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2-03-16 21:26潘亚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团思政政治

潘亚萍

(郑州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场所,高校需要肩负起教育职责,进一步对大学生社团进行管理,丰富学生大学生活,同时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现阶段实际现状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主要来自于思政教育课堂。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丰富学生思想理论,仅局限于思政课堂,还不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规范,进一步建设思政类社团,不断地扩大社团影响力,学校的思政类社团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在课程建设方式上进行创新,不断优化社会建设方法,从而让高校青年能够在思政类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促进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1 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在现阶段来看,对思政教育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少学校未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思政类教育开设的比例相对较少。对于思政社团来说,在活动内容方面比较丰富,可以通过讲座形式又或者是授课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学生通过参观又或者是观影等可以进一步融入社会,获得良好的体验,使学生可以在不同角度下接受思政教育,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发展。由于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体,经过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进行思想交流,学生能够了解他人想法也可以规范自身行为。另外,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下,学生也可以了解时事政事,关心国家发展,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等,这样就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进一步扩宽了自称教育的途径[1]。

1.2 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思政课堂来说,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往往以授课形式为主,有些教师会让学生观看纪录片或者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从总体效果来看还不够理想,学生积极性也不够高,师生之间沟通并不顺畅,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同时在受众群体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也不能够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这样就无法实现师生教育效果[2]。在思政类社团活动的建设下,社团自身能够根据社员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社团活动,满足社员的兴趣爱好需求,从而使得社团活动针对性开展,在这样的方式下,社员也能够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积极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有效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如果社员之间能够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这样也能够让思政教育与社团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真正的提升学生思想境界,既可以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也可以坚定政治立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性。

1.3 有利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

对于高校学生社团来说,主要由学生自发形成,活动局限性比较小,自由性相对较大。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学生往往会受到错误思潮影响,这样就影响了高校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思政社团的大力建设,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社团活动中主导社团活动的开展,引领正确的思想,既能够弘扬正确人生价值观念,也可以让学生对外界思想进行准确辨别,有效避免了不良因素以及社会思潮涌入社团,从而让社团建设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的策略

2.1 创新思想政治类社团活动的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工作,需要对社团活动形式进行大力创新,尤其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手段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效果。在现阶段来看,媒体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不管是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又或者是社团活动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社团建设者,则需要掌握新媒体手段丰富社团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能够得到改善。近些年来相继推出了诸多APP软件等,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在线阅读,这样就为社团活动提供了新的创新契机[3]。在思想政治类社团活动建设中,可以依托于这方面的学习平台向思政教育渗透于学生生活。不仅如此,还应该将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进行结合,二者可以相互弥补取长补短发挥合力作用。经过线上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往往更加灵活,受众范围也比较广。通过举办线上知识竞答,又或者是线上学习活动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活动内容方面也变得更加精准。除此之外,在线下活动方面也应该大力的推广,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教育等,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接触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2.2 加大社团学习监督力度

对于青年思想政治类社团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服务,还应该提升思想政治类的专业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由于受到了诸多不良信息,又或者是错误思想的影响,学生自身辨别是非能力还有待提升,不管是相关指导教师,又或者是专家都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4]。在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指导教师应该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团结问题,这样能够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思想政治类社团建设工作全面地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完成时政教育目标,培养优秀的人才。在具体进行社团建设活动中,可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社团邀请专家又或者是学者开展讲座,并且本校的相关思政教师应该成为社团建设指导人员,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帮助社团的成员梳理思绪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论,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建设思政专业指导教师队伍。除此之外,在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上也应该进行进一步规范,由于新媒体具有海量性的特点,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就需要结合新媒体背景进行思政社团建设,学校这应该可以相关官方公众号进行建立,及时地分析关注公众平台的学员情况,避免负面信息传播,同时也应该对一些反社会内容进行举报,确保社员能够获取准确的信息,保证社团活动的预期效果。

2.3 优化社团学习环境

在高校思政类社团建设过程中,各类新媒体形式需要得到大力的监管,学校应该对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妥善地处理社团介绍问题,如果发现学生思想动态存在异常,应该及时引导让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这样才能够让高校思政类社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社团学习环境进行具体建设时,学校应该对各类学生社团、微博平台又或者是学生组织微信等等进行监控,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他们发布的内容进行管理。对于社团相关负责人来说,也要了解社员的思想变化,关注社团发布的信息动态,一旦发现恶意评论要及时删除,确保正能量的传播。不仅如此,面对网络不良因素也要进行有效控制。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既能够传播正能量,也能够造成负面信息的传播,需要对错误思潮又或者是网络谣言等进行监管。面对各类不良信息需要及时地回应,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社团活动,发出正义之声。针对典型的案例可以合理地利用,学校应该针对各类敏感事件把握主动权,使得高校青年能够理性对待各种问题,在语言方面也应该减少官方用语,确保青年群体的正确理解,针对社团成员也要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网络素养是每一个高校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为了能够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结合新媒体背景提升当代青年素质,让广大青年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对敏锐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信息传播速度都比较快,有些信息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作为高校青年,不能轻信网络上不良信息,还应该对自身言谈举止进行规范,遇到各类问题是需要冷静地处理。对于思想政治类社团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新媒体环境,积极的做好社员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网络素养,以此来有效地抵御不良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从而实现预期的是人类社会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社团思政政治
缤纷社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