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综合能力培养探究

2022-03-16 23:4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美术中职素养

江 舰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浙江 杭州 3112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激烈,社会也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学前教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启蒙教育作用,必须要保障其师资质量。中职学前教育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而美术专业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从事教师工作。这就需要在美术专业课程中加强对美术综合能力的研究,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当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

1 中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美术教育不够专业

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课和模仿训练课为主,此类课程只是向学生传达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学生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模仿学习,并没有使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也缺乏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教育。导致学前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压力,无法展现出学生的就业优势,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

1.2 缺乏综合素养教育

中职教育主要坚持的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教育课程中比较倾向于训练学生的就业技能,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会导致学生出现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比如美术教学中,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或手工技巧,并没有获得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只是具备一些简单的基本技能,而不是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影响学生就业。

1.3 美术教育与实践脱节

目前中职教育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就业方向并不同步。因为中职专业教师面对的是中职学生,主要教育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就业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简单易懂性。但是在中职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教授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应用到工作当中,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2 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策略

2.1 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崭露头角,获得优势,就需要教师完全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作为美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向,合理规划整体的教学结构,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及热门教学理念,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能够跟随社会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比如目前美术课程中的教育内容以及教材长时间未能得到更新,理论知识也是多年前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优化、增加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内容需要具有启蒙性特点,所以像一些过于复杂的美术理论知识可以适当减少,多增加一些实践教育案例,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教育案例学习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2.2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美术教育专业性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提高美术课程的课时比例,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保障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目前本专业美术课主要包括的基础课程有绘画、手工等课程,课程内容仍旧不够全面和丰富,可以在该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色调练习和绘画设计练习,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得色彩搭配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幼儿园环境设计能力的提升[4]。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各种网络课程设备向学生展示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模仿,促进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并引导学生在原有的作品之上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得到强化。为了使美术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可以通过模拟幼儿园的方式进行现场美术教学,让学生能够模拟幼儿园教师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幼儿一起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2.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未来的幼师,走向岗位时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育能力。尤其是幼师担任着十分重要的幼儿启蒙教育任务,幼儿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就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丰富课堂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学用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欢快放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娱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可以将娱乐教学这一理念运用到幼儿教学当中。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教师价值观。中职美术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随时随地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得良好的教师素养。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表现及综合能力进行评分,让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4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力及思维能力提升

美术本身是一门艺术类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以及观察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大胆创作、自由发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幼儿教学素材,让学生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教学素材,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幼儿教育的相关领域,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研究幼儿教育的特点及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5]。在学生进行幼儿教学素材设计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设计的画面内容进行评分,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让学生根据建议不断优化整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发挥空间,也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下获得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绘画能力以及设计能力的综合提升。

2.5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观察能力

由于幼儿美术教育具有较强的教育启蒙性特点,所以学前专业学生也必须要合理运用美术加强其他科目的教学,做好幼儿启蒙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可以将文学教育、史学教育以及哲学教育与美术教育相融合,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对多种课程的学习,获得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室外写生活动以及美术作品参观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野外写生活动不断训练自己的绘画能力。通过美术馆参观活动让学生鉴赏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对各个作品进行细微的观察与认识,分析不同美术作品所表达的含义与意境,充分掌握美术作品的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为日后的美术学习及就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实效性特色,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网络话题或者是网络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训练,比如让学生根据热门事件绘制宣传海报,鼓励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想象力及创造力,并通过作品表达个人想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观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 结语

在中职学前教育与美术教学中主要是为了不断强化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根据目前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逐步优化美术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猜你喜欢
美术中职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