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2022-03-17 09:52赵而明张彦欣
果农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疏果果枝主枝

赵而明,张彦欣

(1沂水县林业发展中心 山东沂水 276400; 2沂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沂水 276400)

近年来,沂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果业生产,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山区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了桃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完善了沂水县桃树品种结构,重点引进推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中”系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的“锦”系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的“瑞”系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金霞”系列,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春、夏、秋”系列等新优品种,截至2020 年底,全县桃达到1.6 万公顷,桃种植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笔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很多果农在品种选择上盲目跟风,在栽培管理上人云亦云,对桃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导致走了不少弯路,影响了沂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特总结了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供果农参考,让果农不走弯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栽植前准备

1.1 果园规划

要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园,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砂土,pH4.5~7.5,但以pH 5.5~6.5 更适宜桃树生长,不宜在重茬地建园。平原地尽量南北行向种植,利于通风透光。山地或梯田地,按照等高线环山栽植。

1.2 土地整理

最好在栽植前一年入冬前深翻土地,让土壤充分沉实,深度不少于60 厘米。栽植时先将土地整平,然后沿行向起垄,垄宽100~120 厘米、高30 厘米左右。

2 建 园

2.1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颜色鲜艳、耐运输、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一个桃园内品种不宜过多,根据建园规模,一般3~5 个为好。生产上可选择春美、中油4 号、锦春、金霞油蟠、中油蟠9、中蟠11(图1)、黄中皇、金黄金、新世纪、锦绣、黄金脆、金秋红蜜等品种。

图1 中蟠11

2.2 密 度

一般来讲,整形方式必须与一定的密度相适应。如采用“Y”字形,可使用2 米×4 米(每亩83 株)或2 米×5 米(每亩67 株)的株行距;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则要适当加大株行距,可采用3 米×4 米或4 米×5 米的株行距;而主干树形,以2 米×3 米或1.5 米×3.5米的株行距为宜。

2.3 栽 植

2.3.1 时期以春季发芽前较为适宜,也可在秋末冬初落叶后定植,但要采取适当的防冻保护措施。

2.3.2 方法定植前按株行距要求挖定植穴,深宽60 厘米×60 厘米,表土与新土分开。每穴施有机肥25~35 千克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并踩实堆成馒头形。栽苗时要将根系展开,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需立即灌水,水渗下后覆土盖膜。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3.1.1 深翻改土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有机肥,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深翻扩穴以定植穴(沟)为中心,每年向外扩大,沟宽50 厘米,深40~50 厘米。全园深翻应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40~50 厘米,深翻后施入有机肥灌水沉实。

3.1.2 覆草利用麦秸、玉米秸、木屑、杂草等覆盖材料,适度粉碎后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5 厘米左右,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4 年后浅翻一次,浅翻可以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3.1.3 行间生草桃园生草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减少表层的温湿度变化。以豆科、禾本科植物为宜,推荐种植鼠茅草、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或黑麦草等,不提倡种植三叶草等生长量小的草种。注意生草的前两年每亩增施氮肥12 千克,每年夏季割草2~3 次,覆盖于树盘内。

3.2 施肥

3.2.1 秋施基肥秋施基肥的时间以9 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宜。以有机肥为主,包括农家肥、生物有机肥、豆饼等,混合部分化肥(约为全年化肥用量的1/3)。在行间或株间开沟,沟深度与宽度各40~50 厘米,长度根据肥料数量确定。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好,在施用时和表土混匀后再回填。幼龄桃园可根据树龄确定化肥施用量,定植1~3 年的树每亩氮施用量分别为8、10、15 千克。盛果期树施肥量按每生产100 千克桃果施100~200 千克优质农家肥、氮(N)0.7~0.8 千克、磷(P2O5)0.5~0.6 千克、钾(K2O)1 千克计算。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最好不要地面撒施,以免影响施肥的效果;在树冠投影范围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沟深30~45 厘米,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3.2.2 追肥幼龄树和结果树的果实发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一般一年进行3~4 次:花前肥春季化冻至开花前10 天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后壮果肥落花后至果实开始硬核时施入,以磷钾肥为主,配以氮肥;催果肥果实成熟前20 天施入,氮钾肥配合。

3.3 水分管理

3.3.1 灌水时期根据桃果生育时期及降雨量、土壤性质确定。全年一般需浇萌芽水、幼果速长水、果实膨大水、采后水、落叶后封冻水共5 次。土壤追施肥后需灌水。灌水以灌透根系分布层(40~50 厘米)为宜。提倡沟灌、喷灌和滴灌。

3.3.2 灌溉方法主要灌溉方法有沟灌、树盘浇水、喷灌、滴灌等,可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地形等综合考虑,选择用水节约、省工省时的灌溉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使用滴灌,可节约用水,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3 排水桃树怕涝,应在果园设计时设置排水系统,可通过明沟排水,也可通过起垄栽培的方式及时排水。

4 整形修剪

以“Y”形为例(图2)。“Y”形只留两个主枝,定植当年60 厘米处定干,剪口下最好有5~6 个饱满芽,新梢长到30 厘米左右时按树形要求选出2个生长强旺、方位合适的新梢作为主枝,夹角为50°左右,对二个主枝斜插立柱进行绑缚,使其角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夏季修剪,处理主枝背上过旺的新梢及延长梢附近的过旺新梢,确保延长梢的优势,保证单轴延伸。第二、三年主枝延长头剪去l/3,同时每主枝选留2~3 个侧枝,大、中、小结果枝组适当错开,插空排列,并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夏季修剪。

图2 桃树Y形树形

图2 桃Y形树形

5 花果管理

5.1 疏花疏果关键技术

5.1.1 疏花的时间和方法一般在蕾期和花期进行,原则上越早越好,花蕾露瓣期即花前1 周至始花前是花蕾受外力最易脱落的时期,是疏蕾的关键时期。主要疏除畸形花、弱小的花、无叶花;留下先开的花,疏掉后开的花;疏掉丛花,留双花、单花;疏基部花,留中部花。全树的疏花量约1/3 。留花的标准:长果枝留5~6 朵花,中果枝留3~4 朵花,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2~3 朵花,预备枝上不留花。

5.1.2 疏果的时间和方法疏果,以人工疏除为主,宜早不宜迟,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生理落果后(约谢花后20 天)开始,疏除小果、黄萎果、病虫果、并生果、无叶果、朝天果、畸形果,选留果枝中上部的长形果、好果。已疏花的树,可不进行第一次疏果。第二次疏果也叫定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谢花后40 天左右)进行,早熟品种、大型果品种宜先疏,坐果率高的品种和盛果期的树宜先疏;晚熟品种、初果期树可以适当晚疏。

疏果的原则是以产定果,盛果期树要求亩产量控制在2000~2500 千克为宜,黄桃园亩产量控制在3500 千克左右。大型果少留,小型果多留,长果枝留3~4 个,中果枝留2~3 个,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1 个或不留。

5.2 果实套袋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套袋顺序为先早熟后晚熟,坐果率低的品种可晚套,减少空袋率,应遵从由上到下、从里到外、小心轻拿的原则,不要用手触摸幼果,不要碰伤果梗和果台。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以避免日烧病的发生。果园喷药后应间隔2~3 天再套袋,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着色品种可以选用白色、浅黄色的单层袋,采前不需撕袋,果实采收时将果袋一并摘下;对着色很深的品种以及晚熟品种,可以套用深色的双层袋,果实成熟前一周左右撕袋着色,增加亮度。

6 病虫害防治

萌芽前主要防治流胶病、腐烂病、穿孔病、桃白蚧等病虫害,可喷施春满春500 倍液或成标500 倍液或必备300 倍液或5 波美度石硫合剂;花露红前主要防治蚜虫,可用罗克200 倍液或春满春800 倍液+吡虫啉(蚜戈1500 倍液或漩网5000 倍液);谢花后7~10 天,可用灭菌霸500 倍液、90%多菌灵20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1000 倍液+灭幼脲2000 倍液+吡虫啉(蚜戈2000 倍液或漩网7500 倍液)+高效氯氰菊酯(克怕1000 倍液)主要防治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潜叶蛾、蚜虫、椿象等病虫害;坐果后重点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流胶病、桃蛀螟、食心虫、潜叶蛾、卷叶蛾、红蜘蛛等病虫害。绿盲蝽坐果后就开始危害,注意树上、树下喷细喷严;流胶病严重果园刷腐迪或膜力康或用20 倍灭菌霸;多雨时注意预防穿孔病;为了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可以连喷2~3 次翠康生力液(不含激素、不软果)。

猜你喜欢
疏果果枝主枝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新疆棉花生产品种机采农艺性状分析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桃树疏花疏果新技术
大叶女贞在北方小区绿地中的应用
冬枣开甲技术的改进措施
杏树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