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关系

2022-03-17 07:58吴开军汪梦颖杨州郭莹莹
经济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开放度格兰杰入境

吴开军,汪梦颖,杨州,郭莹莹

(1.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2.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旅游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320)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概念的出现到地方政府采纳推行,再到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经历了约20年。其间先后有学术界及政界人员提出要将其建设成国际一流湾区。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此后,政府陆续出台诸多针对其发展的政策规划。一般来说,一个区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会大大提高该区域出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为该区域国际旅游的发展提供便利。而旅游开放度的提高又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开放有积极影响,这两者都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旅游开放度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有,何为因何为果,影响程度如何?揭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将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实证研究,致力于揭示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揭示上述关系的基础上从旅游开放与对外开放的角度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的研究成果较多。熊晓波等(2008)将旅游开放度定义为旅游地资源的流入与流出程度[1]。W.C.Po等(2008)认为旅游开放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的专业化程度[2]。在关于对外开放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Roman早在1986年就指出一国或地区相关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提高其对外开放水平及经济发展[3]。丁甜莉(2019)构建了一个涵盖外贸、外资和旅游开放度3个维度的对外开放度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经济开放度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4]。马卫等(2019)构建了一个涵盖贸易、投资、金融、旅游、科技、信息等6个维度的对外开放度综合评价体系[5]。祖丽皮努尔·依马木(2019)构建的对外开放度综合评价体系则涵盖了贸易、投资、旅游、进出口及边境贸易开放度等5个维度,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6]。以上研究都是将旅游开放度作为对外开放度的指标进行研究,并且都得出对外开放度正向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贺建清(2019)研究经济开放、国际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7]。这是少数将旅游开放度提到与对外开放度同一层次来探讨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李秋雨(201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入境旅游正向促进经济增长[8]。何昭丽等(2014)研究发现在一定滞后期,中国旅游开放度与外资开放度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9]。鲍富元等(2020)发现中国外资开放度对入境旅游开放度有长期的稳定影响[10]。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2016年才被正式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关于其与旅游开放度、对外开放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多是关于政策的解读和展望。冯家威(2020)指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随着湾区经济结构和城市圈发展的不断成熟而逐渐减弱,但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11]。谌俊坤(201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开放[12]。保继刚等(2019)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仍然很大,呈现港澳高于广深高于其他7市的多级格局[13]。李若曦等(2019)研究发现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额[14]。吴开军(2019)研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失衡严重,国际旅游收入差异较大[15]。

从文献可知,目前关于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旅游开放度作为对外开放度的指标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直接分析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的关系,这一类研究较少。而粤港澳大湾区关于其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的研究还较少,研究湾区这二者关系的文章就更少。也就是说目前分析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将旅游开放度作为对外经济开放度的一个包含因素,较少研究二者的因果关系与影响程度。而这部分研究大多认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关系。本文设定原假设: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之间有因果关系,并且旅游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外开放度传导的。为了验证原假设,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在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经济开放度与旅游开放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建议思路。

二、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

(一)研究方法

1.协整分析。协整分析主要是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序列不平稳,要先计算出各序列的单整阶数,对阶数相同的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方程[16]。根据EG两步法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式中:Tt、Ft分别表示第t期的旅游开放与对外经济开放的相关指标;其中μt为第t期残差序列。只有在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时才可以确定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具有协整关系。

2.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进行格兰杰检验,研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检验的回归方程为:

设原假设H0:β1=β2=β3=…βi=0,若拒绝原假设,则认为xt是yt的格兰杰原因;若不拒绝原假设,则认为xt不是yt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其影响程度的大小[17]。本文的数据分析软件为Eviews。

(二)变量选择与研究数据

1.旅游开放度。对旅游开放度的衡量有多种不同的评价指标,本文借鉴夏锋和盖振的方法,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旅游开放度[18]。而又因为香港、澳门的统计口径与内地不同,没有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直接统计数据,故本文用港澳的入境旅客总消费这一指标来代替国际旅游收入。

2.对外经济开放。本文采用的对外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包括贸易开放度和外资开放度2个维度[19]。

3.研究数据。本文选取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4年到2018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各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如下:旅游开放度(记为TRD)=旅游外汇收入/GDP;对外经济开放度(记为EORD)=外资开放度+外贸开放度,其中外资开放度(记为FDID)=外商直接投资/GDP,外贸开放度(记为FTD)=进出口总额/GDP。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各项指标取对数,分别记为ln TRD、ln EORD、ln FDID、与ln FTD。数据来源于11个市或行政区的统计局官网以及全球数据网,数据收集换算结果如表1。

表1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和对外经济开放度计算统计表

三、实证研究

(一)协整分析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首先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20]。用ADF检验法分别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ADF单位根检验

如表1,ADF检验结果显示:对变量ln TRD、ln FDID、ln FTD与ln EORD分别进行ADF检验,其中序列ln TRD和ln FTD拒绝原假设,是平稳序列,服从I(0)过程;序列ln FDID和ln EORD不拒绝原假设,其中序列ln EORD是一阶单整序列,服从I(1)过程;序列ln FDID是二阶单整序列,服从I(2)过程。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因为序列ln FDID、ln EORD和ln FTD不是同阶序列,故不能进行协整分析。而ln TRD和ln FTD都是服从I(0)过程的平稳序列,所以直接对ln TRD和ln FTD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表3,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ln TRD和ln FTD格兰杰检验结果所示:(1)P值=0.4353>0.05,不拒绝原假设,即ln FTD不是ln TRD的格兰杰因。(2)P值=0.4575>0.05,不拒绝原假设,即ln TRD不是ln FTD的格兰杰因。

表3 ln TRD和ln FTD格兰杰检验

因此,ln TRD对ln FTD没有预测能力,同样地,ln FTD对ln TRD也没有预测能力。也就是说,旅游开放度与外贸开放度互不为格兰杰原因,即旅游开放度与外贸开放度互相对对方没有显著影响。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上述实证分析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和外贸开放度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但二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外资开放度和对外经济开放度为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没有显著因果关系。这与本文设定的原假设相悖,原因如下:

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为平稳的时间序列,也即每年的旅游开放度不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大的变动。本文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旅游开放度,故该结果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值每年没有较大变化。

由表4可知,2014—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外汇收入在2014年是一个小高峰,而从2014年到2015年则有一个大幅的下降,在2015年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8年恢复到高于2014年的水平。而根据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对比,发现香港和澳门的旅游外汇收入均大于其他9个城市之和,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变动绝大部分取决于港澳两地的变化。基于此,可知2014年到2015年大湾区旅游外汇收入的大幅下降,是由香港2014年非法“占中”引起的。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情况与社会治安对旅游活动尤其是入境旅游有很大影响,而港澳的入境旅客大部分都来自内地。2014年香港的非法“占中”对港澳的内地游客市场冲击较大,直到2018年旅游外汇收入才恢复到占中前的水平。

表4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4-2018年旅游外汇收入(单位:亿元)

由表5可知,粤港澳大湾区2014—2018年的GDP稳定提高。这个趋势与表4旅游外汇收入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细观香港和澳门2014、2015年的GDP变化,发现港澳的GDP变化趋势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外汇收入占GDP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没有较大变动。根据上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外汇收入变动与GDP的变动趋势十分相似,都是随时间变化逐渐上升。香港2014年特殊的社会情况导致2015年旅游外汇收入骤减,但在此基础上2015年港澳的GDP和也小于2014年,在2015年后逐年递增,呈现与旅游外汇收入相同的变化趋势。

表5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4-2018年GDP(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旅游收入主要来自港、澳、广、深4个中心城市,其中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占了大湾区的绝大部分。而港澳入境旅游市场中内地游客占绝对大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香港、澳门的内地市场逐渐开始饱和。因此,除了发生类似2014年香港非法“占中”的特殊情况,港澳的内地游客不会发生激增或大量减少,国际旅游收入趋于平稳。港澳入境旅游收入对GDP的影响非常大,即便发生特殊社会状况,GDP的变化也会受到入境旅游收入的较大影响,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旅游外汇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随时间变化而产生不规则大幅度变动。

2.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开放度。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开放度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即每年的外贸开放度不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大的变动。本文所计算的外贸开放度指标是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故该结果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值每年没有较大变化。本文收集的粤港澳大湾区2014—2018年进出口总额如下。

外贸开放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贸易开放度,也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依赖世界经济的程度。从表1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开放度均大于1,外贸开放度相当高,说明大湾区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出口。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城市定位,而城市所承担的功能和定位与其吸引外资、旅游接待及外贸发展的能力密切相关。总结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功能及定位,可以发现广州是“国际商贸中心”;深圳是“国家对外通关口岸”;东莞是“全国制造业基地”和“广东重要交通枢纽及外贸口岸”;香港是“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城市”。而结合表6可知,这几个城市都在大湾区进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属于第一层级,是粤港澳大湾区成熟的、外贸开放度高的城市。而作为“国家对外通关口岸”的珠海、“国家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佛山以及“珠三角西部中心城市”的江门和中山则属于第二层级,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开放度非常高,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而其中以香港和深圳为首的第一层级城市在进出口贸易上已经相当成熟,珠海佛山等第二层级的城市也在稳步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在不发生极特殊情况下,进出口总额不会产生无规律性的大幅变动,大湾区外贸开放度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表6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4-2018年进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3.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外贸开放度。根据前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外贸开放度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二者间相互没有显著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外贸依存度有较大影响,通常进出口货物中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产品比重高,第三产业产品占比低,第三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一般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小,第二产业占比高的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高。已知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开放度非常高,均大于1,则若外贸开放度对旅游开放度有显著影响的话,应该伴随着大湾区旅游开放度变低。而这与粤港澳大湾区较高的旅游开放度显然不符,故外贸开放度对旅游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反之亦然,故外贸开放度与旅游开放度间相互没有因果关系。

4.粤港澳大湾区外资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外资开放度和对外经济开放度为不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与旅游开放度没有因果关系。本文收集的粤港澳大湾区2014—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如下。

如表7所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动不具有普遍规律。如:香港、广州、深圳2014—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逐步增多;澳门2014—2016年增多,2016—2018年逐步减少;珠海2014—2017年增多,2017—2018年减少;佛山2014—2016年逐步减少,2016—2018年逐步增多。而大湾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变动幅度也过大,不具有一定规律性:2016—2017年的增量突增,2017—2018年的增值又骤降。粤港澳大湾区外资开放度不平稳,而外资开放度与外贸开放度一个平稳一个不平稳,故二者的和(对外经济开放度)也不平稳。

表7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4-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亿元)

关于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得出二者有因果关系的结论,本文的这种特殊情况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一个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涉及三个独立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三种货币的特殊区域。而不同的关税政策、法律体系、经济制度等必然会导致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没有其他城市群那样各方面领先、完全占据领头地位的核心城市,湾区内四大中心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城市定位,各个城市都有其核心竞争力,且这些优势各不相同,呈现“无核心、多中心”的发展局面。这种不同优势城市各攻其长的局面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弥补短板,也使得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之间各成体系,互相没有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证明上文的“旅游开放度与对外开放度之间有因果关系,并且旅游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外开放度传导的”设想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无法通过外资开放度和外贸开放度促进旅游开放度,同样也无法通过旅游开放度促进外资开放度和外贸开放度。也就是说,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的依赖度低,想要促进旅游开放与经济开放需要对症下药,很难实现提高一个方面就能全面提高其他方面的局面。

(二)建议

1.实施营销一体化,打破9市2区入境旅游行政边界。目前港澳两地的入境旅游市场中内地游客占绝大多数,对港澳的入境旅游收入具有绝对的影响力。而珠三角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则要比港澳更加多样化,除了港澳台旅客,还包括亚洲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市场。实际上,香港和澳门在旅游资源上有着相当大的优势,香港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购物市场,澳门成熟的博彩业对入境游客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若能对三地旅游市场进行相互引流,一定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的进一步提升。

2.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品牌,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对湾区建设的关键作用,促进优势互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各有其优势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四大中心城市的领头作用,带动其他定位相近的城市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构建完整的粤港澳大湾区品牌。要吸收香港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运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广州在科研人才资源和产业方面的深厚基础,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发挥核心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

3.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涉及三个独立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三种货币的特殊区域身份,发挥政府在湾区经济发展中的统筹作用,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

猜你喜欢
开放度格兰杰入境
推 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经济开放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非法入境
临终的医生与关怀的本意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