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成长

2022-03-15 16:22张荻若傅涛
食品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姿势双手小朋友

张荻若 傅涛

通过亲子游戏,父母与孩子不仅能够建立起合作关系,提高亲密度,还可获得更为健康的体质,为幼儿的顺利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每天应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遇天气情况或场地条件限制可改为居家运动。根据居家运动缺少大型游戏器材的辅助,活动面积有限的现实情况,本文设计了五类适合3~6岁幼儿的亲子运动游戏,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协调及心肺耐力类游戏·

协调能力在幼儿期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因此,在此年齡阶段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动作技能练习能够迅速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同时,一定强度的协调训练也能提高孩子们的心肺能力。

1.两点左右跑

在小朋友身体两侧用矿泉水瓶放置两个标志点,水瓶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螃蟹步”(左右横着走)在两个标志点间快速移动,同时用手去触碰标志点。家长可在小朋友身后一起移动。以来回触碰10次为一组,完成2~4组。

2.原地小碎步跑

小朋友和家长朋友进行原地小碎步跑,频率尽可能快,注意摆臂。以30秒为一组,完成2~4组。

3.听口令高抬腿转体

小朋友原地进行高抬腿,家长为其拍手打节奏。抬腿若干后,给予小朋友转向口令如向左转或向右转。小朋友听到口令后,向指定方向转体,继续高抬腿。每一个方向15秒,以60秒为一组进行活动,完成2~4组。

·平衡类游戏·

身体平衡是幼儿重要的身体能力之一,相关运动所需空间不大,锻炼方法很多。

1.金鸡摆尾

单腿站立,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上肢进行顺逆时针画圈、画数字或字母,双侧腿交替进行,以30秒为一组,完成2~4组。

2.单腿取物

单腿站立,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拿起地面上摆放的物体如纸巾等,将其摆放于桌面,双侧腿交替进行。可来回取10次物品。

3.手背运物

将两张桌子A和B间隔2米左右摆放,把积木、迷你小玩具等物品放置于桌子A上。将A上的积木、迷你小玩具等物品,放置于手背,从桌子A运到桌子B上。计时,看在规定时间内,小朋友和家长谁运送得多。若运送过程中物品掉落,则返回起点重新运送。

·力量类游戏·

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础,通过力量练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肌肉功能。

1.“猩猩步”

家长带领小朋友模仿猩猩的动作,双手呈握拳姿势,双腿稍弯曲,用双手撑住地面,支撑双腿上抬,同时向侧方跳跃,以来回10次为一组,完成2~4组。

2.马步走

屈髋屈膝,同时腰背部保持直立,呈蹲马步姿势,行走过程中尽量保持关节屈曲角度不变,可从客厅走到卧室,以来回10次为一组,完成2~4组。

·柔韧类游戏·

柔韧性是儿童身体活动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发展柔韧能力对提高儿童的运动速度、敏捷性,避免运动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1.四肢交替走

呈站立姿势,身体前屈,双臂伸直朝下,双手撑地,保持双脚位置固定,双腿尽量保持伸直,然后双手移动到尽量远的位置后,保持双手位置固定,脚向手的方向移动。站立起身后重复上述动作,以5次为一组,完成2~4组。

2.肩部拉伸

呈站立姿势,一只手从头上绕过,另一只手从肩胛骨下方绕过,两手在后背部尽力互相触碰,不要太过用力,身体保持中立正直。两侧交替进行,以5次为一组,完成2组。

3.三角拉伸

小朋友和家长呈站立姿势,两腿分开,右脚脚尖方向向前,左脚脚尖方向向左,双臂侧平举。身体先向左侧倾斜,左手用力伸向左脚脚背,右手指向天空,眼睛看向右手方向。两侧交替进行,以5次为一组进行活动,完成2组。

·球类游戏·

把家中闲置的报纸团成一个纸球,就可以玩纸球游戏了。

1.抛接纸球

家长和小朋友相隔1~2米远,快速将纸球从胸前向前上方投出,由对方接球。熟练后可加大难度,一位家长站立,把两腿分开变成火车洞,火车洞两头分别是小朋友和另一名家长,两人在火车洞两头把纸球抛向对方,游戏反复进行。

2.踢纸球

小朋友用脚把放在地面的纸球踢到指定的“门洞”中(比如一个呼啦圈中)。

3.投篮大挑战

家长可以把双手围成一个圈,当做篮筐,小朋友把纸球投向篮筐。家长可以固定站在一个地方,也可以来回移动变成移动篮筐。

·热身建议

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带小朋友在家进行亲子游戏前,一定要先热身。可以一边唱儿歌一边活动四肢:

春天天气真好(双手高高举起,左右摇摆);

花儿都开了(两手张开放在下巴下,像两片小叶子);

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做弯腰动作);

蝴蝶姑娘也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张开双臂学蝴蝶飞);

小白兔一跳一跳又一跳(学小白兔做跳跃动作)。

猜你喜欢
姿势双手小朋友
双手罢工啦!
疯狂编辑部之拍照姿势大赏
向上帝借一双手
“双手”挽留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成长的四种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