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适应:新时代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方略

2022-03-17 08:44赵荷花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何谓方略新乡

赵荷花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适应所处的环境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何谓适应?何谓职业教育适应性?为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亟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回答这些问题成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对“适应”的词源学考辨与意蕴剖析入手,澄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探索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之所由以及之所往的方略,以就教于方家,共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何为职业教育适应性

要想明确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何为“适应”,职业教育适应性意味着什么,以保证认识、理解与论证逻辑的一致性。

(一)何为“适应”——词源考辨

1.汉语语境中的“适应”

在古代汉语语境中,“适”与“应”二字一般是分开使用的。

“适”(shì)为形声字,繁体字写为“適”,从辵(chuò),从啇(chì)。“啇”义为“看准的”“照准的”。“辵”与“啇”联合起来表示“往目标方向走”。本义:走向目的地。清代段玉裁注为:“适,之也。适之往也。逝、徂、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1]相关组词有:适切;适中;适以相成;适可;适合;适性;适宜;适便;适度;适时;适逢其时;适顺;适当;适意;适称;适兴;适应;适归;适愿等等。其中,“适应”释义为:①恰巧应验;偶然应验。②适合。多指客观环境或需要等[2]。从中可见,“适”的含义非常丰富。它既表示指向预定目标、方向的动态的“去、往”之行动;也表示相对主动的“节制、调节”和相对被动的“顺从、和顺、顺适”之过程;还表示使“适合、符合”“恰当、得当”的状态和结果;同时也表达最终达到“善、美好”“正好、恰好”的目标、追求以及行为主体“舒适、适意、适愿”等愉悦、称心的心理感受与体验。

“应”(yīng,yìng)为 形 声 字,繁 体 字 写 为“應”,《说文解字》注为:“当也。从心,

猜你喜欢
何谓方略新乡
新乡医学院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What is VR 何谓VR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何谓企业家精神?
何谓“最有用”的“潜能”和“现实”?——论《形而上学》Theta卷第一到六节的论证结构
论用“势”的方略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何谓“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