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2-03-16 21:26史继超徐小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思政理念

史继超 徐小威 吴 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418)

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伊始,全国掀起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热潮,而如何做到将专业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美结合,一直是所有高校老师力求做到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为例,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梳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在能源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后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 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围绕关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给出的明确答案。其内涵一方面包含“立德树人”这一重大教育目标,明确了高校培养人的方向,另一方面包含了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开展课程思政,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重大教育任务,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而在具体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内容方面,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到专业内容之中,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彼此隔绝的状态,如何实现二者完美的结合,一直是每位专业课程教师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2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简介及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2.1 课程简介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材料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常用建筑节能材料,如建筑墙体节能材料、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无机绝热节能材料、有机绝热节能材料、建筑节能相变材料、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等,并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建筑节能工程中的设计、选用及相关性能检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节能材料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工程材料的选用、设计、应用的科学依据,为后续专业课及就业准备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2.2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为建材系相关学生更好的理解节能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并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中理解“节能”的基本理念,从而促使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习惯,做个“关爱地球”的有心人!

通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即让学生与时俱进,熟悉国家政策,又使学生能够从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发展到培养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力争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最终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

3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

3.1 挖掘课程内容的时政背景,宣传国家政策

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建筑节能概念,而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大户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课程内容能够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相契合,因此挖掘以下思政元素与该课程结合,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1)介绍我国一段时间以来所面临的能源环境等发展问题,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让学生与时俱进,熟悉国家发展状况。

(2)介绍我国能源管理政策法规,结合新时代习总书记关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阐释本专业的重要意义,所承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让学生认识国家发展所需,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

(3)讲授上海建筑能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结合上海已开展的垃圾分类、河道整治、节俭生活等活动,阐述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资源,珍爱环境就是珍爱自己的理念。

3.2 挖掘典型生动案例,激发学生自发爱国爱家思想

介绍我国自古以来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成果,包括“东北火炕”的使用,故宫里的能耗管理,现代我国在真空玻璃、真空板、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发展上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水污染等,结合我国的碳中和任务,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为建设美丽家园做贡献的情感。

3.3 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内容

结合建筑节能材料发展历史,如墙体材料、节能玻璃、节能门窗等各阶段的不同,阐述建筑节能材料的逐渐进步和发展的科学依据,结合废物利用、循环经济等理念,讲解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发展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唯物史观,树立科学精神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3.4 挖掘培养学生高尚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内容

以建筑节能工程失败案例为反面教材,如央视大火、上海静安教师公寓大火,英国“格兰菲尔塔”等火灾,全方位阐述建筑节能工程科学设计、材料性能、安全施工、科学检测和严格验收等各环节的重要性,结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使学生通过惨痛的案例为警示,深刻体会从事建筑工程行业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3.5 通过开展课内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挖掘合适理论课程,如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幕墙玻璃系统工程、屋面节能系统工程等,开展课内实验,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承担不同角色,共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如外墙保温系统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性能检测等。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工程是多么的复杂,完全依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同时,让学生领会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要素,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工程质量的顺利完成,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这门课可以说是一门即包含无机、有机、金属、复合材料科学和性能,又涉及工程施工和检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还包含课内实验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容包罗万象,要想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又合理的承载课程思政内容,因此需要一套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首先把这门课定位为是非常有趣、实用和生活化的一门课,因为建筑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各种门窗、墙体、屋面、玻璃等等这般,或许自己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所以希望同学们多关注生活,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从我们周边的生活中吸取知识。因此,我在教授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理念是——寓教于生活。

而在寓教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下,我们会发现,上述所挖掘出的所有课程思政元素内容都能轻而易举的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能源危机是建筑节能的源头,发展国家政策解决能源问题,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方向是服务于国家政策,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是推动于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因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服务国家发展大计,并最终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

5 结语

本文以《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及检测》课程为载体,结合建筑节能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树立“寓教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主要从五个方面:(1)挖掘课程内容的时政背景,宣传国家政策;(2)挖掘典型生动案例,激发学生自发爱国爱家思想;(3)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内容;(4)挖掘培养学生高尚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内容;(5)通过开展课内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知识的完美结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