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苦荞品比试验初报

2022-03-16 06:14孟总彦田金全王凤林苏彦平焦永德杨小江李旭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武都比武陇南

孟总彦,田金全,王凤林,苏彦平,焦永德,杨小江,李旭霞

(甘肃省陇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陇南 746000)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与四川、陕西2 省毗邻,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苦荞是陇南市传统农作物之一,近10 年来,由于当地品种退化严重,加之新品种更新缓慢,良种化程度低,产量不高,经济效益差。为了逐步改变陇南苦荞种植落后的现状,达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苦荞种植标准化程度、扩大苦荞种植面积、提升苦荞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2020 年4—12 月,陇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依托《陇南市万亩绿色苦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从省内外引进10 个优质、高产苦荞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陇南市种植的苦荞品种进行大田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李峡村,属川旱地,土地平坦,肥力中等,海拔1 600 m,年降雨量600 mm 左右,年平均气温17.1 ℃,全年无霜期200 d。前茬作物玉米收获后进行秋翻晒垡。施“天康源”微生物复合肥1 800 kg/hm2。

1.2 供试品种

从山东农业大学、贵州省荞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引进苦荞新品种10 个,分别是贵米11 号、贵米13 号、川荞1 号、通苦1 号、云苦3 号、云荞1 号、贵黑米15 号、六苦2017、贵金苦1 号、定苦1 号,武都苦荞为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每个品种为1 个处理,共11 个处理,3 次重复,共33 个小区。小区宽5 m、长6 m,面积30 m2。小区间隔50 cm,人行道60 cm,小区外保护行80 cm(图1)。

图1 品比试验小区示意图

1.4 播期

于2020 年6 月28 日播种。

1.5 整地播种

播前把肥料撒在地表,用旋耕机耕翻,打碎土块,清理杂物,平整地块,做到地平土细。采取条播的方式播种。每小区播15 行,行距20 cm,播幅20 cm。按照千粒重、发芽率80%、210 万株/hm2算出小区用种量,再用小区用种量除以播种行数为每行用种量,小区用种量如表1 所示。播种时用锄头在地面划出20 cm 宽、4 cm 深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3~4 cm。

表1 品比试验小区用种量

1.6 田间管理

在2~3 片真叶期(苗高6~8 cm 时)进行第一次人工锄草,达到压肥、松土、除草的目的。在7~9片真叶期进行第二次人工锄草,达到除草、培土、防倒伏的目的。

1.7 适时收获

苦荞的籽粒2/3 变为黑褐色时苦荞已成熟,要及时收获。武都苦荞于9 月15 日收获,定苦1 号于9 月17 日收获,芸荞1 号于9 月18 日收获,通苦1号、芸苦3 号、川荞1 号于9 月20 日收获,贵黑米15 号、六苦2017 于9 月22 日收获,贵米11 号于10月5 日收获,贵米13 号于10 月8 日收获,贵金苦1号于10 月21 日收获。收获后在田间堆放5~10 d进行脱粒和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2 可以看出,10 个引进苦荞品种生育天数均比武都苦荞(CK)长,武都苦荞生育期73 d,引进品种为75~109 d,最长为贵金苦1 号,生育天数达109 d,比武都苦荞(CK)多36 d;定苦1 号生育天数最短,比武都苦荞(CK)多2 d。个,较武都苦荞(CK)多4.3 个;其次为贵米11 号,为12.8 个,较武都苦荞(CK)多2.6 个;分枝最少的是贵金苦1 号,为8 个,较武都苦荞(CK)少2.2 个。千粒重最重的是贵金苦1 号,为34.23 g,较武都苦荞(CK)多17.79 g;其次为六苦2017,为24.13 g,较武都苦荞(CK)多7.69 g;最轻的为贵米13 号,为11.62 g,比武都苦荞(CK)少4.82 g。贵黑米15 号、川荞1 号、芸荞1 号籽粒均为黑色,贵金苦1 号、武都苦荞籽粒均为黑褐色,通苦1 号、芸苦3 号、六苦2017、贵米13 号、定苦1 号、贵米11 号籽粒均为灰色。

表2 物候期

2.2 株植及籽粒性状

从表3 可以看出,株高以贵金苦1 号最高,为1.72 m,较武都苦荞(CK)高0.83 m;其次是贵米13号,为1.51 m,较武都苦荞(CK)高0.62 m;通苦1 号株高1.36 m,较武都苦荞(CK)高0.47 m,居第三位;川荞1 号和芸荞1 号最低,均为1.01 m,但仍比武都苦荞(CK)高0.12 m。10 个品种主茎节数最多的是贵米13 号,为18.75 个,较武都苦荞(CK)多6.35个;其次为贵米11 号,为17.2 个,较武都苦荞(CK)多4.8 个;最少的为六苦2017,为12 个,较武都苦荞(CK)少0.4 个。分枝最多的是贵米13 号,为14.5

表3 株植及籽粒性状

2.3 产量

从表4 可以看出,10 个引进品种产量均高于武都苦荞(CK)。其中,芸苦3 号产量最高,折合产量2 245.5 kg/hm2,较 武 都 苦 荞(CK) 增 产900.45 kg/hm2,增产率达66.95%。其次为川荞1号,折合产量2 223.3 kg/hm2,较武都苦荞(CK)增产878.25 kg/hm2,增产率达65.29%。通苦1 号居第三位,折合产量2 023.2 kg/hm2,比武都苦荞(CK)增产678.15 kg/hm2,增产率50.42%。产量位居前3 的芸苦3 号、川荞1 号、通苦1 号与武都苦荞(CK)均存在显著差异,芸苦3 号、川荞1 号、通苦1 号3 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4 产量调查结果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10 个苦荞品种折合产量位居前3 位的是芸苦3 号、川荞1 号和通苦1号。3 个品种生育期均为78 d,属中早熟品种。芸苦3 号株高1.11 m,川荞1 号株高1.01 m,通苦1 号株高1.36 m,3 个品种株高适宜,无病虫害发生,综合性状好,可作为大田主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武都比武陇南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比武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武都地区张家坪钴矿地质特征及意义
比武
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考察报告
陇南记忆
圆梦陇南
武都区裕河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厚积薄发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