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在幼儿园大班的落实及意义探索

2022-03-17 04:05高惠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

高惠雯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中心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800)

0 引言

在升学与就业压力、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了“小学化”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开始将教学工作重心转向对小学阶段各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上,以期能够使幼儿“赢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小学化”问题更是显得十分突出,而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则正是解决这一幼儿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素质教育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意义

1.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都习惯于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指令要求,或是为幼儿做出完成各项活动的详细示范,以弥补幼儿在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学习活动,但在幼儿处于被动执行指令或盲目模仿教师行为的情况下,其能力发展也同样会受到很大限制,且不利于综合素质提升与个人长期发展[1]。而对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则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帮助其深刻认识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多方面素质同步发展的重要性,并主动转变教学方法、策略,减少在教学活动中的非必要指令要求与行为示范。这样一来,幼儿不仅能够获得参与实践探究、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能够深刻感受到各类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良好学习体验,而其各方面能力素养,也会在参与实践探究中得到有效锻炼,最终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2 激活幼儿发展潜力

素质教育理念认为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属于独立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意愿、个性及权利,要想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尊重不同幼儿间的个人差异及幼儿个体人格尊严,并采取针对性教育教学策略[2]。如果能够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那么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与影响下,教师就必然会以日常教学与生活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每一位大班幼儿的个性特征、发展需求及情感需要,并据此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或是采取一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幼儿的个性都能够在受到充分尊重,并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幼儿发展潜力被激活的直接表现。

1.3 有效衔接小学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明显起步较早,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都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编制,当前很多幼儿园虽然十分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但由于幼儿教育领域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程度尚不够深入,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小学阶段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衔接起来仍显得比较具有难度。而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则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有关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做出优化调整,并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最终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为二者的有效衔接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另外,素质教育指导下的幼儿园大班教学更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素养基本都能够处于正常发展水平,即便是在进入小学阶段后,也可以快速适应各学科教学的变化,这对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衔接同样很有帮助。

2 素质教育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落实策略

2.1 设立明确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要想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首先就必须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将面向未来、面向全体、重视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确立起来,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提供明确依据。从具体要求来看,面向未来的教学目标是指要立足大班幼儿的长期发展,对现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的目标能够与幼儿长期发展相统一,以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等盲目追求短期教学效果的问题。而面向全体则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以充分尊重大班幼儿个体差异为核心宗旨,改变一刀切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征、学习需求、身心发展需求,同时以此为依据,为幼儿设定尽可能多层次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将所有幼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为其提供同等的全面发展机会与基础条件[3]。另外,重视全面发展意味着幼儿园大班教学的目标,应涵盖幼儿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将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教育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免幼儿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就需要从手工品外形或图案设计、废弃材料利用、手工制作技巧学习等方面切入,设定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等教学目标,使其能够在手工教学活动中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由于素质教育强调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因此要想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来,同样还需为幼儿创设出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幼儿能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例如在进行以“认识植物”为主题的户外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前往植物园或园区内种有多类植物的绿化区,并鼓励幼儿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最喜欢的植物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将植物的叶子颜色、是否开花、外形特征等准确记录下来,之后则将活动时间完全交给幼儿,使其能够在自身兴趣的引导下展开自由探究,仔细观察某种植物,而教师仅在幼儿观察时提出“猜一猜这种植物有多高?”等引导性的问题,使其能够在观察、探究思路上获得提示。这样一来,由于教师仅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引导者”“启发者”的角色,因此幼儿为了完成活动任务,不仅能够以积极、投入的状态展开自主探究,同时还能够将自身的观察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养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对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4]。

2.3 加强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而是要以长期、持续性的积累为前提,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教师要想将素质教育有效落实到位,除了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类教学活动中,同时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育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并逐渐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深层次理解[5]。例如在幼儿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要引导其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小朋友打招呼、问好或道别,并坚持做好问好、道别方面的示范,使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质,并与其他小朋友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在上课时出现迟到、口误等情况时,则要主动与幼儿道歉,并讲明做错了事情要主动承认错误、向他人道歉的道理,之后再鼓励幼儿回想、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并向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主动道歉、承认错误,使幼儿能够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而在每天组织幼儿吃饭之前,还可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带领幼儿学习洗手的技巧,并为其讲解各种食物对身体发育的帮助,使幼儿能够养成饭前洗手、不挑食等良好习惯,为身体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4 转变教学评价标准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想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同样还需要对教学评价的相关标准做出尽快调整,将幼儿在道德素养提升、智力发育、身体素质提升、审美素养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明确下来,同时面向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来建立明确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使大班教学活动的相关教学评价能够与素质教育理念相适应。例如在进行“我画小动物”为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展示各种小动物的相关图片、视频,或是直接带领其前往户外观察小动物,并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画出来。待幼儿完成绘画之后,再从幼儿观察动物时表现、绘画时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户外活动时身体素质表现等多方面入手,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根据每个幼儿的优点、突出表现对其进行表扬,这样既可以使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全面,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使其在自信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参与到后续美术教学活动中。

3 结束语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幼儿个体发展、发展潜力激活,还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衔接,都能够在素质教育落实后得到促进,而要想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下去,则需要在教学目标设定、育人环境构建、日常生活教育、教学评价标准调整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