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在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中的作用探析

2022-03-17 12:49宋元元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入党仪式身份

宋元元

(1.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引言

大学生党员是同时拥有“大学生”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大学生中的先锋力量,又是高校党组织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是大学生党员对自身角色定位、行为规范、权利义务、角色表现的认知、理解与体验。近年来,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追逐“高分”和“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在当前许多高校中,部分学生将“党员身份”看作是为了当学生干部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砝码,功利色彩比较浓厚。此外,在基层党组织进行的入党培训和党员日常教育中,由于教育方法单一和机制的不健全,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长期缺乏实效性,个别大学生党员在面对学业和就业压力时,常常会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上将自己“趋于平庸”,造成其大学生党员身份逐渐成为一种“静态身份符号”。[1]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新时代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仪式是人类社会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仪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行为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并具有价值引领、凝聚群体和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奋斗历程中建构和组织了大量的仪式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仪式教育资源和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仪式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2019年1月31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仪式能够以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向党员宣展其特定的价值追求,通过加强党员的身份意识、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来促进党组织凝聚力的增强。因此,充分认识仪式在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中的价值,将仪式应用于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教育,探索其中的运用策略,不仅可以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提供方法指引,还可以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操作化的对策建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仪式在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中的价值呈现

从人类学的研究来看,仪式是具有一定程式性、可重复性且能够表达共同价值、信念和意义的象征性人类活动。作为人类行为动作和象征意义的结合体,其教育价值在于“由仪式所塑造或唤起的情感体验能够长期凝结在群体和个体的内心深处,既能让参与者反复回味和再体验,又能延续并作为一种源动力固定下来。”[2]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仪式不仅承担着传播核心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等精神层面的教育作用,还与其在行为层面的文化传承、整合与实践功能相辅相成。同时,作为一种独具感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仪式中的“情境”设置和“共情”作用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仪式的象征性能够唤起参与者的共同记忆。象征性是仪式最主要的特点,通过仪式符号,抽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能够通过可观可感的途径得以展现,在此过程中,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被重现和重构,从而唤起参与者的共同记忆,增强参与者对历史的理解。如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能够使大学生党员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激励他们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其次,仪式的形式性能够激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在行为特征上,仪式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一个完整的仪式需要在特定的场域中展开,在流动的时间中表达。仪式包括了一系列构成要素、行为环节和运作流程,有着较为严格的形式要求。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直观地让参与者体察仪式传递的信息,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和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以及现场气氛来唤起参与者相似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如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等纪念仪式通过情感的共鸣和精神洗礼,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进而催人奋进,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仪式具有隐性教育作用。仪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通过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能够在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双方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价值互渗、情感共融、行为强化等环节,最终实现并稳固既定的教育目标。青年大学生易于被情境感染,情境中形成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也易于深刻烙印于大学生意识之中,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实践,达到知行合一。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中,从理论教育到实践教育,从先进典型激励到日常行为感染,都有不同类型的仪式参与其中,但由于缺乏理论认识和总结,大多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仪式在大学生党员身份教育中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可应用于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教育的具体仪式类型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应用于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教育的仪式类型分析

身份意识也可称为身份认知,是个体对于自身身份及背后的价值与含义的认识总和,包含消极或积极的意识与情感,时刻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与表达。[3]以党的建设基本要求来看,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员的身份认知可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境界与层次,即认同、自觉、自信。[4]根据共产党员身份认知的三层递进关系以及当今高校仪式、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在特征,笔者认为,应用于当前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教育的仪式类型主要分为:入党仪式、纪念仪式、表彰仪式以及组织生活仪式等四类。由于人类的认知包括自我认知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随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大学生党员身份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这四类仪式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共同发挥作用的。

(一)入党仪式: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归属感

法国社会学家范·盖内普(Gennep)认为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之间不存在兼容,必须要经过一个中间阶段,正如“在任何社会中,个体生活都是从一个年龄到另一个年龄、从一个职业到另一个职业的过渡”。这种过渡必然要经历一个过渡性的中间阶段或是“地域”,而这个“中间阶段或地域”正是仪式的过程。[5]盖内普的仪式理论对后续的仪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开创性地用仪式过程来分析人在生命过程及其社会化进程中思维的变化,由于人在其社会化进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被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盖氏的理论实际上是对人在其社会化进程中实现角色、地位、状态等转变的“合理化”问题做出了回答,人的社会性身份的获得并不是当一个人达到某一个年龄段的时候就会自然具备,而是需要经过“通过仪式”方能被赋予。

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之初就非常重视党员入党宣誓仪式。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制定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其中就对入盟者的入盟宣誓仪式及其誓词进行了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仪式在革命和社会的变革中逐步完善,已成为党员培养和教育的重要环节,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在党章中将入党宣誓仪式规定为入党的必要程序。入党仪式可被看作是个人获得党员身份的“通过仪式”,通过入党仪式,个人正式建立了和党组织的关系,获取了其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政治身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入党仪式中,党组织将对大学生党员身份的期望和要求,凝练为入党誓词,大学生通过宣誓,表达对党组织忠诚的承诺。此外,仪式现场中党旗、誓词、《国际歌》等仪式符号的参与,能够迅速在大学生党员内心升华起一直为之向往的神圣的政治情感,在信仰的建构中,大学生完成其从“普通学生”到“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转变。组织行为学认为,人们接受组织的影响,要经历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即:交换、敬重、内在化。只有在内化阶段才达到了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与个体的目标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6]入党仪式中庄严而神圣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在确立党员身份的同时,还将自己对“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认同及行为模式迅速内化为自身的角色素质,并在仪式后外化为一定的角色行为,让党员身份的“确认感”真正成为“归属感”得以固化。而这一系列内化和外化过程,都是在入党仪式中得以实现的。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历次主题教育活动中,都加上了重温入党誓词的环节,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入党仪式的反复操演再次确认或“唤醒”党员对自身身份意识的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党员自我提醒。

(二)纪念仪式: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认同感

纪念仪式是一种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公共政治仪式,这一类仪式通常是由“政党和政府等最具政治权力的行为体,在程序、时间和空间上遵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规则,借助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事物和行为,对参与者的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力。”[7]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社会思想本质上必然是一种记忆,它的全部内容仅有集体回忆或记忆构成。[8]集体记忆既是人们树立共同信仰的根源所在,也是人们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托,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认为,共同信仰起源于集体聚集的仪式活动,正是在仪式活动中,个人能感受到一种来自集体的情感和力量,从而给个人提供精神价值和道德方向。[9]而仪式作为一种社会集体行为,通过身体实践可以达到一种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效果。因此,纪念仪式是在特定时空中通过身体实践唤醒并延续集体记忆的重要活动。

纪念仪式以始终代表民族、国家和人民共同信仰的象征体系将过去和现在联结,通过“复活”历史记忆、激发集体情感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认同的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党自诞生之始就建构起了代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如“无产阶级”“人民”“共产主义”“革命烈士”等,这些符号在仪式实践中被赋予了历史与政治的崇高性,并通过仪式的反复操演在大众心中建构起合法性认同。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群体,是党员队伍中思想活跃、创造力强、富有朝气的群体,“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身份是体现这一群体先进性的标志性符号,而这一身份的获得又是建立在他们接受并拥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认同基础之上的。因此,大学生党员不同程度上的信仰缺失、认同淡化都会造成其党员身份意识的减弱,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纪念仪式在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中的有效开展能够使这一群体不约而同产生信仰的“共鸣”,这种来自个体情感的“共鸣”使每一个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产生更加强烈的身份认同。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纪念仪式教育,能够增加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信赖、信念和信心,对于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表彰仪式: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自豪感

表彰仪式是对一定组织成员中的榜样人物、先进集体以及典型事件进行表彰的庆典类仪式活动。通过表彰大会、颁奖典礼、事迹宣讲等仪式树立成员中的“榜样”力量能够增进认同,提升成员的自豪感,同时也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其他成员反省自身行为,模仿、学习典型,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先进典型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而仪式则是有效实施先进典型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先进典型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先进典型教育的重要思想,如毛泽东曾代表党中央称赞全国所有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称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10]。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深情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媒的高效应用使社会中的榜样人物能够更广泛的被人们关注和聚焦。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隆重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中共中央在“七一”前夕举行了隆重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仪式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庄严的仪式和“七一勋章”获得者感人的事迹,通过媒体的直播让全国数千万名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备受震撼,在观看仪式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并自觉将“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等价值观念融入到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中。

此外,树立“身边榜样”也是先进典型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培育中,通过各类表彰仪式树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宣传优秀大学生党员典型事迹,优化“校园政治”参与平台,让大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党员身份的自我价值实现,能够增加对党员身份带来的“获得感”或“自豪感”的正向判断,从而逐渐建立起坚定而清晰的自我身份认知。

(四)组织生活仪式: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使命感

开展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作为党建基础工程来抓,形成了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11]组织生活在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中是最基本、最经常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组织生活仪式是大学生党员接受党内生活教育最普遍最常见的仪式类型,如“三会一课”相关仪式、党课开班仪式、党日活动和实践活动仪式等。可以说,这一类仪式几乎涵括在所有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之中,因此,相比前三类仪式形式,组织生活仪式是最能表现“仪式感”的仪式类型。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Colins)著名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交谈,尽管看上去平淡无奇,但都承载着无意识的社会意义……”[12]因而,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面对面互动,都是一种由互动参与者在共有信仰下所实践的“自然仪式”。“自然仪式”能够在“强烈地觉知到彼此意识”的前提下,不断强化言语、体势语以及情感的“节奏连带”,由此激发出“继续提高其相互参与的主体性。”[13]按照柯林斯的观点,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具有的“仪式感”意识和“仪式化”行为能够更好地提高群体间的情感共振频率,促进相互了解,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他人的思想和价值追求中去,从而促进个人的身份认同和群体团结。

因此,增强党组织生活中的“仪式感”,能够“潜移默化”地不断地将党组织生活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党员行为规范传递给大学生党员,通过在日常中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认同,使大学生党员的“党员身份”得以凸显,身份效用被放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吸引、引领其他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此外,丰富党组织生活仪式还能克服党内组织生活平淡化、形式化等倾向,对于加强大学生党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增强其“使命感”,切实保持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与群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仪式应用于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培育的优化策略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连接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的桥梁,肩负着师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职责。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多种价值观交互碰撞的社会环境中,其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基本价值观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给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培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如何用好仪式这一载体,增强仪式的教育实效性,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仪式的丰富内涵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现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一)丰富仪式内容,提高仪式的教育实效性

仪式内容是仪式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内容是核心,仪式是形式,二者不可偏废。立足当前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仪式应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等现实问题,一是要结合新时代、新思想和新要求对传统的一些仪式内容进行完善,如将大学生“四史”教育融入纪念仪式中,精准凝练仪式内容和价值内涵,提高仪式的教育实效性。二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仪式的融合内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和理论的不断丰富,“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事实”结合仪式感的“实体化”特点,能够做到“透彻说理”,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唤醒其身份意识感知。三是加入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容,提升师生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增强党建的生命力、号召力和内驱力。

(二)精细仪式过程,提高仪式的教育规范性

仪式之所以能够在人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仪式程序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因此,要完善仪式对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培育的助力,一是要通过制度化建设,逐步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仪式的规范化,强化各级党组织对仪式活动的制度保障建设。二是组织者要精心设计组织相关仪式,让基层师生党员更广泛的参与,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真正意识到“我”是“党”的一员。三是要顺应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变化,创新符合新时代思想内涵的仪式形式,使仪式过程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贴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三)运用多元符号,提高仪式的教育感染性

人类的任何仪式都兼具诗性与政治性。[14]其政治性在于仪式总是在一定的目的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又以隐性、渐进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结构与秩序。诗性是指仪式能够在特定场域中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意象,也就是仪式所独具的感染性特征。只有通过对仪式参与者的感染触动才能有效提升其价值内化,从而达到灵魂塑造的目的。因此,在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培育中,一是要尊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了解其价值需求,才能找准切入点,使仪式具有感染力,形成凝聚力。二是要完善仪式情境,注重仪式的艺术化表达,充分运用仪式内含的多种要素和符号,以艺术性的方式打动人心,能够极大地增强仪式的感染性。三是在新时代,更要注重利用好新媒体力量,用宣传的厚度深度促进传播广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不断唤醒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入党仪式身份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Talking strategies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