民族饮食文化同台共舞的场景,发展后劲十足。

(二)历史文化悠久,多元文化底蕴厚重

历史文化是品牌构建的重要元素之一,青海贵南地区拉乙亥遗址的发掘验证了早在距今6000 余年前的黄河上游河曲一带,采集农业就已出现,这也足以证明青海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突出了青海饮食文化深远的历史维度。2002 年,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发掘了距今有4000余年的“世界第一碗面”(如图1 所示),其面制品制作精良,青海先民凭借高超的制作工艺为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青海省内广泛传播,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清真寺、道观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郁,宗教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青海民族饮食的制作和食俗离不开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食物品种丰富、独具民族特色,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如青海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县内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撒拉族集古突厥文化、伊斯兰宗教文化、青藏高原地域文化于一身的传统民族文化更是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为本民族饮食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底蕴。可以说,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多元文化底蕴为饮食文化品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成长土壤。

图1 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第一碗面②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员会提供。

(三)群众基础深厚,市场空间广阔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占省总面积的98%,作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比重最高的省份,全国第二大涉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9.47%(2021年),民族构成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在这里水乳交融、休戚与共。少数民族人口基数较大、民族分布相对集中等省情特点,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发展空间。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青海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等穆斯林群体,与中西亚、南亚等地区都有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相似的文化和宗教认同更利于青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开展饮食文化交流和合作。近年来,青海旅游行业发展较快,每年夏季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青海,带来了数量较多的旅游消费人群,仅2019年,“青海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80.17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1.33 亿元”①数据来源: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青海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于《青海日报》,2020年2月28日。,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实现品牌化发展打造了更加广阔的宏观市场空间,创造了可观的市场利润。“中国(青海)国际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系列美食节活动的举办,也都将青海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用最直观、有效的方式展示到消费者眼前,带动青海在打造民族饮食文化品牌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四)发展前景良好,品牌后发优势明显

青海省集合了中国多民族地区、发展水平不高等地区所有的劣势与特征,文化品牌发展滞后,饮食文化品牌塑造发展也面临巨大压力,但也正因为如此,青海积极抓住国家系列战略建设机遇,取得了一些成效和进展。如今青海步入高铁时代,“一主六辅”机场格局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覆盖各市州,二级公路贯穿县城,重大联通设施建设得以强化,政策沟通及保障力度得以加大,贸易合作水平、对外贸易平台得以提高,人文交流、宣传推介得以扩展。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青海民族餐饮行业发展态势较好、品牌知名度效应初显。随着青海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和结构不断优化,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开始逐渐了解和认可青海饮食类产品和品牌,多个清真等民族特色食品中心已在青海等西北地区成立,省内餐饮和烹饪等行业社会组织的发展也为推动和促进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青海各媒体机构推出《大美青海随我行之美食篇》《海东味道》《多彩非遗 知味城东》等系列美食纪录片及2019年6月推出的青海首档双频率同播美食攻略节目《大嘴加速度》,都将青海各民族饮食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突显,这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相呼应,进而利于消费者对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忠诚度的形成。

二、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一)品牌意识淡薄,对外宣传力度不足

随着青海旅游及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青海民族饮食文化虽小有名气,但真正著名的品牌并不多,也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品牌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居民在宴请活动中多选择川菜、湘菜、海鲜,甚至四川火锅,青海民族传统饮食只是作为一种小吃或在本民族盛大节日、祭祀、祈福习俗中选用,在青海以外的其他省份、城市和地区很少能见到它的身影,饮食文化整体上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同时,青海民族饮食等行业大都存在缺乏领头军团、叫得响的品牌,品牌形象、服务不佳等问题,大部分饮食企业还处在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初步发展阶段,很多现有品牌也只在省内开花,没有走出外省甚至外国发展的勇气,在经营过程中对饮食文化资源挖掘的深度不足,饮食文化创新等方面更是缺乏。特别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作为青海文化产业的依托和重要支撑,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在旅游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中成为“辅助性”的角色,重视程度不够高,消费者对其文化特色了解不足,目标消费者对青海饮食文化品牌的认知仅限于为数不多的老字号。除餐饮等行业外,对饮食文化产品服务的开发基本停留在初级阶段,饮食文化业态单一、水平低、竞争优势缺乏,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建设定位模糊,趣味性和体验性不强,文化产业市场混杂现象较为明显。不少西宁市民也反映,“青海不是没有好产品,而是一直没有注重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建设”②青海省餐饮业协会会长马占龙在2018年8月10日以“打造青海特色美食品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旅游与地方特色美食“金点子”研讨会上,对青海省餐饮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后提出的观念。。

(二)品牌建设程度不高,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

青海规模以上的民族食品企业、餐饮业缺乏过硬的品牌,一些品牌化经营的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文化品牌打造力度不足,部分企业品牌塑造往往仅关注表层的企业形象打造,忽略了企业内核的发展,未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精神。如青海“三江雪”“小西牛”等品牌化经营道路也都未满10年,仍处在品牌发展的积累阶段,无法实现以品牌创新化发展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的愿景。青海目前数量较多的食品企业、餐饮业整体上规模较小,大多为中小型,产品辐射效应差、附加值较低,整体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不高。许多民族“农家乐”“牧家乐”特色趋同,存在弱、小和对环境破坏较大等问题,资源整合力度较低,民族饮食文化资源闲置现象也普遍存在。目前,甘肃兰州牛肉面主打品牌化发展,现代拉面的文化被定在兰州,“兰州牛肉拉面”品牌价值逐年凸显,然而全国5万家兰州牛肉面中有一半以上是青海人在经营。现在已有的一些青海拉面品牌也各自为战,并未形成合力,品牌建设严重缺位,面对高门槛的城市餐饮行业和其他地区快餐行业的双重夹击,许多规模较小、经营模式不完善的青海民族餐饮举步艰难,更无暇顾及企业文化品牌的打造。可见,青海民族饮食行业面临转型危机,亟须打造自身品牌,实现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文化品牌化发展。

(三)行业人才紧缺,传承人和管理者缺乏

青海省为加强民族饮食行业专业管理和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始大力开展民族饮食行业人才技能培训以及各类竞赛活动,推动民族餐饮名厨和名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档案、信息交流中心等。然而,制约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急速发展的饮食文化经济与现有从事民族饮食行业高端复合型人才供应匮乏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具有综合能力的各类人才的紧缺直接制约了文化品牌创新发展、饮食行业的进步以及市场的开辟。加之,青海一些饮食类非遗文化传承人和传统饮食技艺学习者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传统民族饮食文化出现了濒危问题,许多特色民族饮食已名存实亡。据调查得知,青海部分民族地区的中青年忙于适应现代化进程的生活,外出打工赚钱、接受高等教育等,许多传统民族饮食技艺的掌握越来越被忽视,民间饮食传承人的年龄也逐步老化,数量越来越少,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是力所不及,有的被访老人谈到:“传统的东西在慢慢淡化……小辈们都不愿意学习。”同时,还有部分企业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秀营销、管理人才的引入。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理论研究落后,文化品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等问题,都阻碍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纵深发展。

(四)品牌特色不足,个性化发展缺乏

青海拉面在发展上最大的短板就是品牌特色不足。现有的青海民族饮食品牌理念鲜明性不强,传播力度不足,许多民族饮食类品牌盲目跟风,特色不明显,品牌名称重复率比较高,低层次经济模仿行为多,许多拉面馆、面片馆以及民族餐厅品牌形象千篇一律,品牌识别度较低,普遍缺乏文化内涵、理念,与消费者的需求对接性不强。如曾在青海地区风光一时的老字号“万盛马糕店”“马如意包子”等民族饮食类品牌都已销声匿迹,幸存的老字号品牌现也缺乏相对稳定性,文化品牌构建上过度强调继承传统、保持特色,墨守成规,举步艰难,甚至濒临倒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政策的支持下,一些企业疲于“产业基地”“园区”“节庆活动”等的举办和招商引资,但很多实质性问题并未解决,产业发展环境仍没有改善,企业向政府“要政策、要资源”的模式陷入了恶性循环。同时,青海省饮食类社会组织数量少,种类单一。虽然青海入库全国社会组织数据并在青海省民政厅登记与食品饮食类相关的社会组织有30余家,但以传承发展民族饮食文化为切入点的屈指可数,且多集中于青海西宁市周边,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区与民族饮食文化类相关的社会组织缺乏,现有的社会组织涵盖范围较广,并未集中于某一行业与饮食种类,细化性不足,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力度不够,特别是与旅游业等方面融合度不高,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家乐协会等个性化组织形式在青海并未被关注和重视。

三、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一)政策、项目利好驱动发展

政策和项目的扶持,优化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5]诸多国家战略机遇为民族餐饮、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助力,饮食行业迎来了多项利好政策,“2016 年国家将餐饮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同时减轻行业税费,刷卡手续费下降一半,2017 年税负进一步减轻”[6]。国家在农畜产品、特色民族食品以及民族餐饮业等发展方向上,鼓励实现绿色生态、安全有机发展,饮食文化品牌塑造的载体质量、品质得以提高,也为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打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对其项目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饮食行业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同时提升了民族饮食行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民族饮食行业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国家和民族企业都顺应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努力创造和提高其交流学习的机会。目前,民族饮食行业整体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念有所加强,这些高端型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地区民族饮食行业品牌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固的人才支撑和宽广的发展视野。

(二)行业市场利润空间逐年扩大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全国饮食行业市场规模总体扩大,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并日益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2018 年,全国餐饮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餐饮企业达465.4万个,营业网点超过800万个,从业人员达3000余万人,全国开设的烹饪工艺、营养专业的院校增至176所。“中国基础薄弱的餐饮行业已经逐渐成为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惠及民生等各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产业。”[6]特别是内蒙古、宁夏、广西等民族地区的饮食行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并在全国饮食行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市场利润空间也在逐年扩大,成绩斐然。同时,饮食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新型亮点,“美团”“饿了么”等线上订餐用户已占全国餐饮消费人口的30%,“2017 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 亿元大关,2018 年,市场规模超过2400 亿元,用户规模比上一年增长17.4%”①数据来源:美团点评研究院:《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2018 年1 月;艾媒报告中心:《2018—2019 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4月30日。。可见,饮食行业整体发展的市场空间并没有饱和,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同样,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市场空间也在扩大。从消费者和品牌受众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城镇居民人口的快速增加,这为民族饮食行业市场的开拓和文化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庞大的市场消费群体。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作为餐饮消费主力军的80、90后群体,对饮食文化的追求更加多样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带动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环境的优化。

(三)文化产业化、品牌化成为行业热点

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被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等多个领域,国家也始终强调要对传统民族文化准确定位、透彻理解并将其创造性转化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已成为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备受关注,中国也大量注资,通过政策项目扶持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汲取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营养和力量,来推动文化行业发展,助力文化企业上市,扩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使其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群已在民族地区逐步形成,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可借此发力、乘势而行,以此为依据,顺应政府导向,积累青海民族饮食文化资本,实现文化发展,打造品牌形象。同时,青海周边的甘肃、新疆以及广东、贵州等省(区)在饮食文化品牌构建、经营管理等方面发展较好,可以为青海省发展民族饮食文化品牌提供众多依据,特别是在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也会有更多的前车之鉴,可以少走弯路。

(四)各类展会平台、科技优势助力新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全国餐饮市场出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加之,《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青海“走出去、引进来”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快青海民族饮食文化“走出去”带来了更多机遇。国际食品用品展览会、青洽会、品牌推介会及民族餐饮等委员会的成立,也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优势。各类展会不论从规模、规格还是举办的次数来说都在逐年提升,而且食品业、餐饮行业的发展也成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2018 年5 月27 日,中国烹饪协会民族餐饮委员会成立,将1997 年成立的“中国烹饪协会清真委员会”并入此分支机构,委员会集体领导班子主要吸纳了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等六个民族聚集区域行业领军人才,涵盖了38个民族、26 个省区市民族餐饮的代表性品牌企业、地方社团组织和行业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对全国民族饮食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科技成为饮食行业发展新动能。在国内部分地区,智能化自助支付、炒菜设备、自助加热无人服务设备等已被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饮食行业。智慧餐饮将会突破消费者对传统饮食业态的想象,特别是5G 时代的来临,对整个饮食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如中国拉面网等用于产品贸易往来、信息交流服务等的电子数据平台已打造成功,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弥补和完善拉面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漏洞和不便利因素。2018年8月中国拉面网还联手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餐饮零售新时代中抓住拉面产业提档升级创品牌的时机,推进拉面产业在快餐领域的快速发展。青海民族饮食文化行业也可抓住这个新机遇,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产能,提高盈利能力、效率,从而增强消费者交互式体验。

四、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的威胁(Threats)分析

(一)外来饮食文化的竞争影响

随着来青海旅游的游客增加,青海的饮食种类开始增多,川菜、粤菜、湘菜等菜系都随处可见。在对青海当地消费者展开调研访谈中发现,外来饮食特别是销售遍布各省份周边地区的外来饮食对青海民族饮食影响很大,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经济、科技等因素上。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人口迁入青海,文化交流增加,一些青海民族传统饮食中没有的品种丰富了本地区的饮食种类;加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在新鲜菜品、水果等的需求上逐年增加;在食品的制作上,新型科技应用其中,温室种植技术也满足了人们在冬季对蔬菜的需求,加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菜品制作技艺、膳食营养知识等的传播,青海各民族人民的饮食越来越科学化。外来饮食,一方面,其色、形、味等让长期食用本地传统饮食的青海人产生了新奇感觉,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来自欧美国家的快餐、中西亚的清真饮食、中国的川菜和湘菜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且对消费者和受众的吸引力巨大;另一方面,许多外来饮食的口味与青海传统饮食中辣、甜等口味相同,受到了青海本地各族人民的喜爱,这些外来饮食文化的竞争都直接影响了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在消费市场占据的比例。

(二)外资品牌及国内周边同类品牌的冲击

中国饮食行业的竞争不仅局限于单一业态的产品价格质量,而是逐渐发展至多业态、大众市场的饮食行业服务、产品文化及品牌等的竞争,品牌竞争逐渐趋向白热化状态。许多发展成熟的美式快餐及韩式、泰式、中西亚等餐饮品牌的涌入,填补了中国饮食品牌市场空缺,同样也占据了中国饮食品牌行业的巨大份额。青海民族饮食作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品牌发展缓慢、创新程度不足等因素影响,已错过早期瓜分饮食品牌市场利润“蛋糕”的先机。国内,青海省周边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及其产业持续快速增长,许多地区企业也意识到文化品牌打造和发展的重要性,并行动迅速,发展势头迅猛。云南、内蒙古、广西等省区的餐饮行业总收入都已逼近千亿元大关,贵州、宁夏、新疆等省区餐饮业的增速也均超10%[7]。与之相比,青海民族餐饮行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小。青海民族类菜品在全国餐饮品类中品牌竞争实力小,也并未被大众所熟知,这些都直接限制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发展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政策、人文等其他因素的限制

重庆、广西南宁、江苏苏州是最早出台促进饮食产业发展政策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的新疆特色饮食行业发展规划是中国省(区)级层面专项规划,云南、湖南等省份饮食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务实措施也高打高举。相比之下,青海省在宣传民族饮食文化方面不够重视,许多政策和项目计划多与旅游等其他相关产业绑定,并没有重视品牌与文化的整合发展,地方标准制定尚不完善,许多收入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传统饮食在青海消费者群体中并不被熟知。在问卷调查中发现,青海居民对除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饮食了解程度不足50%,整体上相比同类民族地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整合意识不足。现有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与企业经营目的和消费者情感之间仍存在一定矛盾。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制定长期营销发展战略,政策出发点主要立足于产业性扶持、搭建平台,这与部分企业经营目的不同而导致大多数企业对文化品牌打造犹豫不决。在政策落实方面,为整合资源,政府会投资新建产业园区,也会将原有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商业街等拆迁改造,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策落实与消费者对原有老字号品牌情感之间的矛盾,毕竟一个品牌载体的毁灭到再构建的过程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情感诉求。同时,目前饮食行业市场上出现的网红食品和新鲜产品的大量模仿复制、媒体公信力欠缺等问题的出现,也直接影响了饮食企业的诚信度和忠诚度,在这样的政策、人文等其他发展环境的限制因素下,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塑造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

五、结语

丰富的原料资源和良好区域优势、各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和悠久的社会历史积淀充实了青海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渊源和独特意境,省内外政策项目扶持、国际国内市场空间的扩大、文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导向发展以及各类推介会平台、协会助推均为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据调查,中国饮食品牌在世界饮食品牌所占比例还不及8%,民族饮食品牌比重更是少之又少,远低于国际饮食发展水平,中国民族饮食品牌及其文化的发展亟待提高。青海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及品牌化发展整体上影响力单薄、发展历程短、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文化品牌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外资品牌、国内周边同类饮食文化品牌带来的冲击下,青海民族饮食文化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

当前,饮食消费观念已从以前的“吃饱”“满足生理需求”升华到了现在“饮食享受”“品味文化”的新时代,消费方式也开始逐渐转变,原有单一的饮食消费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餐饮+文化娱乐”等组合型消费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同时,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牌及产品文化的特色,这对餐饮企业及其他饮食文化产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可以充分展示自身风采的机会。因此,基于这样的内外环境,青海民族饮食文化更应充分把握饮食原料纯净、绿色、天然、健康的价值符号以及其饮食原料产地不可复制的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地实现品质发展的要求。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凭借后发优势,在有限资源内做到弹无虚发,形成有特点、优势明显的青海民族文化品牌,并以品牌为依托传承和发展青海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使民族地方性知识在活态文化空间中得以延续和承接。

猜你喜欢
青海饮食民族
我们的民族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大美青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何为清淡饮食
多元民族
青海行七首(录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