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2022-03-16 23:32刘海燕周萧萧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心理健康

刘海燕,周萧萧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一 引言

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亟待预防与解决的问题。201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以及2018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课程学时少、授课内容多、合班教学导致班额大、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得很多课堂活动难以开展,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难以达到预期。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现状

(一) 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1]。衡量一个课程实效性高低,要从学生群体出发,从学生的体验与收获、需求与满足以及相关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正确看待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引导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实际应用为目标的。

(二) 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面临的困境

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并壮大,信息传播力度强、传播范围广,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群体虽然多数时间在学校进行学习和生活,但仍处于互联网之中,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透明化,就业压力、发展前景等实际性问题直观冲击,加上身边各种信息真假、优良往往难以清晰准确辨别,夹杂着各种诱惑以及各种不良因素。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高。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开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

1.课程设置笼统化

不管是师范类还是综合类高校往往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其他年级除了心理学相关专业以外基本不再开设此类课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大一年级主要关注适应性问题、自我认知与宿舍关系问题;大二、大三年级主要关注学习、恋爱、考研考证、挂科等;大四年级面临职业选择、压力调试、角色转变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林崇德认为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2]。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本”和“标”的关系[3]。但将整个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部安排在第一学期,有些问题尚未涉及,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而言实用性相对较低,难以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课程的设置笼统且不具有针对性,并未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需求进行细分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内容,使得该课程实效性大大降低。

2.教学内容理论化较重

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材大多基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展开,较为关注大学生人格成长和人格完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扰,如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格发展、恋爱心理、网络心理、异常心理等。课程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通过上课,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普及知识,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较大差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接受度不匹配,学生难以从习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中对自身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但是课程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却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很多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3. 教学方法单一化

师资配备、课时安排以及班级人数这三方面的客观条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经调查,对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往往不足[4]。这对师资力量产生直接影响,部分院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有相应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有的院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更多由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及辅导员承担,这样就面临着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相关教师较少。为了完成任务往往采用大班额,加上在通识教育模式下,一个班人数往往达到100~150 人左右,这样的大班额一般很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5],甚至一些教师在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时,通常只是按照课本来枯燥地讲述,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经历联系起来[6]。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课程理念的提升

(一) 积极心理学取向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和平时期,努力使人们的生活更好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积极心理学倡导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和科学的试验方法研究人类的美德,发掘人类的潜能,以推动个体全面和谐发展[7]。

1.明确培养目的,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成长

培养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范围以及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真伪心理学;增进对自身心理特质、水平等认知,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基本评估,正确看待各种心理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式;并且掌握调适心理状况的技能,探索自己的发展潜能和积极的生活方式。积累心理健康知识与提升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两大培养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是大学生习得提升心理品质技能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习得提升心理品质技能是心理健康知识积累的应用和发展。

2.充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体系的构建

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异常心理的介绍、鉴别及预防,而且内容笼统而过于理论化、专业化。忽略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的初衷,难以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8]。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传统研究以“消极心理”为主的思维定势,同时也启发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开拓了以积极角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这一重要创新方法,倡导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走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能仅仅包含各类病态心理的介绍、鉴别以及预防措施等,更应该双管齐下,丰富课程内涵,扩大教学内容,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知识体系。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人格及主观幸福感,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来达到积极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并将积极情绪、人格、主观幸福感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范畴。

(二) 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教育目的有很多共同点,即都是引导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大学生积极健康生活,引领学生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帮助大学生培养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信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系统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方法,从而避免大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充满诱惑的社会迷失自己,认知偏差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状态等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度,教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不动摇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提高辨明是非和道德判断的能力。建立积极信念,这些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面对心理疾病相关问题时,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内部资源的支持。

四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一)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调整改进之后,教师提供教学视频资料、教材等供学生课前学习,课堂上学生掌握主动权,针对课前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交流和教师答疑等方式所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性的解决问题和知识内化”。

1.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一个“倾听者”转变为“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部分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大大节约了所占课时,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补充拓展的理论知识放到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以及讲解,这不仅使学习重点更为突出,而且让学生参与到堂课中的大部分的教学环节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课堂参与感。

2. 提高课程互动程度与实用性

影响课程设置的客观条件短期无法改变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弥补客观条件对课程实效性的影响。课程设置较为笼统时,翻转课堂能够使课堂的互动实践增加,师生、生生沟通联结的纽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学校整体上需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能给予学生支持的氛围[9]。

翻转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内心的问题和想法,而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解决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让教师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针对性[10]。

(二) 发展阅读疗法

《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1961)将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定义为:利用经过选择地阅读资料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治疗;通过直接的阅读指导,帮助解决个人问题[11]。阅读疗法经过应用与发展,其主流导向由消极心理学转变为积极心理学。在20 世纪初,发展阅读疗法(developmental bibliotherapy)即向学生提供需要的阅读材料,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应对生涯发展中的危机与困境或促进个体自我成长,促进心理健康等为目的。王燮辞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概论》中所说:“发展阅读疗法具有治疗目的深藏不露、治疗过程潜移默化、治疗方法强度适中等特点,所以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长久康复具有独特的作用。”

1.课内外相辅相成,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由于课程设置的种种限制,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心理学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总结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消化。通过教师的阅读指导与书籍推荐,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相关问题的针对性阅读,这是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延伸。课堂时间固定,且有老师进行教授适合讲授重难点,课下时间充裕,且较为自由,适合学生研读细节与深入思考。

通过阅读帮助学生集预防与发展于一身,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阅读解决自身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心理免疫力”。从学习内容上来讲,学生面临一些羞于启齿的心理困惑,难以放到课堂上来讲,这一部分通过阅读可以进行补充。

2.阅读与互动并行,提升理性认知和积极体验

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心理学问题,并推荐相关的书目给学生,当代的大学生认知水平和信息素养较高,阅读任务通常布置在课外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施行,并且解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的缺陷。但是通过阅读书目,教师往往不能判断是否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反应,或学生领悟到了什么,其阅读效果难以评估。因此,发展阅读疗法往往是阅读与互动并行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引导学生针对阅读素材以及阅读中学生的疑问等进行讨论,从而提升情绪治疗与自我省悟的效果。互动是阅读素材与大学生认知与体验的重要纽带,师生、生生通过对阅读素材的多方面探讨,增强阅读的代入感与体验,建立学生与阅读素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互动中,丰富学生对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的认识,培养他们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耐受力。

3. 推进团体式阅读,提高人际交往品质

团体式阅读是以共同心理成长需求的学生团体为对象,以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自我探索等学生关注和困惑的方面形成多样化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为大班额教学,但同一年级的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仍然是有差异的,团体式阅读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局限。

根据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进行阅读团体的组建,团体内部有同质性较高。大学生在这样同质性高的团体中,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阅读团体为学生提供了安全而和谐的展示环境,学生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和发表个人观点,容易获得较高的关注,以及周围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肯定与建议,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心。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作品中人物的特征、经验、情感等与自己相对照,如果吻合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共振,从而获得感情支持,而后释放紧张、排解抑郁、驱赶无聊[12]。同一团体的学生通过阅读相聚在一起,形成相互的支持,使团体形成理解、积极、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的健康发展。

(三) 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情景教学法,首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3]。情景教学即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目标,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现实条件,创造特定情景,让大学生处于情景之中,促进他们对教材知识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引入情景交际教学法的心理学课堂体现了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原则”和“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的教育观,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的整体发展[14]。学生对各种情景身临其境,在丰富课堂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大学生对引发心理问题的各种情景的敏感度,使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所有学生参与到模拟情境当中,通过体验、观察、讨论、领悟等过程得以成长,提高学生理解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15]。斯金纳提出的操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含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三个部分,自我评价能有效改善进一步的学习行为[16]。学生处于情景教学之中时,对自我的评价同时也会促进学习行为。

2. 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17]。案例教学即指教师选取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刨析。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回顾所学理论知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见解,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案例一般为真实事件改编后放入课堂,学生针对性地展开头脑风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的空间[18]。

3.体验与角色扮演教学法促进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发展

美国精神病学家莫瑞诺于1960 年提出提出角色体验: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态度处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19]。体验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即将学生置于生活中或特定情景中的一些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课堂角色表演与感情的参与,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20]。在增进学生对自己、他人的认知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对心理困扰采用压抑、合理化和隔离等消极措施,导致心理困扰排解不畅。体验与角色扮演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投射性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学生借助剧情角色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羞怯以及愤怒等状态。可以在安全的角色掩映下发现和认识心理问题,并自我修通,主动和解,化解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顺利渡过危机期[21]。

五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不仅需要理念的提升,更需要实践的提升;不仅需要师资的提升,更需要专业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学方式的提升,更需要学习方法的提升;不仅需要管理部门自上至下的提升,更需要学生自下而上的提升……。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急需转变的过程。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