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高质量汽车工匠人才教育体系的研究

2022-03-17 08:51简海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3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专业技能工匠

简海勇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新余 330000)

0 引言

工匠精神是目前各行各业的研究热点,应用十分广泛,在社会发展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中,迫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员,其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职业素养,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职业精神,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最后是行业文化,将工匠精神形成一种自己的工作模式与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及个人素养的体现。

在科技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在飞速发展,向着智能化、共享化、物联化方向转变,这对汽车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工匠精神对汽车领域的影响下,丁延松汽车试验技能大师工作室秉持着工匠精神培养技术人才,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创新工匠白振亮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对时下倡导的工匠精神给与了最精彩的诠释[2]。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而汽车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很多问题。汽车“全科医生”张春雷通过11年的勤学苦练,磨练出精湛的技能,坚持探索,终成为汽修行业的工匠[3]。

1 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也是职业精神,是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主要包括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专注用心的执着精神、追求突破的创新精神。

不同行业的领域不同、面向的对象不同,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包含汽车生产、市场销售、检测与维修、售后与服务、美容保养等方面,旨在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工匠精神影响下的汽车专业人才能够有效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工匠精神可以从匠心、匠品、匠艺三个方面理解。

1.1 匠心

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本,是工匠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追求事物卓越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汽车从最初的设计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要经过设计、测试、制造、质检、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具有匠心的汽车从业人员会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1.2 匠品

匠品是工匠的道德品行,是对工作的态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等品质。对待工作认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才会更坚守和热爱岗位,才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用心制作产品,用心提供服务。

1.3 匠艺

匠艺是指工匠所具备的相关专业技能,与时俱进的精湛技艺,不断创新的信念。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品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求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学习、练习磨练技能,紧跟时代脚步。

2 汽车工匠教育建设现状

2.1 内容多,更新快

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内容涉及汽车构造、汽车维修、美容保养、营销与售后服务管理等方面,覆盖范围大。汽车相关技术不断创新,汽车种类日新月异,各项服务技术不断升级创新,新的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促使着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不断变革与更新,与时俱进,紧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督促着教师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紧跟行业前沿发展。本研究对江西省共15所汽车职业学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汽修专业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与认知,共收回问卷262份,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大部分同学对于工匠精神只是有点了解或不太了解,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大多数同学主要理解为是一种精湛的技术。以上结果均表明,目前大多数同学对工匠精神了解较少,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较浅。

表2 相关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

2.2 技能掌握不精

当前,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包含的专业课程较多,主要包括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与诊断、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现代汽车电子技术、车身检测与校正、汽车电子电工基础等。课程种类多,学习任务繁重,由于实践条件及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深入研究学习,无法真正掌握某一项技能,知识转化实践程度不够。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与转型,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变化较快。因此,为提高学生的结业率,应该加大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拥有深厚的汽修专业知识,具备刻苦钻研的实践精神,在面对社会日趋发展的环境时可以积极适应各种变化。

2.3 考核机制单一

汽车相关专业的课程大多是项目化教学,分组分配实践任务考核,主要依靠小组的合作完成任务,存在个别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最终成绩是小组的合作完成成绩,这样无法具体到个人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无法给出客观的评价。

2.4 复合型教师资源不足

实践是真理,当前汽车行业需要的是既具备汽车构造与维修技术、制造、美容保养等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应维修、检测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教师人才,方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应用。这样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充足、动手能力强的复合人才。目前,大多汽车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教学,没有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足,致使学生的实训课程效果不佳,限制了整体教学质量,在相关教学质量进行调查时发现,14%的学生不知道课程中是否有关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问题,关于学校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仍有5%左右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这些现象都表明,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全面(表3)。

表3 学校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情况

3 工匠精神在汽车人才教育中的融合

3.1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影响下,人们越来越看重眼前的利益,未踏入社会的学生面对未知的将来变得浮躁,以这种心态难以静心深入学习,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满意的水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工匠精神引入课堂,勉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运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工匠精神作为要求和指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制定更明确的教学目标,督促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营造积极的工匠精神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端正态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认真对待学习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教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虚心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摆脱浮躁的情绪。学校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建议,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行业情况并积累经验。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心无旁骛,坚持专注细节,不断积累,终会成为领域的工匠。

3.2 融合工匠精神创新教学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汽车行业也在逐渐兴盛,人们对汽车的期望及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汽车的服务功能也丰富多样,简单的代步、速度与激情、豪华舒适等不同的目标需求也促使着汽车行业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汽车的种类繁多,零件也十分复杂,相应出现的故障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针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授与时俱进的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创新是行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学生作为未来行业的中坚力量需要坚持创新,精益求精,如此,汽车行业才能长久发展,才不会被淘汰。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合与时俱进的知识内容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学校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在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体会工匠精神的意义,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更好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工匠精神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素质与专业技能,营造一种工匠精神的学习氛围,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公共课程中,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进行教学,通过相关例子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以榜样为精神激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兼顾专业技能训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意义。

3.3 校企联合培养工匠精神

汽车类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常会安排实训课程,大多是在学校内部建造实训教室,完成销售以及维修等实训,其作用仅仅能满足普通的教学工作,无法还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及实际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工作安排中,需要联合企业,建立校企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将企业的项目以案例的方式融入教学体系中,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帮助学生更快接触了解汽车的先进知识,锻炼掌握专项技能,更好地学习先进的汽车专业技能与经验,认真切实地体会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3.4 提升教师的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要想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首先应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积极引进最新技术,保持教学过程中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锻炼,更好地让教师了解社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便于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更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效率。

4 结论

面向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建立校企培育平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专注、坚持的品质,培养新时代的汽车工匠。

(05)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专业技能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工匠神形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工匠赞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