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提升策略研究

2022-03-16 21:26闫文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研究生学术

闫文娟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教育质量下降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研究生论文质量下降。抄袭、篡改数据、一稿多投现象屡见不鲜。对此类学术道德不端的现象,究竟是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设计存在问题,还是各个高校在落实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还是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薄弱抑或是品行存在问题。出现了此类问题,如何扭转局面,改善现有的学术不端现象,鉴于此,本文从研究生导师的视角出发,针对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的地方省属高校经管类研究生毕业论文暴露出来的学术规范问题,旨在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对策建议。

1 研究生学术论文反映的学术规范问题的表现形式

(1)剽窃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研究生论文的剽窃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文献综述部分,有的学生直接将引用文献的摘要照搬过来,有的学生懒得一篇篇去检索阅读文献,直接照搬既有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为了应付学校的查重,人为打乱语句顺序,造成语句不通顺,有的以讹传讹。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大段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加标注,或者记不起来引用的究竟是哪篇文章,还有甚者,将别人的研究论文及报告,简单拼凑、更改、包装,化为自己的成果,这些都是违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规定。

(2)随意捏造数据和研究过程。部分学生的选题涉及实地调研,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一线调研,而是自己根据想要的研究结论填写调查数据,还有的同学在研究的时候用的德尔菲法等涉及专家打分的方法,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去找专家打分,而是自己去捏造数据。有同学运用计量模型做实证研究,在遇到模型的显著性和理论预期不符的时候,直接去改动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而不是去潜心钻研模型的设定是否有问题,变量的选取及衡量是否合适等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

(3)一稿多发。部分研究生在入学之初,没有积极查阅文献和老师积极沟通,迟迟不能进入论文的写作状态,临近毕业,才被动地拼凑出一篇论文,考虑到审稿周期以及对论文结果的预判,于是抱着侥幸心理,更改论文题目、摘要和部分内容,个别同学连内容都不变,就一稿多投。有部分同学认为题目变了,内容稍做修改就不构成一稿多发的事实。这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一稿多投被编辑拉入黑名单的风险,而且也给编辑工作带来负担。

(4)用钱购买文章。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为高校学生及老师代写论文和专著的公司和个人,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一对一的定制,收取一定费用,帮助发表期刊文章以及学位文章。研究生尤其是在职研究生,在意志不坚定的情况下就会走上论文买卖的道路,在答辩现场,却对论文的细节一问三不知,从而暴露,不仅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连累了导师,从此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污点。

2 研究生存在学术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研究生对自己要求不高。不管学校和导师对学生的毕业有什么要求,研究生自己对自己在道德水平方面的要求起到决定性作用。研究生更多关注自己能不能毕业,能找到什么工作,在学校的学分是否选够,能不能拿到奖学金,对于过程却一再淡化。研究生信念不坚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自己的要求降低。这种学术道德失范形成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部分同学一开始考研的心态就是存在问题,并不是抱着获取更多知识,看到更大范围的世界这个目标备考的,而是想着学历镀金,想着毕业找工作,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挥下,后期的学习过程就不会是踏踏实实,而是带着功利和短视的色彩,最终培养结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其次,学校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意识的培养不够。学校在各种学科评估,各种一流专业申报的过程中,更加看重结果,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转化成一些量化的指标,有多少SSCI、SCI以及CSSCI,有多少高水平项目,有多少获奖,有多少人才称号,因此学校更加关注这些指标的数量,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是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培养多少有些淡化,加上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研究生整体就业压力加大,不可避免的影响着现在的研究生追求短平快,对待研究生论文抱有功利的想法,缺乏踏实研究,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不少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及危害不清楚,不知道大段引用不做标注术语学术道德不端,不清楚一旦被认定是学术道德不端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最后,高校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存在缺陷。绝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对研究生毕业的论文发表数量做了相关要求。目前部分高校仍然采用积分制,比如毕业需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或者2篇普通期刊论文,也就是说即使发表不了高水平论文,发表两篇普通论文也同样奏效,显然核心期刊对论文创新性以及规范性要求更高,不少研究生便选择这种操作更加容易的普通期刊。而且不少单位在研究生奖学金等选拔时也采用积分制,这样就会出现发表1篇核心期刊的同学的积分反而不如发表两篇普通期刊的同学的积分高的现象。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仍采用积分制,在学校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下,老师为了尽快达到学校的评审目标,也会追求短平快,没有精力去思考创新,思考论文的边际贡献。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就会效仿,就会利用既有的论文去拼凑,或者篡改数据和研究过程等不端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在校学生的学术道德规范,而且对学弟学妹起到一个较坏的影响,对整个学校的研究生学习氛围都有不利的影响。

3 研究生学术规范提升策略研究

(1)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开展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讲座,要求研究生认真参加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以导师为抓手,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要以身作则,在一入学就进行正式的学术规范的讲解和指引,确保学生明白学术道德规范的含义以外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忠于原始数据和原始结果的品质,清晰一旦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及连带责任,最终确保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形成。

(2)加强学术规范训练。学术规范训练不仅是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研究生毕业从事其他行业一个非常有益的训练。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的训练,比如在撰文撰写一开始,掌握检索资料的方法,掌握泛读和精读文献的能力,在文献综述的撰写环节,应具有文字概括归纳的能力,正文的写作应注重分析文字资料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方法的课程,掌握1-2门软件,在论文分析中,用数据说话,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此外,论文的格式调整,包括字体及段落,参考文献的对齐方式,中英文文献的列举方法,尤其是外文作者姓与名的写法。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该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研究生具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基本能力,尽自己所能达到毕业要求,一些学术不端现象的影响就会大为减少。

(3)重论文质量轻论文数量。学校层面应该杜绝制定用几篇普通期刊论文代替一篇高水平论文的制度,加强对高水平论文的奖励,逐步弱化对发表普通期刊论文的要求。这种制度的改革,不仅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毕业要求制定以及奖学金的评定上,还应该体现在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上,从根本上断绝学生的效仿来源。虽然不少高校规定研究生发表一篇普通期刊论文即可毕业,但是导师应该引导研究生至少发表一篇北大核心检索的文章。通过目标导向,以高目标指导学习过程,要想发表高水平论文,首先得阅读高水平论文,通过长期阅读高水平论文,受到学术的浸染,明白好的文献综述应该是什么样,严谨的理论分析是什么状态,稳健而细致的定量分析是什么形式,加上部分杂志会要求作者公布原始数据和程序,通过这一系列的规范的学术熏陶,加上在投稿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的过程中,根据编辑和外审专家的意见修改的过程,在回复审稿专家意见的过程,都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训练,不仅有助于研究生提升学术道德规范,而且这种正向的影响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研究生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