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16 20:57樊才睿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科学环境

樊才睿 王 腾 李 秀 李 佳

(集宁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引言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多角度出发,对地质和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以及地域与人类活动关联的一门学科,主要培养从事地理及环境教学、地理教育研究、制定城镇规划、编制土地开发方案、实施环境保护及监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针对当地的中小学及一些研学培训机构培养地理专业教师。近年来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区、专业、学历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地理类本科教师的社会需求逐渐减小,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均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师范类地理专业就业时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拓宽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是当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

环境质量评价作为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限修课,内容相对综合,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相互结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增加学生就业途径具有重要作用[2]。但现阶段在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和教师仅仅将其作为一门普通拓宽知识面的专业课,而没有将其与就业方向联系起来[3]。因此针对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在环境质量评价教学中与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从地理科学专业角度出发,以拓宽就业渠道为目标,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探索符合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要求的教学模式[4-5]。

1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6]。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工程分析以及污染源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重点知识,主要涉及到地表水地下水的评价方法及过程、大气污染评价方法及过程、噪声污染评价的方法及过程、固体废弃物的评价方法、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和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第三部分为环境评价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清洁生产和环评报告的编制方法[7]。该课程涉及内容宽泛,涉及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防治理论与实践,整个环境质量评价过程利用到水、气、声、固污染控制的相关计算方法,属于一门知识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综合专业课程[8]。由此,该课程对学生和教师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前期掌握一定量的相关知识,教师要熟悉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整个环境评价知识体系框架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相应的授课内容和节奏,以达到预期最佳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地位和作用

环境质量评价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属于专业综合性质较强的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前期不但要修读地理科学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环境法规与政策、生态学等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中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是在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等基础专业课后开设[9-10],而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的课程开设基础仅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法规与政策和生态学,学生在对各专项领域知识的了解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专业的差别决定了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在授课时必须要精而细,有所侧重,不能将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十九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写入社会发展规划,足见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使命,而我国环评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环境评价行业目前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就业前景广阔[11-12]。因此,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程,更是一项面向社会,培养就业技能的实用课程。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必要突破传统思维,进行教学的创新,改革授课方式,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实现短时间高效率的学习,探索出适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13]。

2 环境质量评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兴趣低,积极性不高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限修课,课程内容繁杂且综合性较强,不易掌握,长时间以来不受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内容常常是点到为止,学生对于讲授的知识更是浅尝辄止,往往是听一半漏一半,学习效果差,最后导致毕业以后只知其课程名不知课程内容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缺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是一门拓宽知识面的专业课,并不清楚目前国家对环保行业的政策导向和环评人员的就业需求缺口,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和工作的意义不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认识模糊,不清楚也不知道毕业后可以从事环评工作,忽略了环评工作的就业方向,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课程认识程度不高,整体把握不够,对于环评课程的认识仍局限在专业限修课上,认为学生的就业方向只有中学地理教师,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环评课程是一门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的课程,无法向学生传达环评课程的就业方向,不能将环评课程与国家的行业发展导向结合起来,忽视了学生可以从事环评职业的可能性,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无法提升课程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式简单,缺乏创新

目前环境评价课程主要是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一般会设置为48学时或56学时。而其它相关专业的环境评价课程大多没有专门的针对于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和书籍,多是直接把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的教材拿来使用,也没有进行删减修改。结果导致师范类地理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在32学时少课时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度,只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重点,满堂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没有时间去关心。授课过程中的理论内容偏多导致学生在原本就不太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枯燥的书本内容和联系不紧密的章节,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碎片化,久而久之,学生听不懂,不爱听,学习兴趣下降,与课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逐渐的让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专业学科中的边缘课程,对整个学科的建设造成了损害。

2.3 不能学以致用,实践应用能力低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针对水、土、气、声等环境介质的好坏状况进行评价,是一门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编制环境评估报告为目标的实用性课程,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环评工作中去。但现阶段,高师地理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因素,导致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授课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多,而相关的环评项目却很少拿到课堂上分析。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不到实际案例和项目的具体操作,导致学生无法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缺少案例教学及环评项目报告的实践,会导致学生以后即便从事了环境相关行业,在编制环评报告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水、土、气、声的基本知识掌握欠缺,环评计算软件不会使用等。

2.4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性应用性

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是现阶段通用的教学考核方式。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试卷中也多是常见的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和计算等题型,内容也更侧重于课本理论知识和记忆性考点,对实际应用能力考核较少。缺乏对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没有将实际环评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的考核点,缺乏相关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常规性的考试也导致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常常是课上不学,考前学,仅仅是将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条件记忆背诵,便可以应付考试,无法实现学会学通学懂。考前突击往往是短时间的记忆能力增加,但相关知识的忘记速度也很快, 只有将环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并在案例和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考核,才能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就业的目的。

2.5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专业知识的来源,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知识通过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是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就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而言,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欠缺,缺乏对最新知识的掌握,知识点讲解不透彻,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缺少环评项目的实操经验,导致授课内容与目前实际工作的操作脱钩等状况。很多时候,部分教师总是一个教案用到底,一份ppt来回翻,一个案例反复讲,基本没有知识的更新,对环评行业的最新理论、最新方法、最新政策、最新制度等内容更是知之甚少,更无法获得环评行业最新的政策向导和发展动态,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学生长时间在传授过时知识的环境中听课,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上升,对专业知识毫无兴趣,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漠不关心。因此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知识更新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水平。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结合就业形势,从政策和发展角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课程学完以后有什么用,能干什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环评课程学习兴趣,就要以明确的就业导向为目标,让学生知道课程的重要性,明白学好环评课程有助于就业。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时地给学生讲解我国的环评政策和环评制度,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在我们生活的中各类环节中都会涉及到,即便是小到开一家饭店,也需要环评工作者评估油烟排放是否达标,并对不达标的环节给出整改意见。2004年我国正式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由注册环评工程师完成,并推广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均可以报考,环评从业人员缺口巨大,为环境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方向。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认识,让学生将课程的学习与今后的就业方向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堂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评行业的发展前景、社会需求、薪资报酬等,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 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

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场的反映情况,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推广互动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讲授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进行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在建设前中后环节分别会产生哪些液体污染物,并对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确定该区域的地表水环境标准以及相应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水环境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要求学生可以识别工程和项目实施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程度,最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环保措施的实施对策。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课程重点,有效地利用32学时,将课程内容由全书的13章缩减成8章,并且重点突出水环境评价、大气环境评价、声环境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等章节实例应用,与环评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环境要素的评价要点。

3.3 加强案例实践教学,接轨社会需求,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做到课程理论与环评项目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环节主要以课堂小组讨论、课上案例分析和课下课程设计。课堂上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以环评实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分析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通过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或者让学生分析生态公园建设的环评案例,分析各环境要素的现状以及可能造成的污染,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选择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等,通过案例的实际分析,让学生了解面对复杂问题时的评价分析方法。还可以利用课程实践周的时间,让同学进行一次环评项目的实操,分小组选择不同的水、土、气、声环境进行建设项目的评价,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项目进行介绍,并发放基础资料,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工程分析、环境现状监测、选择评价模型、确定评价等级、给出评价结论、整理报告书,最终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师根据环评报告和项目汇报进行提问并给出成绩。课后还应加强校企合作,以老师带动学习,让老师参与企业的环评生产项目,并将项目分割成不同的子课题,分配给学生,以生产带动学习,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环评项目的实际操作,既便捷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也为环评行业培养了相应的后续人才。

3.4 建设题库,引入环评考试内容,提高课程的社会实用性

课程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手段,是目前所有课程通用的考核方法,就大多数高校而言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目前仍然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以试卷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来确定课程的成绩,而且试卷内容及题型往往都是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计算题为主的常规题型。针对考核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利用案例分析等实用性题目代替一些常规记忆性题目,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环评工作需要持证上岗的特点,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与课程期末考试相结合,在设置试题内容时,将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内容作为期末考试内容,强化学生对环评师考试的认识,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对学生今后从事环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改进考试内容的同时,应适当的降低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增大平时的考核环节在成绩中的占比,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降到50%,增设课程设计20%,交流讨论环节10%,章节作业10%,课堂出勤10%,将环节教学体现在课程的考核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3.5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授课效果的好坏。环境质量评价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出身,有部分是由相关专业教师兼任,但由于部分教师长时间在课堂一线进行授课,参与的环评项目较少,对环评行业的发展动向掌握不及时。因此,需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让教师深入到环保公司和环评企业中去,参与环保项目、环评项目的实施,可以让教师将环评项目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同时鼓励教师考取环评上岗证、注册环评师资格证,并以资金奖励的形式,聘请环评工作人员到课堂授课,以专题讲解的模式,让学生立体式的接触到环评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可以不定期聘请校外环评专家在校内开设讲座,为师生拓宽知识面、增加思想深度、培养专业兴趣提供有利条件。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信息,并熟练地将专业内容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关乎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内容,提升专业知识,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距离,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探索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也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新时代的联系,及时反映出当前学科的主要发展潮流,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寻找出适合地理科学专业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最佳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科学环境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环境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