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帮助宝宝战胜“流感”

2022-03-15 21:18吴春兰
食品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流感患儿病毒

吴春兰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指患者因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由于“流感”病毒的传播性十分显著,并且还会不断变异,导致人体很难对病毒产生针对性的抵抗力,这就导致每年“流感”来袭时,很多人都会“被盯上”,甚至还会形成一种大规模流行的状态,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威胁。历史上,1918-1919年曾发生极广泛的“流感”世界性大流行,导致2 000万人死亡。

在冬春季干燥的环境下,流感病毒的活动能力很强。再加上,儿童的各项生理机能还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且需长时间处于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室内环境,因此很容易“中招”。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2岁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患慢性肺脏、心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肌肉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儿童,肥胖儿童,则需特别加强对“流感”的警惕和防范。大多数“流感”患儿是轻症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很快康复。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如可以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能有效帮宝宝减少痛苦,加速康复。

普通感冒发病之初与“流感”症状相似,也有发烧、喉咙痛、咳嗽这些症状,这是它们的共性。但是,患“流感”的宝宝,一般来讲症状更为严重,如四肢酸痛、乏力,使用退烧药体温下降后精神依然很差。而患普通感冒的宝宝在体温降下来之后,其精神状态和平时一样,可以玩闹。

大多数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发病很急,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鼻塞、咽痛、流涕、肌痛、乏力等,但可以自愈。也有患者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如果患儿体质较差可引发重症,如呼吸、血液、心、脑、肾等系统疾病。因此建议您:如果考虑宝宝有“流感”的患病可能性,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患儿中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属于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在发病的前三天,患者可将携带的病毒通过喷嚏、鼻涕、痰液等传染给其他人。病毒既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有患病的可能性,应不送其去幼儿园、学校,尽量不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同为易感人群(容易感染病毒的人群)的年长亲属接触,并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患儿体温超过38.5℃时,家长可为其服用退烧药后就医。就诊时应将使用药物的种类、时间告知医生。宝宝退热后,如果汗水打濕了衣服,要及时为其更换衣服并补充水分。因高热宝宝可能会长时间睡觉,应定时给孩子喂水。可轻柔地为宝宝的四肢进行按摩,减少因发烧产生的肌肉酸痛感。

可使用加湿器等增加环境湿度,遵医嘱使用雾化器减少黏痰。家长可为宝宝轻按迎香穴等减少鼻涕,增加通气量。

当患儿因为身体不适出现哭闹时,家长可以给宝宝讲一些与疾病斗争相关的小故事,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抽血化验或注射治疗时,应及时调整患儿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看视频或者听他们喜欢的歌曲等方式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同时,家长要清楚:宝宝患“流感”后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治疗和恢复期,切不能有急躁心理,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宝宝。

患有“流感”的儿童,很容易出现呕吐、腹泻以及食欲降低等多种问题。家长应选择清淡且容易消化的半流食,比如小米粥、白米粥,也可选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增加食欲的鸡蛋汤、菜汤等。可多给孩子吃水果与蔬菜,如苹果、菠菜等。避免喂食过于油腻、生冷刺激的食物。

家长在“流感”高发季节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尽量避免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或参加人员密集的活动,保持房间通风,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避免宝宝接触其他“流感”患者。

每年及时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宝宝的作息和饮食都应规律、科学,应早睡早起,少吃或不吃快餐类食品,适度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每天严格控制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以保证孩子免疫力强大。日常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矿物质锌、铁的食物,尽量少喝饮料,足量饮用白开水,每天都吃深绿色蔬菜。

家长和宝宝都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将纸巾扔到垃圾箱里。定期剪指甲。外出佩戴口罩。如必要,用手背或腕关节按电梯、开公共场所的门把手。

3708501908204

猜你喜欢
流感患儿病毒
流感大作战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病毒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病毒,快滚开
小心,流感来了
感冒病毒
小心!流感来了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