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处理教材的策略

2022-03-16 03:14陈子怡
新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角例题时刻

陈子怡

在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存在不少教师跳不出“以本为本”的桎梏,拘泥于教材中内容呈现的形式和顺序,在课堂教学中害怕“节外生枝”,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无形地束缚住教师的教学,教师又强行捆住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不能成为被动的课程教学执行者,而应该是课程教学的创造者和决策者,要在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教材,又走出教材,把教材处理得更适应学生的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一、详略处理得当,激发教材活力

教材既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教材的编排受到篇幅的影响,对于哪些内容需要半扶半放,哪些需要大胆全放手,哪些是重难点,哪些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等问题无法一一详解。因此,教师要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储备,突出教学重难点,灵活把握和处理教材,使得教学顺应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二下“认识时间”的教学。某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谈话:请你猜猜老师今天早上是几点起床的?(6点)谁来说说你是几点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看钟表计时的)会看钟表时刻的同学请举手。教师接着拿出钟面拨时刻4:00、4:05、4:30、4:45、10:55,学生边数边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最后引导学生分享、讨论看时间的方法。对本课的难点4:05和10:55这两个时刻,教师适时引导点拨,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归纳特點和读法。

学生平常接触时间钟表较多,对时刻的认识是比较熟悉的,甚至可以十分熟练地读出一般的时刻。这位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借助学生对“怎样读时”已经有着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直接利用钟面拨时刻让学生试读,对4:00、4:30、4:45等学生不陌生且比较好认的时刻花较少时间略教,把时间和重心都集中在本课的重难点处(4:05和10:55等容易认错的时刻),引导学生把感性的经验逐步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这样关注学生经验起点,把教材处理得详略得当,切合学生实际,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充满灵性。

二、补充探究素材,增添教材活力

现行教材重视创设学习情境,为教学提供一些简单化的探究素材,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探究素材和教师的引导是可以顺利地、简单地探究出结论,但如果教师只是这样简单化地处理,势必导致探究的过程和结论缺乏深度。教师要适度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探究素材来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增添教材的探究价值和活力。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的内角各多少度和总的度数,再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看拼成了什么角。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探究的素材不是只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正方形、圆、长方形、三角形、量角器以及剪刀等学具,先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接着让他们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探究。有的选取三角形,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后相加;有的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有的选取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再剪成两个三角形,得出正方形内角和为360度,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有的选取长方形,沿对角线折叠再剪成两个三角形,得出长方形内角和为360度,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这样,不同小组的学生因为选择的材料不同,所以采用的探究方法多种多样,从多种维度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数学结论。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按教材教学完全不同,学生自主思考然后选取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在发现其他小组选取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验证方法,也会尝试其他不同的验证方法,从而展开更深层面的探究,引发深度学习。

三、调整呈现顺序,展示教材活力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内容的顺序,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作了安排,这难免造成教学的呈现形式不够多样、呈现顺序太过教条的问题。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应是见仁见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进行灵活处理,调整教学思路,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充满活力。

如苏教版四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教学,教材首先呈现例题1(安排几十除以几十的口算和60÷20的笔算);其次是“试一试”部分的两道题,第1题是96÷20(被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第2题是150÷30(被除数是几百几十的三位数);最后部分是安排“练一练”加以巩固提高。例1是以口算为基础、以列算式的形式表示出计算过程的笔算,其算法和算理仍停留在依据表内除法的商进行类推的水平上。“试一试”第1题96÷20显然不能单纯地借助表内除法进行口算,虽然教材有竖式模型的启发,但是不少学生在做题时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而第2道题150÷30和例题1类似,只是被除数由整十数扩展为几百几十数,算理和算法是相通的,学生借助知识经验迁移解决问题非常容易。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安排的步骤,应尊重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调换“试一试”环节两道题的先后顺序,使课堂教学更顺应学生的学习。在完成例题60÷20的笔算教学后,教师可跳过“试一试”部分的第1题,直接让学生尝试计算“试一试”部分的第2题150÷30,可提问这道题的商是几,商应该写在哪个位置上,为什么。此题的算理算法和例题是相通的,是例题的运用和扩展,学生借助例题口算及笔算经验容易解决问题。学生完成后再让他们借助竖式模型独立尝试“试一试”部分的第1题96÷20的计算,引导学生对算理和算法进行讨论。有了前面例题1和“试一试”第2题的铺垫,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已经充分理解,对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是非整十数的算法的探究就水到渠成。通过自主探索,有的学生回答说96里最多有4个20,所以商是4,应该在商的个位上写4;有的学生回答可以把96看成90,90里最多有4个20,明确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样调整教学顺序,由易到难,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课堂在积极向上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不仅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行为的改进。只有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深入钻研教材,灵活高效地处理教材,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3597500589281

猜你喜欢
内角例题时刻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冬“傲”时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三角形分割问题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