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2022-03-17 06:00李世改凌云峰蒋英鑫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教学管理驱动

李世改 凌云峰 蒋英鑫

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引言

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属于教育质量管理范畴。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20世纪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经历了“教育测量”“科学管理”“教育评价”“教学质量保障”4个重要阶段。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开展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教育界也正在开展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教育教学革命。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也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既有思想理念的转变,也有新技术冲击所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1 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宏观背景

1.1 加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势所趋

从外部质量保障到内部质量保障,从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到现代化的教育质量治理,构建现代化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2004年自我国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来,强调“管评办”分离,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主体从外部压力转向大学内部驱动,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作为支撑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1.2 信息化条件建设滞后成为教育质量管理提质增效一大阻力

教育机器人、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学习分析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包括如何建立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管理服务系统。新一轮教学评估的重要目的在于推动院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院校内涵式发展。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关键。当前,随着各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各院校都已经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框架。但现实条件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却困难重重,其中最大阻力之一就是现代信息系统支撑乏力。没有得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必然造成质量管理的高人工成本和低运行效率,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信息的实效性和流动性差。

1.3 构建信息驱动质保体系是当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

当前,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大数据工程的宏观背景下,结合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系统推进教学管理系统整体改造,构建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革命的绝好时机,是推动高校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要抓手。信息驱动是一种教育治理理念,也是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所谓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信息系统的综合设计,让教学质量信息充分流动起来,从而在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估、反馈、改进等环节中实现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整合、决策、反馈,从而最终达到教学质量问题及时发现、综合评估、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目的,通过信息的流动机制驱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1]。

2 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学质量保障(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是经过长期管理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在信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信息时代的教学质量保障有3个鲜明特征:一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估、反馈和改进,还包括从确定目标、标准、职责到质量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的所有管理活动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二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全要素质量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涉及整个教学工作系统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教学及管理全过程。因此,综合国内外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种全员、全程、全要素的系统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稳定高效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对教学系统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2]。

3 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特点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以及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从内涵理解到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多改变,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归纳起来就构成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特点。

3.1 管理理念转变:教学管理转向教学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治理与国家治理具有同构性,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教育管理体系向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转变,教育教学管理必然转向教育教学治理。这种转变的关键是思想理念的转变,是对教学治理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管理主体相对单一,更偏向于管理者的利益;而治理强调的是管理目标实现的过程和方式,治理主体相对多元,强调利益主体的多边合作、民主平等的协商对话,强调自下而上的权益保障。当前积极推进高等院校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具有深远意义。构建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目的就是构建现代化教学治理体系。对大学的教学治理主体(大学管理者、老师、学生、相关用人单位)、治理维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创业创新、文化传承)、治理模式(管控、调控)、治理功能(协同)、治理过程(持续)进行全面的界定和规范[3]。

3.2 管理方式转变:数据管理转向数据治理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一纸文书,而在于能够在实际运行中切实发挥质量提升的价值。而质保体系运行的关键点正是教学质量信息的生成和流动,信息时代教育大数据是确保质量信息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和基础。现代教育管理领域越来越强调数据举证与决策咨询,如麦可思面向高校建立了成果导向的质量监测体系,内容包括:质量监测体系与分析、生源与招生评价、学生成长评价、德育与学生工作评价、教学质量与改进分析、师资发展与保障分析、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毕业生中期发展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其核心思想就是让数据自己会说话,用数据来提供决策支持。这表明大数据与智能时代的数据科学思维体系,发生了一个根本理念的转变,那就是从数据管理到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是指从使用零散数据变为使用统一主数据、从具有很少或没有组织和流程治理到某个范围内的综合数据治理、从尝试处理主数据混乱状况到主数据井井有条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数据治理是数据管理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其主要思想是使组织能够确保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高数据质量的能力。

3.3 教学方式转变:线上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的线上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导致了在线教学井喷式发展。同时,“线上教学标准不降,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实质等效”等概念深入人心。当前,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冲击下,我们不可以因循守旧,而应随着时代变革的步伐不断创新、突破。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给高校也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也看到“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可以预见,未来线上教学质量的监控,混合式学校效果的检测也成为质保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深化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3.4 教学理念转变: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产出导向是OBE理念的核心,即注重用教育产出来衡量教育成效,强调教育的“产出”质量,也就是毕业学生离校时具备了什么能力,能干什么、会做什么。同时,用学生学的成果来衡量教师教的效果,教学活动聚焦“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会了什么”。构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要通过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制定和规范,将产出导向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目标从制定到实现的全过程。

4 信息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当前,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动因,一方面来自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信息、反馈信息、评价信息、监测信息;另一个重要方面来自数据信息,即建立在数据量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信息的产生,有赖于教育大数据,而教育大数据直接产生于各种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训练活动、管理活动、科研活动、校园活动等,而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数据治理。从技术角度来看,数据治理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完善使得数据的质量保持稳定,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掘。

4.1 构建信息驱动质保体系的基本假设

本研究基于下列基本假设:一是信息是可以流动的,教学质量信息的有效流动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二是教学质量的提升符合信息对称性原理,即信息对称是提升组织绩效的基本条件,教学质量信息的对称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组织绩效,因此通过建立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果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信息的对称,将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成效;三是构建信息驱动的教学质保体系是开展常态化教学评价的必要条件,新一轮高等院校教学评价已经步入常态化,强调谁主张谁举证,重视数据、证据的积累,强调用数据说话,显然,如果还停留在依靠传统的人工统计或半自动报表统计时代,就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需要。

4.2 构建信息驱动质保体系的基本目标

构建信息驱动的质保体系的主要目标有3个:一是优化教学管理核心业务管理流程,使相关核心业务流程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二是使核心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系统化、闭环可控;三是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平台,方便教学管理决策者掌握教学质量信息和一手数据。

4.3 构建信息驱动的质保体系的信息分类

信息驱动的质保体系中质量信息根据信息关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教的质量、军事训练质量、学生学的成效、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学训练保障的质量、教学评估的质量等;质量信息根据其基本性质可以分为:监控信息、评价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信息、改进信息。以上分类主要便于根据信息来源进行信息控制,掌握信息的来龙去脉、关注培养目标、关注培养模式、关注过程监控(全员参与的教、学、管、训、保的全要素、全过程监控)、关注人才培养产出(成效评价、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通过信息的流动让每一个部分都形成一个闭环,质量保障体系就处于有效运行状态。从信息来源来看主要有3类:一类来自业务管理领域;一类来自督导检查评价;一类来自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信息。

5 结束语

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热潮,这对强化院校教学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建设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逐步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过程不顺畅、不闭合,教学管理标准制度内在一致性、关联性不够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管理,破解现代教学治理体系与落后的教育数据治理手段之间的矛盾。建立信息驱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现代教学治理的要求,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是当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教学管理驱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