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2022-03-16 21:26周路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验课动手心理学

周路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自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与推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照现行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标准,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实验作为一种能够快速提升个体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有效手段,实验课教学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一些独立学院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已开设多年,但在实训能力的培养质量上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很好的彰显出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应有的实用、适应性广等办学理念与特色,而且其培养的学生在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亦缺少必备的知识、技能与自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学的观点,一旦出现了供需矛盾,供给端或供给侧的改革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出合格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市场的接纳与人们的认可,既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也决定了学校相关专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而独立学院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与实施、办学(设备、师资等)条件等外在影响,以及学生的生源质量、学习态度或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主要症结。

1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1 外在影响

(1)教育目标不明晰。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等教育性质的高校,在构建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理应更贴近现实生活与人们的需求。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受所依托的公办高校或多或少的影响,导致其在确立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自身应有的差异化与特色化教育难以有效实施,无法通过实验课教学途径达成真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课程设置无特色。一些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主要借鉴公办高校相关专业而编制,同样也存在着较明显的“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性、实用性课时偏少,无法有效满足现代社会与民众对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的期待与需求。

(3)办学条件尚不足。尽管独立学院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性,但真正拥有独立师资、实验室及实践实习场所的却并不多,主要靠所依托的公办高校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来支撑。而良好的仪器设备和充足实验实践场所,亦成为影响和制约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课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1.2 内在因素

(1)学生水平不均衡。据我们粗略统计,某高校独立学院近十年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比校本部同年级学生的成绩平均低150分左右,且独立学院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异也明显超过校本部学生,这种水平不均衡现象给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2)学习态度待改善。一些独立学院学生对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消极应对、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缺少参与实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错失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各类科创活动来提升自己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与价值。

(3)学习方式需改进。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动手实践,学生只有在实验课上勤学多练,方能把一些看似枯燥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和吸收的内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实验课活动时,大部分时间是旁观或辅助他人实践,自己的动手操作与独立思考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2 问题解决的思考

2.1 教的供给侧改革

作为教与学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办学目标,在借鉴它校(特别是所依托公办高校)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的需求,在注重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整合已有资源,去除不合理、不贴近实际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课程内容,构建满足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用型实验课程体系。同时,在遵循“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加大对自身实验环境建设的投入,尽力改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场地条件,保障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另外,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落实教学责任意识。作为教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学责任与投入等,直接影响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实验的收获。许多学生认为,一个合格的实验课教师不仅要能够对每一个实验的原理与目的做清晰的讲解与说明,而且还要能够亲手操作仪器设备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为此,一方面,独立学院应提供实验课教师业务进修的渠道,鼓励实验课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或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学习和交流,或者聘请具有实验课教学高水平的外校教师来学院“传经送宝”。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应加强现有实验课教师的教风规范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实验课教师的准入制度,减少或杜绝不合格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严肃实验课的教学纪律和教师现场指导要求,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造成的潜移默化影响与作用。

2.2 学的供给侧改革

一个良好的、高效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共同地积极参与。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紧跟时代的要求,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验(实践)水平,直面时代发出的挑战,成为市场接纳的合格、可用人才。

首先,补短板。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论在学业水平还是动手能力上,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短板现象明显。因此,每一位学生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抓住有限的实验课时间或实训机会,积极参与各类实验实训项目及学科竞赛或科创活动,多动手、多实践、多思考,努力弥补自身的短板与不足,提升动手能力和实操水平。

其次,调结构。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就业意愿,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的状况,合理计划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和实验(实践)课程,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避免泛泛而为、不知所以。例如,对大脑加工、神经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可积极参与认知神经方面的实验室实验;对喜欢从事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学生,可多进行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知识的学习和现场实践活动,以此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训效果。

最后,变观念。作为民办性质的高等教育院校,一定程度上,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它现在和将来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学生们唯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与职业定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珍惜在校的实验、实践机会与时光,锤炼好自己动手能力和适应水平,才能直面多变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挑战,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成为顺应市场的有用之才。

3 结束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改革与淘汰不合理的、落后的结构体系与内容,以达成需求端所希望的状态。作为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心理学供给侧培养的人才质量同样要符合需求端人们的期望。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实验课教学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发展为目的,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真正实现亟待教与学、师与生、外因与内因、环境与条件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与持续发力,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实验课动手心理学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动手画一画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动手演示找错因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