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心理创伤不可小视

2022-03-15 21:18陈硕苏丽丽陶建刚
食品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自卑心理

陈硕 苏丽丽 陶建刚

心理创伤是指个体经历了一种或多种超过其生活经验范围的事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比如无助感、害怕、心情低落、拒绝沟通,对生活缺失兴趣等。儿童期创伤是指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或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一切行为,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等。大量研究发现,儿童期心理创伤是成年后发生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数据显示,儿童期创伤者在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2~3倍。而且,有过儿童期创伤经历的群体出现抑郁症的时间更早,出现慢性或难治性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

笔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通过《儿童期创伤问卷》调查了4 819名在校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创伤经历。分析结果显示:

1.男性的儿童期创伤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教养方式、社会期望等因素有关。在普通家庭中,犯同样一个家长认为的“错误”,比如成绩不好,不经允许和小伙伴出去玩,对男孩子可能会加重惩罚,而对女孩子则要相对包容。在孩子经受挫折和痛苦,比如心爱的玩具丢了,想吃的零食吃完了而哭泣时,父母会认为这样做的男孩子是软弱而进行严厉的批评。

2.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收入情况,家庭的稳定度(是否离异,父母和子女是否生活在一起),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儿童因缺少关怀,遭受心理创伤的可能性更高。此外,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感知到的身体和精神虐待水平,显著高于经济条件中等和较高的儿童。

3.创伤的成因不一定是一件成人眼中“严重的事情”。很多成年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或无足轻重的事件,比如孩子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孩子因成绩、外貌或着装等“小事”长期受同学排挤,都可能因事件的累积、情绪的叠加而导致心理创伤。

父母应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理解、尊重、关爱孩子,尤其要增加情感方面的关注,以减少其遭受心理创伤的可能性。对于长期在外务工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应每天通过微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内容、学习内容、交友情况等,至少不缺席其生命中的心理部分。每天晚上可以通过手机和孩子互相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儿,和孩子做朋友,在孩子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与正确的引导,避免孩子感到孤单。

儿童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因此常常会“犯错”。家长要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耐心教导,而不是一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作为父母要积极面对,为孩子树立榜样,以利于孩子形成乐观、有爱、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自己的心理创伤很可能在家庭间形成代际传递,如基因一般“遗传”给孩子,比如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做、这样想、这样交流,都会给孩子发育尚不完全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应正面、积极。

如果您的孩子在儿童期已经受到了创伤,应积极帮助其进行调整,具体以心理治疗为主,行为矫正为辅,家庭治疗相配合。

心理治疗是治疗儿童期创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接受规律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儿童期创伤者在认知、情感、意志活动等方面做出变化,以解决自卑、孤僻等问题。

儿童受创伤后,有的会变得比较暴躁、易怒,有的会变得自卑、不合群,遇到挫折易逃避。心理医师需要倾听患者的诉求,对其表现出的攻击、回避等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易暴躁的患者,可让其多听听安静柔和的音乐或是参加益智类的游戲。对于自卑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参加户外运动或是大声朗读,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在矫正的过程中,鼓励要多于惩戒,当患者行为有改善时可适当给与奖励。循序渐进地进行疏导,可逐渐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治疗是治疗儿童期创伤的一个重要方式。儿童的性格形成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家庭成员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一起做家务,一起做运动等方式,帮助其构建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不良的心理反应。

3916501908278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自卑心理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小测试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心理感受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