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下的智慧养老模式探究

2022-03-17 04:05郑秋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

钟 琳 郑秋红*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0 引言

2020年初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大部分行业陷入了停产停业的困境,养老产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封闭式管理使得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被困家乡不能及时返回岗位,直接导致养老机构人员紧缺,为老人提供服务与帮助滞缓。受此影响,社区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家政服务不能做到即时上门服务,老人的正常生活和重要服务项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于免疫力较差,高龄人群成为感染乃至死亡比例最高的部分,为此针对这类特殊情况,解决一般情况下的老人养老问题以及智慧养老模式的探究迫在眉睫。

1 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

1.1 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居家养老的定义:政府和社会组织以社区为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治疗和家政服务。这就需要搭建出一个以社区为核心、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协作的服务模式,让老人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日常照料、康复理疗、文娱充实和精神慰藉的社会化服务[1]。杨苑芬等[2]研究发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身体机能、文化、经济社会地位和家庭等。身体机能是决定老人生活水平的本质,无论出于何种健康状态的老人,专业的健康管理与指导、康复训练以及营养膳食的搭配是核心需求;文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地位高的老人拥有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优质服务,提高自己老年生活水平;家庭关系对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长期的独居生活既加深了老人的孤独感也会让老人产生对社会的无能感。因此,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倾向于健康管理、文娱生活、智能化的健康服务系统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

1.2 社区服务完善程度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口总数为140005万人,其中 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 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2.6%,相比往年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周云[3]等人将社区服务分为四种模式:单一服务主题模式、社区购买模式、社区与企业协作模式、社区开发商与居委会联合服务模式。社区分散碎片化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仅仅依靠多个社区共用一个养老驿站的模式,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远远达不到要求,政府在社区养老只能起到中间联络人的作用,对于老年人的需求信息不能做到完全的掌握。社区养老资源不足是社区面临的一大困难,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导致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不能得到很好的覆盖,仅仅依靠社会志愿者和政府购买家政服务的方式不能保证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社区养老的服务优势。社区养老的老人分类多样化,健全、失能及半失能的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多元化,社区所提供物质和精神服务大多面向健全老人,剩余老人更多依靠子女的帮助,这种情况既导致了养老资源的浪费又不能满足真正有需求老人的养老服务。

1.3 特殊时期下的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养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无论是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还是社区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处于一种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短缺的事态越发严重,多数养老社区由于护理人员不能按时回岗,老人又被隔离在家中,健康和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机构高价采购各类防疫产品,同时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使得居家养老这个利益本就不高的行业财政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许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因为人员的流失停滞不前,并且目前国家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大多仅限于文件,实际操作性并不强,所以落实对养老行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非常必要。根据李柳颖[4]调查分析,疫情后需要赡养老人的家庭需要有更多的资金储备预防突发状况,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的压力。针对接触问题的影响,智慧养老模式的创新应用已然成为必要的方式。

2 特殊时期下的智慧养老模式建设探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成果引发了经济社会领域的系列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推动社会发展迈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5]。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对养老行业带来的冲击,智慧养老模式的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对于社区智慧养老的模式,将分别从居民移动端、社区平台端和云上服务端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2.1 居民移动端

李梅[6]在“银色数字鸿沟”的跨越问题中指出居家老人在对信息网络设备的使用率中最高的是智能手机,相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老年人的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因此面对老年人群的APP研发是为老人提供方便的最佳方式。APP的界面设计理应简单干净,涵盖居家老人一般生活所需要的具体服务:网上订餐、家政预约、健康咨询、心理辅导等。对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以建立一个志愿服务平台,帮助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机构应该对此项措施进行积极推进,指引老人完善个人健康资料,实现信息网站与居家老人的对接,让老人老有所养,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疾病问题的预防、给老人提供一个发挥自己的空间,让他们不再孤独。

2.2 社区平台端

现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是由政府提供的餐饭供应与家政服务,由于政府购买力有限,老人的需求服务很难得到满足。社区作为社区居家养老中的核心端,应做好老人与云端的数据共享,积极调查老人的实际需求,组建专业的服务与技术团队,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舒适的日常照料服务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服务。社区管理人员应当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养老社区的使用,定期对老人进行智能设备使用的宣讲以及为老人进行身体健康数据的更新。

2.3 云上服务端

随着“互联网+”文化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服务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云上服务端的主要工作内容旨在搭建地方政府、社区养老服务站和社区老人三个方面,整合并记录老人各方面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社区及政府的工作提供整体的方向。徐兰[7]提出云上服务平台的搭建缺乏养老市场衔接的整体管理框架体系、缺乏基于社区居家养老的供需信息平台、社区养老线下资源难以统筹。因此,云上服务端的搭建更需要政府、社区服务站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3 结论

在我国进入加速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养老服务的建设有了更多的要求。特殊时期下智慧养老模式的引入为当前滞后的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居民移动端、社区平台端和云上服务端的三端建议,旨在实现家庭、社区、政府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与配置,满足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他们安心度过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社区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