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视角下行业特色院校高质量发展策略

2022-03-16 21:26宫龙江张滢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优势

宫龙江 张滢瑶

(1.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2.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017年,国家公布的137所“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有42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关注的是,入选“一流大学”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有9所,占入选总数的21.43%;入选“一流学科”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有71所,占入选总数的74.74%。[1]潘懋元先生认为,行业特色院校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2]从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行业特色院校数量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工程为我国的行业特色院校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1 “双一流”视角下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1 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挑战—定位模糊

1.1.1 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的客观实际,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了以院系调整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改革,把高等教育发展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确立了从政策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的基本制度。经过院系调整,基本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格局,调整后的高等院校类型主要包括电力、机械、建筑等类型院校。截止1957年,全国229所高校中,行业院校的数量占到了211所,在当时占比达到了92%。[3]

1.1.2 行业特色院校面临的窘境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改革的快车道,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从精英化、大众化,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部分行业特色院校或由于没有及时作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整、继续固守原来的办学方式,或由于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办学规模、盲目扩招增设学科专业,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导致部分行业特色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在办学发展上既忽略了自身传统的特色学科优势又缺乏与综合性院校竞争的高水平师资,在人才培养上既弱化了行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特点又导致新增学科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部分行业特色院校发展出现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1.2 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机遇—特色发展

2017年国家印发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

传统行业特色院校作为具有悠久办学历史、传统行业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办学特点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高等教育办学集合体,在国家强势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找到差异化发展途径,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从而实现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 “双一流”视角下行业特色院校高质量发展策略

2.1 发挥政策优势,多元化争取经费支持

2.1.1 抓住政策机遇,进行科学办学定位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国家教育部发布多篇指导意见,从高校内外部深化改革,力图破除高校发展壁垒,挣脱繁缛行政制度束缚,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4]。“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等一系列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内容,这为行业特色院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实际,科学确定行业特色院校的发展战略定位提供了较大自主空间。

2.1.2 立足特色优势,多元筹措办学经费

“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传统行业特色院校如电力、机械、矿业、铁道等大都是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专业,也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社会需求大。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支持高校建设的资金倾向于流向办学质量高、特色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所以行业特色院校应该积极争取国家及社会等多元的经费支持,加快改善近年来由于高校快速扩招导致的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教学设施、科学研究仪器设备配套不全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借助“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支持积极推进办学软件条件的提升和硬件条件的改善。

2.2 发挥人才优势,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2.2.1 以育为主,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以院系的跨校间迁移为主要形式的院校调整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949年底国家将原来隶属于清华、北大和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进行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将北大和南开大学中的教育系划分到北师大。这一系列的院校调整工作,为新组建的行业特色院校提供了大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行业特色院校应积极发掘本校的人才基础优势,并科学制定培训和培养规划,在原有师资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本校师资水平。

2.2.2 以引为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中强调“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平台建设”等。行业特色院校应充分抓住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加强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相关有利政策,依托自身优势特色的科研团队或学科带头人,加大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力争精准批量引进有利于推动本校学科发展、科研提升、平台建设的人才,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3 发挥学科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中强调,“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实现学校的一流发展,学科建设是突破口,尤其是凸显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分类、分层次建设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5]行业特色院校虽然相比于“985”“211”工程院校整体实力略有不足,但很多行业特色院校的行业特色学科因历史悠久,拥有强大师资和政府政策支持而具有强大竞争力。行业特色院校应紧紧抓住自身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特色优势学科优势,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以本校高水平学科专家为引领、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突破,积极构建特色优势学科群,大力发展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提升学校整体实力[6],力争以优势特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为突破,进而带动行业特色院校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优势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矮的优势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画与话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