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纺织品功能性测试项目比对结果的差异情况

2022-03-17 07:14郑园园樊斌
纺织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热阻统计表一致性

郑园园 樊斌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1 前言

功能性纺织品是指纺织品和服装除了满足基本的穿着和使用性能(例如色牢度、断裂强力、尺寸变化率等)外,还具有比普通产品更多的功能或优化的基本性能(例如,透气、透湿、抗紫外线、抗静电等)。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纺织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1]。

功能性纺织品按照不同的功能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舒适性,例如透湿性、透气性、热阻和湿阻、吸湿速干、防水、防污等;第二类:安全防护性,例如阻燃、抗紫外线、抗静电、防辐射等;第三类:卫生保健类,例如抗菌、防螨、消臭、防蚊、远红外、负离子等[1]。

随着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纺织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功能性纺织品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纺织品检测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内大量检验检测机构(各机构承担检验检测业务工作的部门为实验室,以下统称“实验室”)申请了功能性纺织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方法标准的认可授权。

由于实验室间的技术水平、检测经验、资质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一致性有待考验,给功能性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此外,功能性纺织品能否达到预期的功能无法判断,这给使用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组织全国纺织品功能性测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比对试验的角度分析目前国内纺织品功能性测试项目的差异情况,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2 试验方案

2.1 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的选择标准遵从以下原则:品牌企业使用频次较高的功能标识;抽检出现不合格频次较高的项目;消费者投诉比较多的功能特点等方面。本次选取的测试项目涵盖保暖性(如热阻等)、舒适性(如湿阻等)、防水性能(如静水压、表面抗湿性等)、通透性(如透湿、透气等)、抗起球性、抗静电(如半衰期等)、防紫外线(如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等)、远红外(如远红外发射率等)等近8类项目。

2.2 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涵盖多种织物类型(包括机织物、针织物等)、多种颜色(包括深色、浅色、混合花色等)的样品。测试样品来源于日常委托测试留样、市场销售的样品等多种渠道,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

2.3 测试方法(见表1)[2]-[11]

2.4 参加实验室

参加比对活动的实验室共36个,分别来自13个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验室类型包括国家纺织类产品质检中心、各地区纤维检验局(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国外检测机构以及民营检测实验室等。从实验室所在区域来看,大部分实验室来自华东区的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约占总实验室数量比例的60%。

3 统计分析方法及结果评价原则

3.1 统计分析方法

3.1.1 稳健统计法(Z比分数法)[12]

依据CNAS-GL002:2018《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附录A中的中位值和标准化四分位距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中位值作为指定值,以标准化四分位距(NIQR)作为能力评定标准差。

本次比对活动涉及的统计量中位值、标准化四分位距(标准IQR)和极差等。计算公式如下:

X ——指定值(中位值);

σ——能力评定标准差(NIQR)。

该方法适用于热阻、湿阻、静水压、透湿、透气、静电压半衰期、防紫外、远红外等项目。

3.1.2 偏差法

以实验室结果的众值作为指定值,将试验结果与指定值的偏差与给定的允差范围进行比较分析。

该方法适用于表面抗湿性项目。

3.2 结果评价准则

3.2.1 Z比分数结果评价准则[12]

|Z|≤2 为满意结果;2<|Z|<3为有问题结果;|Z|≥3 为不满意结果(离群值)。

3.2.2 偏差法结果评价准则

试验结果与指定值的差异在0.5级范围内为满意结果;与指定值的差异超出0.5级范围为不满意结果。

4 结果与讨论

4.1 热阻比对试验

4.1.1 试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 热阻(蒸发热板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3 热阻(平板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4.1.2 分析与讨论

4.1.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1)热阻(蒸发热板法)

如表2所示,各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结果分布在0.02~0.04 m2·k/w区间范围内,主要集中在0.03 m2·k/w附近,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

(2)热阻(平板法)

如表3所示,除1个实验室结果可疑,其余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结果分布在0.02~0.05 m2·k/w范围, 从结果分布集中程度看,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

4.1.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1)实验室使用多种类型的仪器型号,主要集中在YG606系列,仪器型号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2)气候室内的温湿度、空气流速等因素也会对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2 湿阻比对试验

4.2.1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湿阻试验结果统计表

4.2.2 分析与讨论

4.2.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4所示,有2个实验室结果|Z|值大于2。从实验室结果分布来看,结果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20~30m2·Pa/w区间,极差较大,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差。

注:具备该项测试能力的实验室数量有限,故参加比对的实验室数量较少。

4.2.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1)仪器型号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2)不同气候室内的温湿度、空气流速等因素会引起湿阻结果产生差异。

(3)试验过程中膜下水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湿阻空板值,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4)膜的透湿效果及实验人员操作手法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4.3 静水压比对试验

4.3.1 试验结果(见表5)

4.3.2 分析与讨论

4.3.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5所示,各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从实验室结果分布来看,分布在70~90kPa区间的结果占比38%,分布在110~130kPa区间的结果占比31%,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

表5 静水压试验结果统计表

4.3.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1) 实验室所使用的静水压仪器品牌型号较多,仪器的差异对结果亦产生影响。

(2)个别实验室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织物破裂/边缘渗水等现象。

(3)人员观察细微水珠之间的偏差。

4.4 表面抗湿性比对试验

4.4.1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表面抗湿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4.4.2 分析与讨论

4.4.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6所示,从实验室的评级结果来看,部分实验室结果与众值的偏差超过0.5级,大部分实验室结果的差异均在半级允差范围内。从实验室结果分布来看,大部分实验室结果主要集中在3级(占比50%),实验室结果与众值的差异在半级范围内的占比为72%,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

4.4.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1) 仪器型号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不同水温条件对结果亦产生影响。

(2)根据标准要求,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喷淋后的试样进行敲打。打击力度的差异会影响试样表面的润湿程度,从而对结果产生影响。

4.5 透湿比对试验

4.5.1 试验结果(见表7、表8、表9)

表9 透湿(蒸发法-倒杯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4.5.2 分析与讨论

4.5.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1)透湿(吸湿法)

如表7所示,各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结果连续分布在5×103~11×103g/(m2.24h)区间范围内,其中,6×103~8×103g/(m2.24h)附近范围结果占比62%。从实验室结果分布的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

表7 透湿(吸湿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2)透湿(蒸发法-正杯法)

如表8所示,除个别实验室Z值结果可疑,其余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分布在2.5×103g/(m2·24h)~3.5×103g/(m2·24h)区间范围内,其中,3.0×103g/(m2·24h)附近范围结果占比50%。从实验室结果分布的集中程度来看,透湿(蒸发法-正杯法)实验室间的一致性水平一般。

表8 透湿(蒸发法-正杯法)试验结果统计表

(3)透湿(蒸发法-倒杯法)

如表9所示,除个别实验室|Z|值结果大于2,其余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主要分布在0.5×104g/(m2·24h)~1.5×104g/(m2·24h) 区间范围内,其中,1.0×104g/(m2·24h)附近范围结果占比50%。从实验室结果分布的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

4.5.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实验室所使用的干燥剂种类、粒径分布、所使用的仪器型号、仪器内的风速、透湿杯放置位置等因素可能对结果的差异产生影响。

4.6 透气比对试验

4.6.1 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 透气试验结果统计表

4.6.2 分析与讨论

4.6.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10所示,除个别实验室结果|Z|值大于2,其余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结果主要分布在40~60mm/s区间,占比92%,从实验室结果分布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好。

4.6.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型号主要为YG461和FX3300系列,仪器型号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4.7 抗静电比对试验

4.7.1 试验结果(见表11)

4.7.2 分析与讨论

4.7.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该项目主要考核指标为半衰期,如表11所示,从Z值来看,虽然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但半衰期结果分布在5~30s范围内,数据分布较为离散。从实验室结果分布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差。

表11 抗静电试验结果统计表

4.7.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型号主要为YG401、H0110等系列,不同仪器型号电机转速亦不同,分布区间为1000~1500r/min,仪器型号的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4.8 防紫外线比对试验

4.8.1 试验结果(见表12)

4.8.2 分析与讨论

4.8.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12所示,除个别试验结果可疑,其余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实验室结果分布在40~50,从实验室结果分布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

表12 防紫外线试验结果统计表

4.8.2.2 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4.9 远红外比对试验

4.9.1 试验结果(见表13)

4.9.2 分析与讨论

4.9.2.1 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分析

如表13所示,实验室结果|Z|值均小于2。从实验室结果分布集中程度来看,实验室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

表13 远红外试验结果统计表

注:具备该项测试能力的实验室数 量有限,故参加比对的实验室数量较少。

4.9.2.2 仪器设备

实验室采用的仪器设备型号均为EMS 302M。

5 结论

热阻、透气、防紫外线、远红外等项目比对试验数据较为集中,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静水压、表面抗湿性、透湿性等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湿阻、抗静电等项目比对试验数据较为分散,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差。

引起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差异的原因包含多方面因素,涉及仪器设备型号、试验环境、试验所用的耗材及试剂、试验人员操作经验、目光评级水平等差异。

为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外部实验室的比对交流活动。

猜你喜欢
热阻统计表一致性
商用车企业的3C零部件一致性管控新模式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低气压环境被服系统总热阻计算模型
西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