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微生物菌剂在滴灌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3-16 01:24曹松华刘艳祥王玮玮
新疆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籽棉株数菌剂

曹松华,刘艳祥,丁 鑫,王玮玮

1.新疆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巴州 8415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乌鲁木齐 830002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02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药检定所,乌鲁木齐 830002

随着新疆棉花连作年限增长,棉花病虫害呈现多发、频发和重发的态势。近年来国家倡导农业绿色发展,在农药减施增效和使用量零增长背景下,微生物菌剂将在棉花病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开展微生物菌剂试验并评价其对棉花促生、防病、增产效果,为该菌剂在棉花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21年在巴州尉犁县墩阔坦乡琼库勒村进行,试验地面积约14hm2,前茬种植棉花,土壤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2.1g/kg,碱解氮69.4mg/kg,速效磷16.9mg/kg,速效钾162.2mg/kg,pH值8.3。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滴灌设施齐全。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早78号;供试3种微生物菌剂均为“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分别由福建浦城绿安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南利蒙特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均为市售。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排列,共计4个处理,其中处理A:滴施“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kg/hm2;处理B:滴施“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kg/hm2;处理C:滴施“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kg/hm2;处理D:对照(CK),滴施清水。每个处理面积约1hm2,重复3次。在棉花出苗水(4月19日)、头水(5月23日)滴施,每次施用时先滴清水,膜边行见水湿透后,再把3种菌剂分别加入到施肥罐中滴施0.5h左右,滴水量约30m3。

1.4 栽培管理

2021年4月9日开始整地,犁地前基施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硫酸钾90kg/hm2。4月16日播种,株行距配置为(10+66+10+66)cm×10.5cm的机采棉模式,4月19日滴出苗水。5月2日和5月10日中耕2次,分别在5月23日、6月5日、7月14日、7月25日、8月3日、8月11日、8月20日、9月1日、9月12日滴水9次。全生育期随水滴施尿素60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全生育期缩节胺化控4次,在7月12日化学打顶剂打顶。棉田蚜虫、蓟马或红蜘蛛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9月23日和10月1日喷施棉花脱叶剂2次,10月11日进行机械采收。试验地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水肥条件一致。

1.5 调查项目及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点,每点连续调查100株,在子叶期和两叶期调查立枯病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每个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的点5个,每点标记10株,棉花收获期调查株高、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指标,时调查各处理收获株数、成铃数,采样测定平均单铃重,计算籽棉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棉花幼苗子叶期发病率在5.8%~11.8%之间,防治效果在30.51%~50.85%之间,其中B处理在子叶期防治效果超过50%。棉花幼苗两叶期发病率在1.4%~3.8%之间,防治效果在36.84%~63.16%之间,B和C处理防治效果均超过50%,其中B处理在子叶期达到60%以上。

表1 不同处理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知,收获期各处理棉花株高在80 cm以上,较对照分别增加0.6cm、1.1cm、0.7 cm;各处理棉花茎粗约10mm,较对照分别增加0.20mm、0.21mm、0.17mm;各处理棉花叶片数在13个左右,A和B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0.3个、0.4个;各处理棉花果枝台数在8.8~9.7台之间,较对照分别增加0.7台、0.9台、0.3台;各处理棉花成铃数在7.44~7.61个之间,较对照分别增加0.16个、0.17个和0.13个。

表2 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棉花收获株数为18.75万/hm2~19.50万/hm2,其中A、B、C处理收获株数比对照分别增加3000株/hm2、7500株/hm2和3000株/hm2,保苗率提高1.6%~4.0%;单株铃数增加0.13~0.17个,对单铃重影响较小,其中A和B处理单铃重减少0.02g,各处理籽棉产量分别为7557.52kg/hm2、7746.22kg/hm2、7556.53kg/hm2、7309.80kg/hm2,A、B、C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247.72kg/hm2、436.42kg/hm2、246.73kg/hm2,增产率为3.38%~5.97%,其中B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

表3 不同处理对棉花籽棉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微生物菌剂滴灌肥能促进棉花根系生长,使棉株茎粗发达,发病少,收获株数多,增加作物产量[2-3]。本试验结果表明,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减轻棉花苗期病害,使田间保苗率提高1.6%~4.0%,通过增加棉花株高、茎粗、叶片数、果枝台数和成铃数,促进棉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和单株成铃数来提高籽棉产量,增产率为3.38%~5.97%,对单铃重影响较小,其中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建议推广使用。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明确施用此类微生物菌剂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情况[4]。

猜你喜欢
籽棉株数菌剂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新棉价格上涨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固定化菌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油土壤的修复研究
“沃柯”微生物菌剂示范总结报告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