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痛筑爱

2022-03-15 22:31徐瑜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稗子割舍余秀华

徐瑜昕

她讲话的时候,身子无法控制般摇晃,每一个字都在她的口中被艰难地挤出。她走一步摇一步,磕磕绊绊地迈过了她的四十七载人生。

她说:“我不是拥抱苦难生活的人。”她写:“我的心上绣着桃花。”她的诗像一个人紧紧抱着一大束野玫瑰,被刺扎得血肉模糊,却也心满意足地沉醉于芬芳之中。

我读余秀华,读到的是她那如痛一般的、无法割舍的爱。

一个人在追求所爱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极其惨痛的磨难,或于肉体,或于心灵。而经历过磨难,人们要么选择顺从这个世界,在痛苦中投降;要么于痛苦之中坚强地爱着,为爱承受着痛,用痛铸就这无法割舍的爱。

余秀华正是后者。她在《在异乡的旅馆》中写道:“我爱这异乡的旅馆里放肆的战栗/我爱这狭小的空间里/无尽的空旷/我也爱这几个夜晚吐在地板上/鲜花一样的血块。”即使身居逼仄困境,她依然热爱生活;即使身体战栗,她也让生命充满热爱的力量。或许现实让她痛苦——身患脑瘫,在丈夫眼中,还不如猪的一条命,但她对这个世界却报之以歌,用一腔对生命的热爱来改变苦难的生活。

回望艺术史,我想起那个被世人所抛弃、所鄙夷,却依旧热爱生活的人——凡·高。他沉浸于田间,8年间创作800多幅作品。没有人认可他,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疯子——哪怕割掉耳朵换钱充饥,也不愿停止画画的疯子!人们无情地嘲笑这个“怪胎”,连几岁的小孩经过他身边,都可以肆意地朝他吐口唾沫,随意地谩骂。他不反抗,不反驳,只是将那铺天盖地的痛转变为他无法割舍的对绘画的热爱与动力。《向日葵》《星空》无一不透露着他对自然、大千世界的热爱。后人总认为是他那过人的天赋铸就了一代天骄,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是痛历练了他的才华,是痛磨炼了他的所爱。

反观自己,诚然上天给了我热爱生命的机会,但我却总是因一时的所谓“苦痛”,一味地退缩,迟迟不敢前进。而对于余秀华而言,能说话写字,能走路,即是上天对她的眷顾,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谈放弃?对于凡·高而言,上帝给他以双手可以拿起画笔,给他以美景能让他画画即是最好的眷顾,我们又为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地觉得上帝待自己不公?

凡·高和余秀华,把自己的痛苦化为更深的热爱,并以赤子之心,在生活中坚持着热爱,最后浴火重生。热爱的过程中必然有痛苦,因为热爱意味着要与追求中的挫败为敌,但只有经历痛苦的磨炼,方能铸就不朽的热爱与传奇。爱,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割舍也不忍割舍的痛。

每一个高尚的灵魂,都有过因痛苦而破碎解体的时刻,然后,用自己的爱,一点一点重新拼回去。这段时光是对爱的重新体验,亦是对人生的重塑、新生。

“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那稗子正是如胶似漆的痛与爱啊,在这春天里,即使提心吊胆,也要以爱治痛,以痛筑爱。

‖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指导教师:陈德清

文章开始,作者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痛与爱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爱的地方总能发现痛的影子。然后作者把一个人追求所爱的过程进行了分类——有些人为了免受痛苦,选择了放弃投降;还有些人选择用痛铸就这无法割舍的爱。很显然,作者认可的是后者。如果接下来只是干巴巴地讲道理,文章的可读性势必会降低很多,所以作者开始了列举事例,把余秀华和凡·高的故事糅入进去,告诉大家怎样用痛筑爱。余秀华和凡·高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为了避免素材陈旧,作者以他们的作品为切入点,用诗歌、画作来带入人物故事,摆完事实后,作者顺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热爱的过程中必然有痛苦,因为热爱意味着要与追求中的挫败为敌,但只有经历痛苦的磨炼,方能铸就不朽的热爱与传奇。”以爱治痛,以痛筑爱,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永远洋溢着笑脸,大步前行吧!

【适用文题】东风为我来;生命的价值;春天,就在身边……(高明燕)

猜你喜欢
稗子割舍余秀华
消失的尾巴
The Poet on Earth
我不想吃稗子草长大
一棵稗子在担心什么
无耻当有种
余秀华的慢写作
雪 山
一颗稗子和一颗麦子
话题
一照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