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以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为例

2022-03-17 04:05张艳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故障能力课程

张艳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1 项目化教学与PBL

PBL有两种解释: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和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根据学习程度和流程上的不同,PBL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案例的......但所有的模式,都应该具有PBL教学的核心原则——“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点”[1]。在PBL学习中,知识的获得来源于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的过程。学习开始时遇到问题,问题本身推动了解决问题和推理技能的应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己查找信息、以学习关于此问题的知识和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堂学习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研究项目和案例的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操练。而教师由单向输出的传授者或者双主体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和促进者。随着深入学习和了解,我们坚信PBL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式学习”。基于专业设置和岗位需求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的多种模式。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加深对本质问题和核心概念的理解”[3]。

2 学情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院学生以单招和高考入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其基本情况及特点如下:(1)对现实工程案例有极大兴趣,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欲望,但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对工作和学习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的意识;(2)喜欢观看教学短视频,并可以完成难度较小的实际操作;(3)熟悉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化工具,擅长搜集资料,但分析整理能力较弱;(4)喜欢团队合作式学习氛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获得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3.1 首先,我们组建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确定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一方面,教学团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进行梳理,形成明确、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专家和教学名师的指导下,从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确定了以项目化教学为方向、以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为前提、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的思路。

3.2 其次,我们确定试点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并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

结合我院学生的学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现有教学环境,针对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行业及岗位的需求,我们重构了《手机原理与维修》《网络与综合布线》等试点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具体如下:

(1)提炼试点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为能够实现的教学项目。以《手机原理与维修》为例,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和与同行交流,确定了不开机故障、不入网故障等典型的维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的运营维护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的建设为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任务,确定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现实应用为智能终端市场的重要应用。经过提炼,我们确定了“认识移动通信系统”“认识智能终端”“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手机不入网故障维修”等教学项目。

(2)合理安排不同教学项目的顺序。以《手机原理与维修》为例,我们按照培养目标,将不同的教学项目进行功能区分,再安排教学顺序。“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手机不入网故障维修”以技术技能培养为目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都较为复杂,我们就设置为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项目,并放置在课程的中后段。“认识移动通信系统”“认识智能终端”以认识、了解市场主流的移动通信系统和智能终端为目标,就设置为知识拓展型教学项目,放置在课程的前端。

(3)划分各项目的教学活动或者任务。各教学活动(任务)的划分依照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复杂程度或者关联程度。以《手机原理与维修》为例,教学项目“认识智能终端”分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经典智能手机”等学习任务。教学项目“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被划分成了“手机开机电路分析与检测”“手机不开机故障现象及分析”“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计划”等学习任务。

(4)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为主,从实际案例引出问题,教师提出需求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

(5)设计评价方式,得到多层收获。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出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给学生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评价。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随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对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在每个阶段项目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再由指导教师检查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估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有所收获。

3.3 再次,教学团队按照项目化教学设计充分准备、严格实施

团队教师在授课前,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案,编写校本讲义。同时,主讲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准备:(1)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原有基础;(2)在介绍各项目、各任务的内容、目标和要求,进行项目细化时,一定要讲究艺术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教师必须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应用所掌握的知识点,面向全体学生规范做好每个操作动作,明确每个工艺的操作要领。

4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我们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等途径对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成果进行了展示和验证。在试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查漏补缺,各教学项目和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也可根据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思想,完全符合PBL的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在分配个人工作任务、工作交接、团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气氛浓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特长,促进了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进步。在完成个人任务和任务整合过程中,学生由被迫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了自我认知,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融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5 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反思

(1)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并不代表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

(2)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并没有减轻,对主讲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项目化教学要求主讲教师不仅能组织好、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对本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正确回答学生的提问,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由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其分组的原则、组员搭配、内容分工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有些学生往往存在依赖思想,无所事事,因此必须分工明确,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对学校的教学资源有很高的要求,主讲教师必须在课前完成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完成教学资源的清点工作。

猜你喜欢
故障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