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理念的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探索

2022-03-16 21:26方爱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务课程体系理念

方爱清 孙 涛

(江汉大学社会学系 湖北·武汉 430056)

为了解决社会工作实务教学设计、运作、方法选择的零散化、碎片化以及脱节于社会治理实际等问题,积极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的成功经验,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融合层面,谋求学习效能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由来、内涵和实践成效

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1]。该工程教育模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工程界的轰动,尤其是传入中国,触发了中国工程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并且引发了“破圈”效应,由工程领域扩散到了人文社科领域,推动了中国人文社科教育事业的方法变革与创新。

CDIO 即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首字母缩写,表示构思、设计、实施及运行四个彼此连贯的步骤。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构思、设计、实施及运作全过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该能力不仅包含个人的学术知识,还包含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2]。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一经现时,就被世界各大高等学府引入应用研究,尤其传入中国后,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如汕头大学基于OBE的工程教育模式,对制约教改开展的战略、文化、教师评聘、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改革,初步构建起与OBE教改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与组织管理体制[3]。云南大学的软件学院率先提出的SE-CDIO模式为软件工程学科的工程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借鉴[4]。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展了以项目为主线的CDIO模式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又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5]。而在社会工作专业,也有学者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将专业能力教育与 CDIO理念方法相结合是个有益的选择,有利于克服和解决当前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中的突出问题[6]。

2 CDIO理念引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可行性

将CDIO理念引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之中是否可行,分析如下:

(1)社会工作与CDIO同属于“大工程理念”。社会工作是一门横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和企业等领域的“大工程学科”,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涉猎广泛,具有系统视角。CDIO理念则同样是跨学科跨领域跨方位的宽泛高等人才教育模式,体现了工程教育模式的宏大。社会工作和CDIO理念都是涵盖领域极大的科学,都体现了“大工程理念”。

(2)社会工作与CDIO聚焦于学生“全能力”培养。社会工作要求从业学生具备问题分析能力、项目策划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行政和管理能力等等,除了涉猎广泛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自身全能职业素养。CDIO理念注重学生的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以及个人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等,将这些众多的要求加以集成,从而组成了科学、有序、关联的一体化课程体系[7]。

(3)社会工作与CDIO注重于“做中学”理念。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就是体现为实务取向,学以致用,在做中学,才能造就社会工作行业发展需要的实务人才。CDIO理念主张学生到企业从事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工作。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四个方面来推进学生密切配合产业发展,“在做中学”,推动行业和行业人员共同进步。

(4)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与CDIO理念相契合,具有共通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般分为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大步骤,环环相扣。而CDIO理念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方面,接续相连。其中构思与预估对应、设计与计划对应、实现与介入对应,运作与评估对应。这样看来,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与CDIO理念程序十分吻合,双方的内涵与价值具有共通性、互补性。

3 CDIO理念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更新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理念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引入CDIO理念,不仅是其作为教育理念及模式的价值,而且有其对于实务教学理念的整合创新作用。CDIO理念介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离不开四个步骤,即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通过构思让学生明确客户的需求,考虑到各种其它因素,然后加以改进相关的概念、图纸、技术等;接着设计各种产品的算法、图纸等;然后把设计变为产品;最后则是进行运作,对产品提供维护。这样一套CDIO流程,如果把产品(客户)变成服务对象,就是首先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明确服务对象的问题;接着提出相关的服务计划,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然后介入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最后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提供有效跟进服务。这样看来,社会工作学科的实务通用过程本身就蕴含了CDIO理念,正是通过这样的嵌入式、融合式路径,将CDIO理念与社会工作糅杂在一起,可以实现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理念的创新。

3.2 创新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引入CDIO理念,可以创造性地实现CDIO理念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在互相嵌入中共同发展。一是从流程上互嵌。利用一套教学流程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务的统一。让学生运用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构建服务对象的问题导向,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开展服务计划的设计,接着让学生在服务中执行计划,寻找不足和漏洞,后续运作中实现跟进服务和反思总结,由此从理论知识逐渐过渡到实务操作上来,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完美衔接。二是课程体系的变革。突破传统实务教学方式,以实务为导向引领学生全方位技能的提升。CDIO理念下的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学习包括组织、管理、动员、沟通等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完善,让学生有机会涉猎和积累更多本学科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在CDIO理念指导下实现综合素质和实务技能的跃升,助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领域的变革产生实际效能。

4 结语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学理念的变革。引入CDIO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模式,可以助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革新鼎故。通过实践分析发现,CDIO理念与社会工作具有共同特征和文化耦合性,可以有效同构、互融互嵌。将CDIO理念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与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预估、计划、介入和评估有机结合,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自身的应有之意和内在要求。从这一点出发,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模式具有两个创新点,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实务通用过程悬浮于知识表面,学生在实践中无法有效运用掌握理论知识的局面,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的有机统一;二是解决了传统的学生知识学习局限于本学科的困境,通过教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和实务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向实务技能的转化。将 CDIO理念引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指导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方法创新,有助于学生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的内化和全方位实务技能的跃迁和提升。

猜你喜欢
实务课程体系理念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ODI实务
FDI实务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