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

2022-03-16 23:44吐尔洪麦麦提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心理

吐尔洪·麦麦提明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70)

0 引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当中青年的优秀代表,他们肩负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样也承担着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使命。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语言、环境以及教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往往会遇到压力过大以及焦虑等相关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可能产生影响,同时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高校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1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1.1 学习差异的影响

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主要来源于边远地区,由于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的省份地区按照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分数线按照高校的招生计划被高校录取,所以在这部分学生进到高校以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达标或者和宿友关系处理不好等原因,受到较大压力,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障碍问题。

1.2 文化环境与生活环境适应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出身于边远地区甚至是贫困地区,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都出现了相当大的改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校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而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的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此外,由于内地高校里的部分学生缺少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这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很难适应新环境而产生沮丧以及逃避现实等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和误会。

2 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现状

2.1 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交圈比较小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交往圈仅仅局限在校园中的本民族同学以及舍友,而与其他民族学生比较疏远。例如由于个别学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是真诚、和气以及富有正义感,但是由于他们在家乡成长的生活环境比较落后而且闭塞,有很多的学生形成了封闭的心理定式,交往的主动性不高。还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的强烈欲望,但是受限于他们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的人际交往效果往往不够好。

2.2 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首先他们自我评价偏低,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容易产生愧疚感以及无能感,很难能够自己独立地完成某项活动任务,依赖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其次就是他们的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他们遇到困难以及挫折之后容易打退堂鼓,很难能够将一件事从头到尾彻底完成,与此同时还很容易会出现情绪消极以及意志力薄弱的情况。

2.3 文化适应引发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偏远的山区以及贫困地区,当他们进入到大学之后,所处高校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及以往学校环境不同,由于存在着语言障碍、民族风俗差异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群众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习俗的不了解等原因,使得他们常常会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沮丧以及自卑的情绪,因为人际关系不理想而感到失落以及愤恨,因为同伴之间出现误会或者隔阂而感到不被尊重,最终产生愤怒以及焦虑的情绪。

3 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少的情况,因此高校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的知识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心理健康辅导,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后,学校要帮助学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2 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心理素质等,除了要为学生开设思想教育课程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关注他们思想以及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确保思想教育活动最后能够落到实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开展教育,将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观也能够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有效地提升学生爱党爱国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的意识。

3.3 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为他们开展一些丰富的联谊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针对日常的生活这一方面,高校可以将少数民族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宿舍当中,在每一个宿舍适当安排学生骨干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帮助。针对学习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薄弱环节单独开课,还可以组织一些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学习,避免他们因为学习问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4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高校、教师以及社会应该适当地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针对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帮助,积极地帮助他们申请生源地贷款以及国家助学金等。此外学校还需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学金以及助学金评定工作,而且在政策方面要向他们进行倾斜。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重视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重视他们的民族习惯,针对他们的节日开展一些合适的庆祝活动。

3.5 在就业方面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帮助

首先教师需要为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合理以及多元化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帮助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以及就业能力来合理地调整就业意向,正确地看待就业问题,避免他们在就业失败之后就产生消极心理。针对就业心理这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少数民族学生正确地分析就业的新装以及趋势,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估自身的水平,避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消极化以及情绪化的人生态度。针对就业行为这一方面,教师要教授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多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化学习。

3.6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交往的意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以诚待人,对他人抱有诚挚和宽容的胸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时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体会人际交往的广阔性以及效能性。此外,少数学生自身的修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最终战胜自我,提升自身的人格素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交往到更多的朋友,才能够避免自己因为人际交往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高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各种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