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厥阴有余”辨治精索静脉曲张❋

2022-03-15 08:50邓嘉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厥阴精索素问

邓嘉帅,江 泳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2)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是指精索内静脉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以阴囊胀大、坠胀、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常伴精子数量减少及精子发生受阻,甚者可致睾丸萎缩[2],其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的10%~15%,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筋瘤”“筋疝”范畴[3],辨证可分为寒滞厥阴型、湿热夹瘀型、肾虚夹瘀型、气虚夹瘀型、血瘀络阻型等[4]。《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5]124开篇指出:“厥阴有余,病阴痹”。笔者基于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认为精索静脉曲张亦属中医“阴痹”范畴,共性病机当为“厥阴有余”,现详述于下,以飨同道。

1 概念阐释

1.1 厥阴

厥阴大致有以下6种含义:(1)天地阴阳之气的一部分。《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其中厥阴为“两阴交尽”[5]185,即阴气消失殆尽之意;(2)固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指出:“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阖者,执禁固之权[6],主藏守之意,如厥阴心包上守神明君主,厥阴肝下敛藏血安魂;(3)六气变化之一。《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天有六气风寒湿热燥火,地有阴阳以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故曰厥阴风木,其气化不利则见风邪为害;(4)病名,即厥阴病。《素问·热论篇》曰:“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5)经脉。《素问·诊要经终论篇》云:“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灵枢·经脉》载:“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包络”和“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等;(6)时间。五运六气学说认为,从大寒起至惊蛰为厥阴风气所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段时间可被称为厥阴时。《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载:“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故一日中丑时至卯时(即1时至7时)可被称为厥阴时。在四季节气上,有学者认为小寒起至大寒末属厥阴,故此时亦可被称为厥阴时[7]。

具体到“厥阴有余”,其中当包含着经脉和气化双重含义:“厥阴”乃足厥阴肝经;“厥阴有余”为病机,即厥阴风木气化过度之意。从内容上看,“厥阴”后接“有余”一词。《内经》中常用“有余”形容物质多于常态,与不足相对。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载:“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故通过“有余”可直接排除“厥阴”为固藏、病名和时间的概念。或问是否有可能为阴阳气之多少?若仅释“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一句为:阴气盛而寒,故生阴痹,阴气虚而热,故生热痹,似可通。但从总体句式来看,“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滑则……涩则……”至“少阳有余,病筋痹,不足……滑则……涩则”,六句明显是排比句,句型结构完全相同,故前后概念范围也应该相似,那么仅“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一句就难以用阴阳气多少解释,故不为是。

厥阴经起于大指从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因此厥阴经病变可出现阴器不适、狐疝风、少腹积气等循经所过部位的疾病,与后文相合,故知此处“厥阴”乃指经脉。《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言:“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风木过亢,肝经疏泄不及,气血郁滞;另一方面也会克伐脾土。脾能散精上归心肺而化血,脾病则化血不足,脉络不受精之濡养,亦可致脉道不利,经气流行不畅,故肝经循行部位可见疼痛、坠胀等症状,因此“厥阴有余”为厥阴风木气化过度之病机无疑。

1.2 阴痹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的“阴痹”应是以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症的疾病。首先,“阴痹”应是一单独病名,与“少阴有余,病皮痹”“太阴有余,病肉痹”“阳明有余,病脉痹”“太阳有余,病骨痹”“少阳有余,病筋痹”之五体痹相应。其次,后文“狐疝风”和“少腹积气”两词均有明确的病理表现,且病位均处于肝经循行路线上,而厥阴经的循行顺序为“环阴器,抵小腹”,故可推“阴痹”的“阴”当为阴器。杨上善载“厥阴有余,病阴痹”一句于《太素·卷第十六·杂诊》[8]篇中:“足厥阴,肝脉也。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上抵少腹……故阴痹者,谓阴器中寒而痛”,明确指出“厥阴”为肝脉,“阴痹”为阴器痛。此外,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厥阴”被写作“帣阴”[9]。《集韵·韵》载:“囊有底曰帣”[10],即帣是囊的一种,而囊是一种配饰,形似男性的阴囊,故“厥阴”一词最开始有可能是阴囊的指代。

1.3 “厥阴有余,病阴痹”解

综上所述,“厥阴有余,病阴痹”中,“厥阴”指足厥阴肝经,“阴痹”指会阴部疼痛之病,而“厥阴有余”是指厥阴风木气化过亢,为“阴痹”的共性病机[11]。下焦脏器血脉属阴,以寒湿为主要变化,寒则凝脉,湿则滞血,血滞脉凝则生化失常。若无少阴君火之温化、厥阴风木之燥化及厥阴中气少阳相火之辅助,寒湿之弊则显露无疑。在厥阴风木之气中,风为阳气,能鼓充血脉,能燥下焦阴寒之湿;木为阳物,能生能发,性喜通达,可助下焦血脉之行,故厥阴风木之气化内含流通畅达之性。但厥阴风木之气过亢,经脉气血亦会疏泄不及;若乘土太过,脉不受养,阴血不充,脉道亦会失濡而屈曲。总之,气血不畅,生化失常,瘀血随生,不通不荣,疼痛即现。又因足厥阴肝经之行乃“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故厥阴风木气化失常可致使会阴部疼痛不适。

2 辨治指导

2.1 精索静脉曲张可从阴痹辨治

通过临床实践分析,精索静脉曲张当以“阴痹”为其中医病名,理由有二:一是经脉所过,病位相同。足厥阴经之走行为“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正处于肝经循行所过之部位;二是病名虽异,症状相合。精索静脉曲张以站立时阴囊胀大、有坠胀、疼痛、沉重感,并向下腹部或腹股沟放射为主要见症,而“阴痹”又为以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症的疾病,故二者症状相合。

2.2 处方用药指导

用药当遵治法,治法当循病机。因“厥阴有余”为精索静脉曲张的共性病机,故应以平厥阴风木气化亢盛为首要治法,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强调的“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为用药总纲。此外,因病机可细化为6个方面[12],即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侧重、程度,故选方用药亦当从这6个方面进行抉择。在病因方面,依亢害承制理论,厥阴风木气化过亢之因当为金不制木,故针对病因用药时,应选择能滋养金水之品。在病位方面,精索为足厥阴肝经所主,故当选属肝经之类以引诸药入经。在病性方面,阴痹总属实证,故当“实则泻之”,但需注意风为阳邪,木为阳物,故用药不可过于温燥,以免加重病情。在病势方面,《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风木旺而多风,风大则反凉,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13],因风木过亢,已胜湿甚,又反兼金制而见燥化,故用药当顾护阴血且收敛风散之性。在侧重方面,主要是指一种疾病多个病机同时存在时,要针对不同病机的轻重程度有所侧重。如风木偏盛会导致化血不足,脉道不濡,使血瘀为继发性的病理产物,反过来血瘀又会导致血脉更不通利,成为继发性的病机。故此时风木过亢与瘀血阻滞两个病机同时存在,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更加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在程度方面,若患者患病已久、阴囊坠胀、刺痛明显,且彩超提示曲张程度较重,则可知病机变化程度较重;若患者自身感觉并不明显,仅稍有坠胀或仅彩超提示而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则气化尚未亢盛太过,病机变化程度较轻。

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和病机六要素分析,笔者以为生肝饮加减当为临床首选方。生肝饮出自宋代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临床常用基本处方及药量:麦冬10 g,生地10 g,柴胡5 g,生白芍30 g,刺蒺藜10 g,炙甘草10 g,山药10 g,酒萸肉10 g,茯苓10 g,牡丹皮10 g,五味子10 g,炒白术15 g,鸡内金20 g。方中麦冬、生地为甘清之品,能滋润肺金以制肝木;柴胡、生白芍、刺蒺藜能泻风木之实,其中大剂量生白芍和柴胡、刺蒺藜相伍既可入肝经以泻实,又无温燥之弊,小剂量柴胡又为使药,能引诸药入肝经;山萸肉与五味子以收敛风木发散之性,酒制山茱萸既可以收敛肝风又有酒之温通,使敛中有行。此外《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肝苦急……用酸泻之”,亦存泻肝之意;炙甘草、茯苓、山药、炒白术以健脾;牡丹皮和鸡内金以活血化瘀。另外,炙甘草和生白芍为芍药甘草汤之组成,能益阴止痛,为对症之法;《金匮要略》指出血不利则为水,故使用茯苓亦有利水之意。全方敛中有通,泻中有补,攻守兼备,故可效之于临床。若兼肾阴虚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并加重山药用量;兼肾阳虚者加巴戟天、仙灵脾或小剂量鹿角霜;兼湿热者可重用茵陈、青蒿、黄芩,减少山茱萸用量或暂时不用;兼寒象明显者合用当归四逆汤加炮附子3 g;兼寒湿者加独活、苍术、砂仁;若血瘀较重可加土鳖虫、三棱、莪术;若痛者加乳香、没药,痛甚者可加血竭、蜈蚣。总而言之,针对个性病机,当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3 结语

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在临床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仍需对此病的中医病名以及病因病机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14]。本文通过分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厥阴有余,病阴痹”一句,基于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创新性地指出精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学“阴痹”范畴,“厥阴有余”为此病的病机,并基于此提出该病的诊疗方案,为中医学进一步研究本病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厥阴精索素问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