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宣讲推动高校主题班会的创新
——以《学生大讲堂》为例

2022-03-16 21:26王正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讲人大讲堂班会

王正吉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0)

《学生大讲堂》项目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五个思政”改革创新,切实构建“三全育人”集成体系,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经过自主申报,《学生大讲堂》项目获批2019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学生大讲堂项目主要是借助班会这一载体,通过学生主旨演讲,结合学生素质拓展、艺术表演等方式,将班会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班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学生大讲堂将班委、优秀学生代表作为班会的主讲人,鼓励普通学生经培训后担任主讲人,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选取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进行宣讲,必要时结合户外素质拓展、艺术表演等实践形式进行,将会议形式与表演形式、历奇形式、网络形式和多媒体形式相结合,活动不局限于课堂讲授。学生大讲堂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针对教育活动所起到的具体德育影响展开效果跟踪,目的是保证活动可以真正对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指导意义。通过学生大讲堂活动,提高学生演讲、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取得明显效果后,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学校,为学校提供班级建设经验,并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努力惠及更多高校。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高校主题班会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手段,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完善人格教育》一书中提道:“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的十条理由,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十二种实践途径。”他认为“班级会议是一条操作性较强的方案。”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如何引导作为受教者的学生自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以及创造性和积极性,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

1 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

高校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和辅导员都意义重大,但是要做到“有效”二字确是不易,现当下的主题班会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主题班会缺乏认识。主题班会,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但大部分主题班会只是学校通知、学风建设、安全稳定等问题的散沙式堆积,并非学生日常事务不重要,而是需要从中凝练和总结出一个主题,作为该主题的支撑内容出现,这样才能算是一场“主题”班会,才能在思想政治上更加清晰有效地引导学生。

第二,班会主题缺乏针对性。“0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新奇,注重实用,崇尚功利主义,针对他们的年纪特征和思想特征,常规古板的主题对他们来说缺乏新意,不易接受。但很多辅导员由于对主题班会重视度不够或者缺乏精力和时间,在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或者随意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千篇一律,阐述的内容太过理论化,没有针对新一代大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所以难以引发学生共鸣和认同。

第三,班会设计不够完善。大多数辅导员在召开主题班会之前都没有完整的策划和清晰的流程,想到哪讲到哪。也没有合适的表现形式,多是灌输和说教式的老师说学生听,流于形式,所以难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

2 将《学生大讲堂》作为主题班会新形式的意义

(1)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大讲堂》活动为有效提升学生主讲人的理论研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演讲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为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信念坚定、本领高强、敢于担当的学生骨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起到了朋辈引领教育作用。当代大学生具有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朋辈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特别是选择更加贴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心理期待的演讲内容和演讲方式,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更能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激发受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互长。学生主讲人自觉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融入他们喜欢的时代元素,使受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得到了情感升华。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 《学生大讲堂》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

3.1 《学生大讲堂》简介

《学生大讲堂》主要是借助班会这一载体,通过学生主旨演讲,结合学生素质拓展、艺术表演等方式,将班会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班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学生大讲堂》将班委、优秀学生代表作为班会的主讲人,鼓励普通学生经培训后担任主讲人,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选取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进行宣讲,必要时结合户外素质拓展、艺术表演等实践形式进行,将会议形式与表演形式、历奇形式、网络形式和多媒体形式相结合,活动不局限于课堂讲授。学生大讲堂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针对教育活动所起到的具体德育影响展开效果跟踪,目的是保证活动可以真正对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指导意义。

3.2 《学生大讲堂》实施方法与过程

(1)活动的主讲人。由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讲转变为学生讲,以班委为主,优秀学生代表为辅,鼓励普通学生经培训后开展有意义的主题宣讲。

(2)活动的选题。活动主题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主题班会往往缺少学生的参与,因此在学生大讲堂模式中,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主题的制定中来,辅导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主题范围供学生参考。如季节性主题、问题性主题、模拟性主题、知识性主题、系列性主题、时事性主题。活动主题要符合当代学生的成长规律,呈现阶段性、多元性和实效性。

(3)活动的实施。主讲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宣讲,让学生当主人,辅导员当参谋,因势利导,把活动推向深层。在学生宣讲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随时对活动进行的情况给予指导。在活动的最后,辅导员要小结,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扩大教育影响,给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讲堂”形式可以多样化,可结合户外素质拓展、艺术表演等实践进行,会议形式与表演形式、历奇形式、网络形式和多媒体形式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讲授。

(4)实施结果反馈。课后反馈是指学生大讲堂活动结束后,辅导员针对教育活动所起到的具体德育影响所展开的效果跟踪活动,目的是保证活动可以真正对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指导意义。因此,辅导员要有效落实课后反馈,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若学生没有明显改变,则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整与改革,为下次活动提供经验。

4 《学生大讲堂》主要成效及经验

(1)学生主讲人精心挑选。学生主讲人多数担任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学习工作能力,在学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榜样激励作用。

(2)宣讲效果深入人心。主题班会从枯燥、无聊的课堂变成有趣、有吸引力的聚会,班会的出勤率越来越高,班级凝聚力得以大大增强,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

5 《学生大讲堂》的实践反思

(1)不断提高学生主讲人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虽然学生主讲人是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经过严格选拔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但是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和组织能力的欠缺,导致宣讲内容不够丰富。学生主讲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相互学习,彼此交流宣讲心得和经验,联系宣讲实际及受众实际,有的放矢。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理论指导。高校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安全教育、班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情感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各类主题。目前,《学生大讲堂》班会主题迎合学生需求较多,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相对较少,主题班会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发挥得不够,需要对其进行指导。

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把学生主讲人真正打造成为政治够硬、活力够强、水平够高的宣讲队伍,把《学生大讲堂》成为开展主题班会的有效载体和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培养优秀人才的实践平台。

猜你喜欢
主讲人大讲堂班会
瞎闹腾大讲堂
浅谈当前党课教学的面临问题与完善建议
“别样”履职大讲堂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