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创新思考

2022-03-17 04:05靳晓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靳晓欣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何生理上的变化特点以及特征,采取具有心理性的教育方法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过程。随着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互联网,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给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特别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应的标准很难相符,也无法对大学生给予科学的辅导和良好的指引。为此,无论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重视起来,不断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他们筑起一道维护心理健康的高墙,以不断推动高职心理教育革新进步。

1 互联网时代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符

互联网时代,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情况,为高职大学生带来的信息也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有大量误导性内容存在于信息中,导致信息质量的真假混合和良莠不齐。而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外部因素极容易影响到其心理健康。同时,一些高职学生具有较差的独立性、比较脆弱和敏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类心理问题更容易出现。

1.2 满足学校教育的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有着日渐成熟的教育模式,并由此更加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现代高职教育的宗旨,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对于综合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是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拓展和创新了心理教育,并不断完善了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目标。同时教育模式也更具针对性,由此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1 网络社交平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各方面发展逐渐生成的时期,也是他们在未来发展中的起步关键,具有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生理是每个学生发展中必不可缺的。但在现阶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育活动还是较少且不全面的,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性格上自卑、孤僻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缺乏毅力和自信心等。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学科知识以及备考是主要的学习任务,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经营人际交往关系。而在进入高职后,若是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上,学生只能初步了解人际交往活动。自主实践性缺乏,不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由此更加迷茫和困惑人际交往关系。

2.2 过度依赖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网络有着多种多样的使用途径,导致学生不断加深了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学习和业余时间,都在网络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过多的使用网络,而造成大学生趋向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排斥学习,在生活和学业中容易出现焦虑和困惑,由此对于顺利开展高职学生的课程教学带来了阻碍。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购物平台、朋友圈和微博等,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学生会利用网络,快速搜索到教师布置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作业题目。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因为更多的依赖网络,会降低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若是没有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就会使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上迟到、早退或者课堂纪律松散,使教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控课堂教学进度,由此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完整性带来严重影响。

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1 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积累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一定是在长期知识积累的原则下开展,只有保障能通过有效的学习,开展足够的知识积累,这样方可以满足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于成功的准备。当机遇来的时候,做好了准备,方能获得预期的目标。在此环节中,则意味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当前,高职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互联网环境,并没有重视有效的知识积累,这样难以有效面对复杂的互联网环境。

3.2 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

导致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所生长的环境、家庭背景所影响的,他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进一步导致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以及错误的认知;另一方面主要是没有正确的引导方向,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比如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在面对困难和不解时,是否能够对他们做出及时的疏导,在面对学生的真实想法时能否及时的去了解等,同时这也是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所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为了保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应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激励机制的有效引导,充分承担起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要从全领域、全方位予以有效的覆盖。但是从当前的高职心理教育工作开展来看,在责任心、渠道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问题。

4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策略

4.1 创设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交流空间

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组织创立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直播课堂,针对学生在无法自我排解不良心理,但又不敢于告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情况,以及特殊的心理状况下,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疏导和建议,以此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专门的咨询室是需要具有隐私性的,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给予保密性,以此引导学生能够更勇敢的说出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而心理专家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在线上沟通中疏导学生排解负面的心理情绪,倾听他们的问题,有效引导他们走出情绪,克服心理因素,进一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2 构建课后沟通咨询平台

学生的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是需要多样化的,以此保障学生的心理差异性,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为此,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场所,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微信有着非常高的使用频率。教师可有效运用这一社交平台,建立师生之间课后沟通咨询平台。例如,通过微信的对话框,有效指导和解答每一位学生课后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进,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心理问题。在微信平台上,对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灵活的处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馈和交流。

4.3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在全面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新模式的环节中,一定要重点从纵向心理健康教育和横向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并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工作。在全面深化纵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环节,从大学生生活规律入手,迎合他们的实际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满足于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人格塑造、适应心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在高年级时,应重点落实相应的危机干预、网络心理、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积极性。在开展实践教育环节中,应积极倡导实践教育活动贯穿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的每个环节,借助于小组社会活动、团队心理咨询、素质拓展训练、公益课外活动等,全面重视在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发挥好导向评价的有效作用,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改进。

5 结论

互联网时代,全面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帮助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