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听力课堂的应用研究

2022-03-17 04:05杜敬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杜敬杰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河北·保定 071003)

0 前言

英语是世界上一门通用的语言,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有英语教学的身影,在早期为我国学习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英语教育主要是发生在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水平,在语言学习中,排在首位的应该是听力训练,遵循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听力教学为主,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长久的听力训练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不自觉中进行提升,并且掌握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对于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增加了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在进行新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将中西方文化有效地融合起来,融入到英语听力训练的英语教学中去,从而将中国文化更好地带向世界。

1 当代学生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过于注重应试教育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大部分为分值较重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而这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听说读写的训练顺序,在中国学生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点高考中,为了提高分数而一味地刷题,而到了大学真正去进行英语的运用的时候,却发现只会做题,不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在大学的英语考试中,其中四六级是标配,但是仍然侧重于应试学习,实用性不强[1]。

1.2 单一的语言教学

英语是世界上一门通用的语言,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有英语教学的身影,在早期为我国学习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的英语教学却没有将这个工具真正地实用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单单只是一门语言的教学,没有与各行各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行业的发展与世界发展水平接轨,在多样的教学方法上没有过多的探索。

1.3 没有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是为祖国的各行各业培养实用的技术性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放在了专业课和课程实训中,通常将考证的通过率作为英语水平的衡量,而在课堂的教学中,很少引入文化教育。在课堂中更少的机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因为大部分老师认为使用西方的文化知识讲解教材更加贴近实际。这就限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难以将中国文化应用到跨文化交流中去。

2 在英语听力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 可以弘扬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国的发明、科技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优秀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习中国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2]。

2.2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有时在课堂上仅仅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枯燥无味的,需要教师多多思考,融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的听力教学中去,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有很多的中国词汇在国外的词典上并没有出现过,一些专业的文化词汇较难理解,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精准的翻译工作,从而将文化弘扬出去。

2.3 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英语的教学中,可以帮助中国或者是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将中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异性。并且在英语的听力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材料,可能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渠道,在空余时间的听力训练中增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

3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听力教育中去

3.1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专有名词的听力翻译竞赛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太多的汉字与名词,很多词语中国人自己都不认识,更不用说是什么意思了,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词语,然后在课堂上或者是多个校区之间进行听力翻译知识的竞赛活动,一方面加强不同体系之间的交流,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出一些新的理念,在进行词语或者是典故故事的听力翻译过程中,既可以深入挖掘知识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海量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的故事[3]。

3.2 不断地进行融合理念的完善

在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的听力教学中后,要不断地深化这个概念,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提升和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可以通过引用翻译之后会的文化典故或者是唐诗宋词,从整体上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思想水平,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在听力训练中多加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类型,然后进行思想体系的建设,然后提升整体的教学能力。能否建立起来一定的思想观念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提高了整个文化的觉悟性和融入度,才能够让学生在英语的听力学习中,不断地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知识。

3.3 混合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可以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充分进行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备课阶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听力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首先,对英语听力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利用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优点,完善教学方法的设计,在预习或者是复习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条件寻找新型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听力材料。其次,要定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建立一定的讨论反馈机制。最后,老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建立一定的听力练习训练,在英语听力练习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善学习逻辑,加强听说学习交流,鼓励学生主动阐述听说观点,并善于进行学习总结和提炼[4]。另外,在英语的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或者老师可以方便地找出各种类型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听力条件,教师需要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英语学习特点,尤其需要配合学生专业设计英语听力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的传统文化词汇。

3.4 借助移动网络软件优化听说混合教学模式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众多英语学习软件的诞生,在网络软件中又细分出了很多不同的领域,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专业知识的提升都对应不同的移动APP;对于考研、考级以及口语实用话的训练都有专业的移动软件,对于院校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可以下载、保存重要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听力内容,还可以利用移动网络的便利性每天进行碎片化的规律性学习。比如,每天收听一则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版小故事,观看一段纯英语教学视频,泛听和精听结合英语教师可以着重设计重难点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以便提高学生自学效果,促进学生文化材料听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4 结论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的教学中去,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又是一次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因为我们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打开国门进行国外新知识、新思想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听力训练都是语言学习分厂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入起来,在英语听力教育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并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