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研究与传播举措选择

2022-03-17 14:08王彦坤王晨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研究

王彦坤, 王晨阳, 尹 渊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a.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b.省情研究所;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1948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同志进驻西柏坡,在这里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规划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蓝图。伟大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与伟大的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道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成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探索西柏坡精神的研究与传播举措,进一步擦亮西柏坡这张红色“名片”,传承弘扬西柏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取得显著成效

自西柏坡成为革命圣地起,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就成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西柏坡精神进行了长期、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西柏坡精神广泛传播。西柏坡精神研究成果丰硕,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柏坡精神持久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以“西柏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共有2 938条结果,以“西柏坡精神”为主题共有662条结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北省社会科学相关专家持之以恒对西柏坡精神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有《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坚持两个务必 提高执政能力》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①;也有“西柏坡与新中国”这样的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还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六卷本)和《西柏坡纪事》《西柏坡档案》等文献资料,以及《来自西柏坡的报告》《西柏坡精神》等学术著作;既有《西柏坡精神永载史册》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权威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也有《关于赶考问题的新思考》被核心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②,还有《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二十一世纪继续破解的“赶考”命题》③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的理论文章。多项关于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在国家和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部分研究成果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得多个社科优秀成果奖项。

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举办西柏坡精神学术研讨会,追溯西柏坡时期党的革命实践, 探讨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内涵和价值,研究新时代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思路举措。2018年5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西柏坡纪念馆等联合主办西柏坡精神内涵理论研讨会,就西柏坡精神基本内涵达成初步共识。20世纪90年代,平山县和石家庄先后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2012年,石家庄学院设立“西柏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6月,教育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共建成立“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着力进行西柏坡精神研究。2015年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成立“西柏坡研究中心”。2015年8月,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柏坡精神协作研究基地”成立。2016年10月,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成立“西柏坡统战文化研究中心”,努力发挥好统战文化研究领域新型智库的作用。1996年,西柏坡纪念馆设立研究部,负责收集西柏坡时期中共党史资料,整理重要口述历史资料、重要党史人物回忆录等。2015年9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西柏坡精神。与此同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和西柏坡纪念馆等形成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具有相当规模的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队伍,拥有一批研究传播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和青年科研新军,初步奠定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人才基础。

(二)西柏坡精神持久传播,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西柏坡纪念馆不断改陈升级,并开发修复其他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实行免费参观制,每年数百万人来西柏坡参观学习,已经成为著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和全国各地举办,更是将西柏坡精神的影响扩大到了全国。从2011年起,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等推出“重走赶考路”党性教育主题培训实践活动,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亲身体验、互动研讨“四位一体”的方式开展教学,融专家讲授、口述历史、走访农户、情景体验于一体,已经成为河北省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品牌,在全国党校系统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河北省专门开展西柏坡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受到很好的西柏坡精神教育。2013年5月,在河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报告团的“中国梦·赶考行”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在河北省8个地市举行,此次互动体验式的红色文化之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一系列研究传播西柏坡精神的论文、专著、电视专题片、戏曲、多媒体光盘等多种形式的成果相继问世,西柏坡精神依托各类媒体,以展览、红色旅游、文化活动等途径广泛传播,西柏坡精神研究宣传达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成为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品牌。

二、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研究宣传相比,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无论是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力量整合和社会影响等,都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迄今为止,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均已有权威规范的内涵表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都曾在正式场合概括阐述,对其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西柏坡精神内涵而言, 许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 进行了多方面概括, 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西柏坡精神内涵。但是,西柏坡精神内涵概括和表述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统一进行协调组织,传播平台及宣传教育软件建设等层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让西柏坡精神的舆论宣传和社会传播从河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进而将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

(一)完善机构建设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早在1990年就成立了,2010年开展成立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有若干省市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重点学术期刊《中华魂》创办于1997年,并建有 “中华魂网站”,充分运用期刊出版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传承优良传统,讴歌中华文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四有”新人。1992年4月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成立,致力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宣传井冈山精神。目前,河北省只有一个西柏坡精神研究会,整体构架和研究实力难以整合省内外研究力量。2007年成立的河北省西柏坡精神研究和文化发展促进会,需要增加人员,举办活动,提高影响力,努力发挥整合资源和组织协调的作用。要将西柏坡精神研究宣传活动常态化、规范化,注意分工合作和协调有序,努力推进西柏坡精神研究的持续深化和广泛传播。

(二)强化西柏坡精神传播平台建设

近年来,多部影视作品展示了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但还需要像《井冈山》《长征》《延安颂》等全景式展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西柏坡革命实践的影视作品,让人们深切感悟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亟待成立像井冈山、延安干部教育学院等国家级思想教育传播基地。另外,井冈山是一个县级市行政区,延安是地级市行政区域,西柏坡只是一个乡镇行政区域,没有井冈山、延安那样大的地理空间和传播平台,红色品牌打造也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西柏坡精神在网络平台的传播虽然已有一定规模,但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应还有待加强。 目前,河北省需要加强“西柏坡精神”主题网站建设,在各主流网站设立西柏坡精神栏目。需提高网络传播内容的制作水平,着力规划调整相关网站网页对西柏坡红色文化的介绍。提高相关网站建设水平,扩大传播规模,加快网站更新频率, 让西柏坡精神宣传有广度,有深度,有影响力,使西柏坡精神在广阔高远的空间持久深入传播,打造西柏坡精神红色文化品牌。

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创新力度,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西柏坡精神的优质资源,加强整合西柏坡景点和附近区域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感召力;在组织参观革命遗址、观看实物等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红色资源实质内涵的延伸与时代意义的提炼和升华;加强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践行的制度保障,让游客“有组织地来,有纪律地看,有收获地走”。总之,应加强西柏坡精神宣传力度和深度,将西柏坡红色文化打造成知名品牌。

近年来,河北省进行了“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高速专线,修复原中共中央各部委旧址,建立相关纪念馆,这对提升西柏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西柏坡精神研究、学习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尤其是学习教育软件设施的投入,提高传播效率。努力提高西柏坡和西柏坡精神研究宣传的信息化水平,硬件和软件有机结合,合力推进西柏坡精神的深化研究和广泛传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综合提高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宣传力度。

三、西柏坡精神进一步研究与传播举措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艰巨任务。履行新使命、应对新环境、完成新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西柏坡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西柏坡精神,在西柏坡调研考察时告诫全党同志“‘赶考’远未结束”,强调指出,“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1]。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同志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要求“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2],更加凸显出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

面对新使命、新环境、新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适应时代新要求,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整合资源,综合施策,围绕理论研究、思想教育、基因传承,搭建平台、组织力量、建设队伍,以新理念新方法,全面考察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深入研究西柏坡精神内涵,探索发扬光大的对策,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实现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新的突破,更加高效推动西柏坡精神的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深化西柏坡精神理论研究

深化西柏坡精神研究,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特别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遵循,深入研究其内涵和价值,积累研究经验,探索弘扬方略和举措,为新时代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提炼概括权威规范且具有广泛共识的内涵表述,为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既进一步提高西柏坡精神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能为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西柏坡精神明确基本准则和努力方向,筑牢精神支柱,有助于广大群众知晓、记忆、理解、认同并践行西柏坡精神,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并世代传承。

1.进一步丰富西柏坡历史、经验和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体系

新时代深化西柏坡精神研究,就是要对西柏坡和西柏坡精神进行全方位纵横研究。为此,建议组织力量撰写西柏坡研究系列丛书,将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纳入到多学科、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框架中,从中国革命指挥中心由陕北移至华北的历史追溯,到西柏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策略、精神、社会、党的建设等多侧面、多角度横向展示,再到西柏坡时期党的革命实践对后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纵向延伸,力求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党在西柏坡时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历史风貌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推出更多精品成果,产生更大社会影响。

2.进一步完善资源数据库,夯实西柏坡精神研究基础

要使其研究可持续,并能不断创新和突破,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一个具有全面性、完整性、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资源基础数据库,全面实现纸质文献典藏查阅电子化,并通过对西柏坡红色教育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理论研究,为特色数据库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建设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就是要在为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夯实基础、支撑创新的同时,还可发挥数据的存储及调用功能,为研究及决策提供支持服务。还可向国内外介绍西柏坡时期地方档案,扩大红色教育资源的影响,充分发挥西柏坡历史在党史、国史研究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纽带作用。

(二)推进西柏坡精神传播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开展系统研究,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3]。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创新载体平台、路径举措,对西柏坡精神的弘扬与传播要通过媒体融合、文化熏陶、思想教育、党性教育、红色旅游等路径,让西柏坡精神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获得更加广泛的认知和践行,最大限度发挥其对全党全社会的精神激励和道德引领作用。

1.借助媒体融合,传播西柏坡精神

运用大众传媒进行主流价值观传播是传播西柏坡精神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依托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媒,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 可以让群众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感受西柏坡精神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媒体融合,形成大众传播合力,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多渠道、多视角传播西柏坡精神,构建立体传播平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设西柏坡或西柏坡精神专栏,刊发有关报道、研究论著和史料。丰富新媒体传播方式,创建更多“西柏坡精神”主题网站、微博和公众号,在河北省内主流网站开设西柏坡或西柏坡精神栏目,以网络微家园、微课堂等形式,采取手机报的形式及时发布和推送富有教育和启迪意义的文字消息和相关视频,对西柏坡红色文化进行全方位、全视角展示。此外,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载移动电视,公共场所 (火车站、十字路口等) 的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相关动画、影视、标语,进而让西柏坡精神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

2.丰富文化产品,传播西柏坡精神

打造文化特色产品,传播西柏坡精神,进一步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要将西柏坡精神传播变成可体验并感受的电影、电视、音乐、动漫等文化产品及大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借助文化传播让西柏坡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鼓励文化工作者创作题材多样、形式多样的集中展示西柏坡历史和精神的为观众所喜闻乐见、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深刻诠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主题,让更多的人直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铸就的西柏坡精神,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要组织生动活泼、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使群众深刻领悟西柏坡精神,接受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熏陶,提升思想道德水准。

3.与思想教育融合,传播西柏坡精神

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坚持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多种宣传教育题材结合、多种教育场地相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到社区和乡村宣讲,组织西柏坡精神图片展览活动,使大众深入了解西柏坡和西柏坡精神。新时代,继续将青少年作为西柏坡精神学习教育重点群体,将西柏坡和西柏坡精神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材中,编写西柏坡历史和西柏坡精神的专业教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柏坡精神的相关资料, 切实将西柏坡历史和西柏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以组织学生到西柏坡参观, 增加对西柏坡精神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开展革命歌曲合唱比赛、革命电影展播、红色诗歌朗诵、书法绘画展等各类“弘扬继承西柏坡精神”的实践活动, 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 使践行西柏坡精神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使西柏坡精神深入人心,化为行动, 收到良好效果。

4.加强党的建设,传播西柏坡精神

通过党的建设广泛传播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是西柏坡精神学习教育的主要对象,要继续把西柏坡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将西柏坡精神长期列入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利用“3·23”赶考日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题教育,深化西柏坡精神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成为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自觉引领者。要推动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筹备建立中国西柏坡干部学院,作为向全国党员干部进行西柏坡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把西柏坡建成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中心和西柏坡精神的集中传播地。要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西柏坡实地考察,切实感受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工作环境和简陋生活条件,使党员干部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在各级党政机关, 要持续开展弘扬“赶考”精神、“弘扬西柏坡精神, 我为党旗添光彩”等实践活动,利用多种载体和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西柏坡精神。

5.注重品牌打造,传播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是 “大西柏坡”建设的核心载体,要进一步修缮恢复,改陈升级、丰富完善展览内容,更新展览方式,提升展览水平。对已恢复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组织部、统战部、妇委、育英学校等6处旧址进行修缮提升;通过争取国家部委对口支援,尽快恢复其他18处未恢复旧址。以西柏坡镇为中心,在方圆30 km2的区域内,规划建设“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设计多条游览线路。按照打造国内一流场馆的要求,借鉴先进景区做法,建设具有教育展览、自然生态旅游和特色休闲度假功能且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的综合旅游区,增加参观景点,增强旅游服务能力,提高接待容量。在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前提下,增强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 增强革命圣地的影响力,借力文化传播让西柏坡精神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强化平台建设,传播西柏坡精神

加强西柏坡精神深化研究和广泛传播,制定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和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塑造的中长期规划,分析新时代对研究宣传弘扬西柏坡精神和打造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的新要求,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分析实现目标的路径和举措等。有了规划,就有了发展路径,就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西柏坡精神研究进一步深化,传播更加广泛,品牌更加闪亮,影响空间更大、时间更远,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更加强劲。

西柏坡精神深化研究和广泛传播,需要一个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组织平台。应借鉴其他革命精神研究传播经验,成立全国性和区域性西柏坡精神研究组织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规划协调省内外西柏坡精神研究工作,组织协调开展西柏坡精神研讨活动,负责与省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可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先行成立区域性西柏坡精神研究组织,在此基础上筹备成立全国性西柏坡精神研究会。通过成立研究会,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传播载体,集中攻关西柏坡精神研究重大课题,将西柏坡精神研究和传播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地持久进行下去。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柏坡精神协作研究基地作用,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组织整合研究力量,将西柏坡精神研究作为持续性重大课题,组织力量长期深入研究;针对“进京赶考”“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等重要节点, 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西柏坡精神研讨会,建议设立“西柏坡精神论坛”。建议将西柏坡精神列入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对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进行重点资助。支持西柏坡精神研究机构与其他革命精神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协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目标。

当前,西柏坡精神研究、教学和传播队伍初具规模,需要更多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研究骨干,加强队伍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要特别注重学术领军人物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建议将更多相关专家学者纳入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燕赵英才、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西柏坡精神研究方向的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点,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相关研究方向的访问学者,培养更多的专门研究和传播人才,实现西柏坡精神可持续研究传播,确保西柏坡精神研究传播后继有人,世代传承。

注 释:

①《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由时运生、王彦坤合著,刊登于《人民日报》1995年11月18日;《坚持两个务必 提高执政能力》,由周振国、赵金山、王彦坤、张志敏、赵惠娟执笔,刊登于《光明日报》2003年3月25日。这两篇文章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

②《关于赶考问题的新思考》,由王彦坤、袁秀合著,刊发于《党建研究》2010年第1期.

③《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二十一世纪继续破解的“赶考”命题》,由王彦坤、袁秀撰写,刊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7期.

猜你喜欢
西柏坡精神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拿出精神
风雨西柏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