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制种基地成本提高对玉米种企的影响

2022-03-17 13:02李继军裴晖平
中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种子法制种玉米种子

李继军 裴晖平

(1 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2 张掖市多成农业有限公司,甘肃张掖 734000)

2021年4 月、7 月及10 月分别考察了甘肃张掖、武威等地玉米制种基地情况,针对性梳理了2011-2020年的玉米制种面积、制种产量、种子库存、大田种植面积、产量等情况,结合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相关政策,对2021-2022年度的玉米供种形势进行简单分析和预测,并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1 2020-2021年度销售转暖,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

1.1 商品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玉米种子库存几乎清零,需求量大幅增加2015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2016年我国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1]。受上述政策影响,2016年以来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下降,2020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维持稳定,种植面积为4127 万hm2,产量约为2.61 亿t(图1、图2)。2020年由于需求的增加,玉米种子库存几乎清零,商品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刺激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200 万~330 万hm2。

图1 2011-2021年玉米播种面积

图2 2011-2021年玉米总产量

1.2 2020年库存种子进一步降低从图3 可知,2020年种子库存量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从图4 和图5 可知,2020年玉米种生产是6年来面积最小的一年,新生产种子不够2021年使用,需要库存种子补充一部分。

图3 2015-2020年中国玉米供种量及库存量

图4 2015-2020年玉米制种面积

图5 2015-2020年玉米制种产量

1.3 2021年玉米种子总需求量为近3年来最高从图6 可知,2021年玉米种子总需求量达11.15 亿kg,为近3年来最高。由于商品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刺激了种植户玉米种植积极性,2021年玉米种子销售好于往年,黄淮海夏播区多数主导品种提前结束销售,西北种子生产基地种子库存量降至近几年最低水平。

图6 2015-2021年玉米种子总需求量

2 2021年玉米种子生产情况

2.1 玉米制种面积达18.07 万hm2(271 万亩)全国农技中心种业监测处处长邱军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八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指出,2021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8.07万hm2(271 万亩)[2]。制种面积较2020年略有增加,如果生产年份正常,预计产种量与2022年需求量持平,供需平衡,仍保持一定库存。

2.2 玉米种子有效库存进一步降低截至2021年7 月底,全国玉米种子库存预计4.0 亿~4.5 亿kg,有效库存3.5 亿~4.0 亿kg。

2.3 玉米制种授粉普遍不好,制种产量偏低2021年玉米制种在授粉期出现高温极端天气引起的较大高温热害,普遍授粉不好,表现为早熟品种授粉时高温天气未到,受高温热害较小,预计减产幅度在10%左右;中晚熟品种在授粉时遭遇连续高温,授粉较差,影响较大,表现为花粒、秃尖、半片穗、大籽粒,预计减产幅度在20%~60%之间,平均在30%左右,且大部分属于这类品种;晚熟品种及高海拔制种影响相对较小,预计减产10%~20%,但这部分品种很少。

3 玉米制种总体情况

从目前反馈情况来看,我国主要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包括新疆)由于受到高温影响,对玉米制种情况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有2 个:一是4-6 月气温偏低,导致幼穗(雌穗)分化不好,同一品种果穗较2020年至少短1/3;二是7 月38℃以上高温天气持续了15d,造成授粉结实率在65%~70%之间。

预测制种情况:减产 保守估计全国制种减产2.0 亿~2.5 亿kg,种子产量降低幅度较大,个别品种减产幅度巨大。千粒重 种子减产幅度较大,结实不良,预计籽粒会增大,千粒重增加。产值 2021年甘肃(新疆)制种基地亩产值增幅在800~1000 元之间。成本 预测种子成本会提高30%~50%,个别品种会翻倍。

4 2021-2022年玉米种业的判断和预测

4.1 种子成本大幅度提升已成定局2021-2022年度玉米种子制种成本提升幅度之大令行业始料未及,行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种子企业、代理商、销售商、种地者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一场利益“博弈”已经开始。

4.2 玉米种子供需达到紧平衡2021年预计新生产玉米种子9.93 亿kg 左右,库存约4.77 亿kg,总供给量约为14.7 亿kg,2022年总需求量约为11.5 亿kg。由于减产和无效库存的叠加因素影响,总供给量预计会降低2.0 亿~2.5 亿kg,为12.2亿~12.7 亿kg,加上部分抗性差的滞销品种转为无效供给,因此认为2022年玉米种子供求关系为:供需平衡、主导品种有缺口、合格品种有望清库存。

4.3 主导品种会大幅度提价市场启动慢,起初不接受价格;库存种子会借助形势以中低价格启动市场,优先发货,有效库存种子会很快占领市场;个别企业由于资金压力会降价出售,市场出现混乱局面;随着市场的博弈,价格逐步稳定,中期出货速度加快;销售中后期价格会逐步提升,主导品种有缺口,套包、假冒等行为后期会冲击市场。

5 玉米种业市场启动情况

5.1 疫情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运和加工2021年10月中旬,在甘肃玉米种子刚开始脱粒加工之时,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以张掖市为中心的制种基地按下了暂停键,影响了种子的发运和加工。

5.2 市场启动提前,加工跟不上成为主要压力2021年济南种子双交会后,一系列政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等要素开始向市场传导,10 月底种子开始上市,尤其库存种子快速走向市场。进入11 月份以来,市场销售加速,加工跟不上成为众多公司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压力,市场认可的主导品种快速进入市场,部分主导品种已经宣告销售结束。

5.3 主导玉米品种价格上涨在各种因素叠加下,主导品种种子提货价比2020年同期提高3~5 元/袋,提价幅度不大,与销售渠道博奕有关,也与消化库存有关。

6 对未来市场的判断

6.1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困境并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支持种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前所未有,是行业幸事和大事,种业人为之自豪和骄傲。但疫情及各种始料未及的重大自然灾害,经济的下滑等各种不利因素叠加,所有种业人也都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

6.2 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加剧2021年11 月份是铺货最快速的月份,比往年提前1 个月。随着张掖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大批新种子上市,12 月份提货速度适度放缓,但仍然是快速铺货期。春节前市场表现好的主导品种销售结束,50%进入农户,50%进入销售渠道;春节后主导品种价格上涨,种子有缺口。种子质量合格的非主导品种,借着良好的销售形势和价格优势,快速进入市场,销售形势大好。最终,质量达标的品种绝大部分都能销售一空,主导品种“一袋难求”,表现中上等水平品种实现“意外的好行情”,库存质量达标品种、2021年表现一般品种后期实现快速销售,许多陷在“困境”中的企业“起死回生”。2022年我国玉米种子生产又进入一个面积“大爆发”的年份,制种面积有可能比2021年同期增幅20%以上,基地争抢激烈,基地亩产值可能再提高,再次回到供过于求状态,残酷的市场竞争将在2022-2023年度彰显。加上转基因放开速度加快,行业兼并重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改,并于2022年3 月1 日起施行2021年12 月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做出了最新修改。新修改的《种子法》将于2022年3 月1 日起施行[3]。新修改的《种子法》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和种子行政审批两方面做出较大调整。

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将保护范围由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材料,将保护环节由生产、繁殖、销售扩展到生产、繁殖和为繁殖而进行处理、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出口、储存等。为激励育种原始创新,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获得授权,但在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授权品种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权人同意。加大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处罚力度,将惩罚性赔偿上限由3 倍提高到5 倍,将法定赔偿数额上限由300 万元提高到500 万元,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

在种子行政审批方面,新修改的《种子法》取消了收购珍贵树木种子和限制收购的林木种子审批、使用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种用标准林木种子审批、林木种子苗木(种用)进口审批3 个审批事项,将从事林木良种苗木生产经营的、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林木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权限,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调整至县级以上地方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并取消了向境外提供或与境外开展合作研究利用种质资源审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等两项国家级审批事项的省级初审。

6.4 2021年度是我国玉米种业的拐点目前我国的玉米种子库存已降至近几年最低;2021年制种基地制种价格大幅度提升;制种产量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2021年全国玉米大田生产又是一个多灾的年份;美国、巴西玉米主产区也遭遇百年不遇大旱;疫情肆虐全世界,粮食安全成为重中之重。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将会继续提高。这一切因素叠加,给2021-2022年度玉米制种经营带来重大不确定因素,值得认真研究。

7 给种业同行的几点建议

一是做出1~3年公司计划。所有的种业企业、经销商等都要重视战略制订,做好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二是提前做好“兼并重组”准备,并把握好机遇。玉米种业将遭遇“大变革”时期,整个产业链会出现不适应,产业链中的一批企业会走向“死亡、休克、重组”,矛盾等纠纷大幅度上升,机遇与挑战并存。三是加强与生产基地的沟通。呼吁种业制种基地控制亩产值,争取达成风险共担的和谐局面。四是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全行业形成严厉打击侵权、套包、白袋、转基因、倾销的行为,加强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建设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空间。

猜你喜欢
种子法制种玉米种子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重磅!新《种子法》自3月1日起施行
打击侵权、鼓励创新…… 新修改的种子法怎样护航中国种业发展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