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2022-03-17 09:52
果农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湿度整地草莓

杨 平

(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3)

草莓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口感酸甜可口,柔软多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被广泛种植。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在具体的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粗放,非常容易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探析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严格把关草莓生产基地条件,确保种植过程的生态化、无害化,保障草莓的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的选择应当因地制宜,并且重点以耐寒、耐阴、抗病强、长势快、休眠期短为主,较受欢迎的品种如明宝、新明星、春香等。而在露天栽培中,一般以休眠期较长的品种为主,如826、索非亚(图1)等。因此,草莓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环节中,品种的选择与区域间的契合尤为关键[1]。

图1 索非亚草莓品种

2 整地作畦

为保障草莓的生长,在栽培种植前应当选择背风向阳地块,同时兼顾土壤、排灌、地势等因素,综合选择弱酸性壤砂土质,以保证草莓种植过程中,始终保持无公害要求。一般而言,所选择区域的前茬作物应以大田作物或者豆类为佳,整地时应按照标准使用肥料,如优质堆肥5000 千克/亩,尿素20 千克/亩,硫酸钾15 千克/亩,过磷酸钙100 千克/亩,按照上述配比均匀铺撒于地表,再实施深耕操作,其深度控制在25~30 厘米为宜,从而为草莓种植后的生长提供疏松透气的环境。种植主要采用平畦或高垄栽培,大部分情况下应以高垄栽培为主,其优势在于土层的加厚可以促进植株生长,且后期通风透光性能够得到保证,对于病害具有一定抵御能力。在设置上,垄宽一般为60 厘米左右,垄高为15~20 厘米,垄距控制在30 厘米左右为宜。

3 播种育苗

选择适宜的草莓品种实施播种育苗。在实施露地育苗时,苗圃占地面积应保证在150 米2/亩,即在生产田周边选取合适区域,施入基肥改善土壤结构,再深耕后制成平畦[2]。通常在4 月初定植母本苗,以80 厘米×80 厘米确定株行距,在植株定植缓苗后,便会出现花蕾,此时应将其打掉以保持草莓匍匐茎的生长。之后再根据实际追肥2~3 次,用量为7.5~10 千克/亩,根据墒情合理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以使草莓扎根生长。应注重除草松土,一般每个母本苗可繁殖30 株左右。

4 适时定植

4.1 选地建棚

根据草莓的栽培需求,应及时整地。为保证草莓无公害种植标准,所选区域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且以优质土质为基础,以便于实施田间管理[3]。大棚通常应选择坐北朝南地块,以拱形塑料棚为主,保证周边无高大植物及建筑,选择微酸性壤砂土为主。在栽培前利用三层膜及不透明覆盖物覆盖地面,为避免产生根腐病、黄萎病,应避免草莓重茬种植。一般选择在7 月份深翻土壤,利用覆盖地表以使温度达到50 ℃左右,以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时间控制在40天左右,或者使用发烟剂、硫黄粉各1 千克,对棚内实施消毒处理。熏棚温度控制在55~60 ℃为宜,持续时间在1~2 天。完成闭棚消毒后应通风换气,并按照整地要求追肥、建垄。

4.2 适时定植

草莓定植时间一般在9 月前后,定植苗应保持根系带土栽培,做到随起苗、随移栽,并对定植苗进行筛选,淘汰弱苗、病苗等,每株苗叶片应控制在3~4 片,每畦种植2 行,采取三角种植方式,穴距及行距均应控制在20 厘米左右。为保证滴灌的效果,植株栽种位置应离滴灌两侧10 厘米左右,栽种密度为7000株/亩。为提升果实采收便利性,在栽种时应将苗弓背向外,使花序能够延伸至沟边。定植后应实施透水灌溉,时间应选取在下午,连续灌溉3 天,方法为慢速喷灌,以防止土垄坍塌(图2)。若遇高温天气,即气温高于30 ℃时,需要在次日喷雾30 秒,植株成活后,应控制好土壤湿度。

图2 草莓定植

5 田间管理

5.1 水肥管理

充足的营养是保证草莓高产高效的关键,因此需要科学落实水肥管理要求,多以有机肥为主实施追肥,可采用鸡粪30 吨/亩,并适当添加化肥进行辅助,以满足草莓的生长期需求。施肥应尽量保持均匀,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落实。

定植13 天后应施加薄肥1 次,肥料配比为每亩地碳铵5 千克与豆粕7 千克、清水300 千克混合施用。20 天后再施肥1 次,配比为复合肥15 千克,与豆粕7.5 千克、清水300 千克混合施用。同时,在施肥前应当实施有效除草和松土,避免肥料的流失。在覆盖黑膜前应再次施加复合肥30 千克/亩,并实施透水灌溉,再利用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图3),以便于果实发育营养供给,有效增加果实的含糖量及质量。覆盖地膜后直至次年雨水前均无需补肥补水,并做好棚内温湿度调节。

图3 喷施叶面肥

另外,草莓从定植期至开花期,其对于土壤的湿度具有较高要求,应当保证土壤的湿度,待花开后则可以实施控制,采取不干不浇的方式,促进草莓生殖生长。在春分后可浇灌1 次,并去除其老叶片。

5.2 温湿度调节

草莓无公害栽培管理中,应当依据其生长期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温湿度管理。具体而言,在显蕾期,日间温度一般以26~28 ℃为宜,夜间温度则以15~18 ℃为宜;显蕾后日间温度可适当下调1 ℃,夜间温度控制在8~12 ℃,且不宜超过13 ℃,否则易产生腋花芽退化现象。在花期时,日间温度应在22~25 ℃,夜间温度为8~10 ℃。在果实成熟期,日间温度在20~25 ℃,夜间温度为5~10 ℃。

在草莓的生长期内,应避免湿度的大幅波动,开花时湿度应在50%~60%,湿度太大易滋生病害,且影响草莓的生长。种植后主要以滴灌为主,在午间实施放风,控制湿度的显著变化。

5.3 花果管理

在花期可以放养蜜蜂,保证草莓的自然授粉率,同时为保证蜜蜂的高效活动,应注重温度控制,必要时可选择人工辅助授粉。花期内应避免喷洒农药,防止果实畸形以及对蜜蜂活动的影响。若必须喷洒时,应当将蜜蜂移出棚外,静置7 天后再移入棚内。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草莓生长的关键环节,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尤其是在草莓种植前的整地阶段,便应落实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使后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确保达到无公害种植标准。另外,应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类农药,并在果期注意用药间隔时间。生长期内应注意防治灰霉病,通常应在花前利用百菌清、扑海因、速克灵等药剂,以600~800 倍液喷施。并利用速克灵、多菌灵等药物,做好黄萎病、叶斑病、芽枯病等防治工作,以喷施的方法做好预防,一般间隔5~7 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 次为宜。在病毒病的防治中,主要针对蚜虫做好防治,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5000 倍液、3%啶虫脒(莫比朗)乳油15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范红蜘蛛侵害时,可选择吡虫啉、阿维菌素1000 倍液进行防治。

7 结 语

总而言之,草莓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繁殖快、周期短的特点,其口感鲜美不仅适合新鲜食用,而且能将其加工制作成各种草莓制品。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无公害草莓,因此,要全面谋划,整体设计,加强草莓无公害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升草莓的质量,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为种植户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湿度整地草莓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草莓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