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

2022-03-16 18:55赵仓海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高中物理物理

赵仓海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741500)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发现以及科学探究的必要环节,提出、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通常要求具有敏锐观察力以及创新思维,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展分析探究,以促使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物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需物理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经过积极提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效率.因此,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得到切实提高.

1 高中物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式

1.1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只要对物理知识、物理想象或者作业练习过程存有问题,就需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提出问题,面对学生的大胆猜测以及疑问需给予积极的肯定,即便是问题存有错处,或提出的物理问题较为粗浅,物理教师也需珍惜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解答,切不可打击嘲讽,而伤害到学生自身的自尊.与此同时,教师需告诉给学生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主动提出问题,以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1.2 从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现实生活中物理问题通常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即便是平常现象都蕴含了相应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降落的现象,对苹果为何会落地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在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后,对身边较为普通的现象实施观察后,通过一分为二的形式进行物理现象思考,并提出相应的物理问题,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解决.此时,物理教师也能指导学生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分析物理现象,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以探寻出相应的物理内涵.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需注重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培养,又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置疑问,以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1.3 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开展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过程中,不论是探索实验,还是验证实验,都存有许多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当中提出问题,虽然实验现象看似不重要,但却蕴含了相应的物理内涵,教师需引导学生依据物理现象,提出具备创造性的物理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

1.4 从事物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则是突破原先的思维定势,立足于颠倒、相反、对立的角度进行问题思考.依据物理学的实际发展历史,很多科学家具备的逆反思维通常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问题,且都属于伟大发现.例如,物理学家的法拉第由电产生磁的物理现象当中获得启发,通过反向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磁是不是可以产生电呢?”通过十年努力以及反复实验,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对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是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的重要要素,与物理课堂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经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主动提出问题,并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

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通常会有遇到问题与提出问题各阶段,因此,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时,需注重实际问题实际解决,设置合理化发展阶段,并注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

2.1 丰富基础知识,培养提问能力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素养,需立足于不同角度实施思考与分析,依据学生的提问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促进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以促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深刻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水平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对于物理知识而言,其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以及严谨性,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需立足于培养提问能力,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其对学生自身的提问素质提高通常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物理教师需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完善.

2.2 设计物理实验,增强提问意识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需注重将创新思维观融入到创新性教学活动,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通常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以及较强抽象性,这就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实验是物理教学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就需注重实验教学部分的优化设计,通过物理实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提问意识,并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促进知识整合,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2.3 注重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发挥了重要的直观作用,物理实验的真实、生动形象、直观教学特点通常能有效符合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需求,并注重实验教学中问题设计,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的教学中.例如,依据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以高中物理的运动和力的内容中“平抛运动”为例,物理教师可由知识讲解以及实验探究的两环节开展教学,开展常规性的实验探究,以促使学生在过程中观察到平抛运动的现象、大胆猜想明确实验规律、初步分析与设计物理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学习与掌握相应物理规律,对运动的分解与合成进行综合运用,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问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2.4 注重科学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能力

科学问题发现通常是不会轻易得出的,其不仅需创设探索氛围与热情,而且还需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以及思维技巧.通常而言,有以下方法:

第一,从物理现象当中寻求物理现象的规律与本质.现实生活中,处处、时时都存有物理现象,在构建物理知识的学习平台后,需及时的指导学生形成形成留心观察、注意分析、渴望在物理现象当中探求物理规律与本质的良好习惯.例如,热水瓶中灌入热水之后,为什么过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为何油膜表面看是彩色的?为何部队在过桥的时候,不能做到齐步走?等.除此之外,对实际生活当中的各种仪器、工具的工作原理也具有较强敏感性.对于学习过物理知识与没有学习过物理知识的人,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观察能力有所不同,且学习过物理知识的人通常更擅长于发现问题.

第二,通过已知事物的联系分析,发现新的问题.探寻物理现象中的联系通常不是轻易、简单的,需具备持久的毅力以及敏锐洞察力.因为各个物理现象中是存有联系的,因此,对已有的事物联系进行分析,就能发现新问题.如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后,明确了中子存在,而后就发现了中子.而法拉第则依据奥斯特的实验现象,对奥斯特实验本质为电产生磁进行分析,且法拉第还敏锐的发现了逆过程的存在,也就是磁能产生电.另外,牛顿也从苹果落地的普通现象发现到新问题,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相似性而形成统一论.由此可知,各种物理问题与现象都需注重总结和归纳,并在归纳和总结中发现与提出新问题.

第三,现有理论与新物理事实的矛盾分析.现有的理论通常只能对已有物理事实进行解释,而物理学发展也是在新物理事实以及现有理论二者的冲突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对于新物理事实而言,其不能通过已有理论进行解释或者解答,且预示了理论发展可能性.例如,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的结果和汤姆逊相关的原子结构中的“枣核”模型存有矛盾,这就使卢瑟福的原子核结构模型被发现.另外,卢瑟福模型和新事实之间的冲突会建立出玻尔模型.因此,在物理事实和理论知识产生冲突时,就是发现问题最好的时机.

2.5 注重课堂评价,提高提问能力

课堂评价既是整节课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又是学生自身提问能力有效提高的关键环节.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各个学生,以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多种提出问题的方法,灵活开展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指导学生立足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思考,以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例如,完成了“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讲解后,教师可布置些作业,设计开放性问题,如“和圆周运动的快慢相关的物理量都有什么?匀速的圆周运动概念与特点都是什么?角速度与线速度存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物理教师需给出科学评判,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需注重学生的提问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引导学生提出有效性问题,以促使学生的提问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最大成就.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我不是教物理的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