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2-03-17 04:05鲍玉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能力

鲍玉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江苏·南京 210011)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学生学习比较吃力,难以理解知识点,扎实地掌握知识点,相应的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致使学生数学学科水平不高。这侧面说明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学生未能有效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在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应注重调整教学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使之能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持续专注地学习知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数学学科的本质,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同时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个人能力。

1 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说明

1.1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而之后随着不断实践及经验总结,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之所以一直被关注、被应用,主要是此中学习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比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学习问题,获得良好学习效果;比如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当前,合作学习模式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应用类型较多,比如探究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学科综合运用式合作学习等等,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类型,以便良好地开展教学活动[1]。

1.2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从新课程改革视角来看合作学习模式非常适合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很多初中学生表示数学学科知识学习比较困难、吃力,难以准确理解知识,更不要说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这侧面说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不匹配,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调整学生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之后学生思维碰撞,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困惑,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相应的学生学科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其次,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传统数学教学创设与实施,使得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这就使得学生数学素养难以得到培养。而基于合作学习方式来实施数学教学,侧重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动脑思考问题,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最后,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紧跟教师讲授知识的进度,持续地学习数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未能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感受来调整教学,导致学生被持续高强度的学习所影响,产生压抑、烦躁的心理情绪。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则是创造相对自由、愉悦的教学空间,放松自我,与其他同学良好地互动、沟通,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退到学生的背后,鼓励学生、指导学生,相应的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2]。

2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了合作学习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教师予以高度重视,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优化设计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以便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数学学科学习效果,同时促进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未来成长为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2.1 科学分组,实施数学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到科学分组。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不难发现每个学生发展情况不同,知识水平掌握程度不同,如若盲目地分组,优秀学生为一组、差生为一组,那么差生合作学习并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可能产生反作用,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现象。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机油优等生,又有中等生及后进生,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大体相似。为了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有效沟通、讨论,需要注意控制小组内成员人数,一般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4~5人。在组建小组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自行决定组长人选,以便教师任命组长会引起其他组员不满,进而影响后续合作学习[3]。

2.2 开展教学,实施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直接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难以充分将合作学习模式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应当注意巧设教学活动,采用适合类型的合作学习模式,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2.2.1 巧设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总计以往教学经验,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情境教学方法与合作学习模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巧设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良好情绪,通过合作学习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深入地研究教材,把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收集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予以有效的处理,以便教学中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创设特定情境,积极正面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尝试学习新知识,那么学生将阅读教材及辅助材料,与同组成员相互交流,解决学习困惑或疑问,理解知识点。教学的最后,教师客观地点评小组,树立知识点,讲解知识点,即可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的学习中注意弥补不足,更好地发展自己。

2.2.2 巧设问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数学问题,能够起到驱动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思考与探究中来,使之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在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来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巧设问题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2.2.3 设计课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持续输出数学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这侧面说明了“满堂灌”并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结果。教师应当注意转变教学思路,适当地留有空白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按照此思路来创设数学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适合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课题讨论中[4]。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有理数除法”课题活动,对全面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每个小组自行选择组长,由组长进行队员任务分配,比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课题环节等等,在完成课题准备之后共同交流,提出问题;共同学习有理数除法知识,之后讨论问题;最后解答问题,总结学习结果。这一合作学习过程的实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全方位地锻炼自我,强化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等等,有利于学生未来进行更深入的知识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3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诸多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依旧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比较僵化,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输入知识、没有高质量地输出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吸收和内化数学知识。为了改变此种局面,需要将目光聚焦在合作学习模式上,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及教学要求来创设数学教学活动,比如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设课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参与到小组中来,与同组成员合作学习、合作思考,解决学习困惑,真正吸收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