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022-03-17 22:22朱道权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工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朱道权

(广德市桃州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安徽 广德 242200)

园林工程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有益于构建出一个良好、美观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拓展绿化的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构建自然景观与人民群众休闲放松的娱乐场所,由此可见,其具备极高的建设意义。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与效果,可以应用新工艺展开园林工程施工。

1 园林工程基本定义

针对园林工程来讲,其主要是将工程技术方式作为基础前提,来展开园林景观建设的一个工程。它主要包含铺设园林路面、树木及花卉的造形、山石、园林喷泉等诸多工程。另外,园林工程主要的研究趋向为综合解决园林景观和园林建设存在的矛盾,也可以说是如何在现代化城市之中真正实现园林化。现阶段,我们国家园林工程施工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则是如何将新工艺应用至园林工程施工之中。

2 园林工程新工艺的应用价值分析

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之中的重点工程,能够打造出良好的现代城市环境,营造出美观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而将新工艺应用到园林工程之中,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总体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园林工程的总体节能效果,大幅度降低园林工程能源消耗的问题,推进园林工程项目自然生态作用与环境效益的凸显。比如:在展开园林工程实际建设进程中,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工程碳中和的作用,并且真正实现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完成优化生态的综合治理。[1]

园林工程之中的新工艺与新技术,是将以往园林工程有关施工技术作为基础前提,来对技术展开科学、合理的创新与改进。现如今,园林工程之中的创新方式,主要是运用自然模拟法,进而真正达到对园林工程有关技术与工艺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由此可知,园林工程之中新工艺与新技术的运用,对完善园林工程应用效果以及施工效果具备十分明显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协调性,推进园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凸显。

3 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有效运用

3.1 植物叶色造景技术

根据植物的生态价值,以及当地土质、气温、降水和植物的生长环境,依照植物的颜色、香气、形状、生长规律等自然属性,合理搭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和草本植物,打造出植物造景的功能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使园林景观的质量得到提升,让园林植物的功能发挥更好。园林的第一感觉是视觉,在园林中对视觉影响最深的是植物的色彩。部分植物的叶色随着生长环境和季节的变化发生改变,不同时期的视觉效果区别很大,新鲜感倍增。大部分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但部分在生长过程中叶色方式数次变化,比如石楠的叶和梗每年总是在绿色-紫红色-鲜红色-紫绿色间变化,榉树的叶片春夏季为绿色,秋天和初冬为紫红色,乌桕的叶片在绿色、紫色和黄色间边化,落叶后果实为乳白色,银杏的叶片在初冬时为金黄色。在栽植时要注重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力求科学搭配、合理组合。初步设计要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生物特性科学搭配,在园林总体设计框架内,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大、中规格乔木是植物景观的主体,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灌木和花卉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和陪衬作用。园林设计布局要着眼于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植物的主色必须为绿色,因为绿色起着统一整个背景的作用。落叶与常绿树种合理配比,针叶与阔叶树种有机搭配。选用彩色叶片植物时,应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使其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产生独特的效果。也可将两种植物有效组合,使之在视觉上相互补充。选用植物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过于分散。

3.2 园林微灌溉技术

通过大量的实践与调查可以知道,针对此类技术而言,更加适合应用在花草树木的浇灌之中,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这项技术可以借助滴头,更好地控制水流流量,更加适合于花草树木的根部展开小水流的浇灌。而且在运用微灌溉技术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由于水流流量相对较小,因此,也极少会出现将花草树木施入的肥料冲走的现象,可以使肥料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此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充分满足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肥料与水分所提出的需求,为园林自动化灌溉技术的运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另外更加重要的则是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操作灌溉,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劳动成本。

3.3 微地形整形技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微地形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园林建设手法。以此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层次和空间,在有限的范围塑造更丰富的空间形态,形成错落和层次感,满足游客欣赏美景和锻炼身体的需求。微地形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景区内的排水,防止土壤渍水,且能增加园林绿地量。在一块面积为100 平方米的平整地面上可种植大中规格乔木5~7 棵,而设计成起伏的微地形后,大中规格乔木的种植量可增加1~2 棵,绿地量增加30%。突兀的岩石、起伏的小山丘,或一个生动有趣的地形起伏能让人们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微地形的边缘应时常有波动起伏模拟自然的斜坡,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尽可能使整个景观空间内的地形起伏是其周围典型地形特征的延续,并利用城市建设的弃土和建筑垃圾以降低建设成本。否则,一个微地形的创造全部需要通过土方来完成,那就需要运输大量的地表土。应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达到既解决了渍涝又利于排水的效果。起伏地形的营造,植物层次感增加自然景观更加壮观。

3.4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园林植物在进行灌溉时的水资源用量,更好地满足节省水资源的要求标准。这项技术的运用,更加符合降水量较大的城市,属于对园林灌溉用水的科学补充。在如今社会水资源极为缺乏的情况下,雨水收集技术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此项技术的运用,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雨水的收集;第二,雨水的储存;第三,雨水的净化;第四,雨水的再次利用。接下来,则是对雨水展开再次回收与利用。针对此项技术来讲,主要是在园林工程展开实际施工进程中,把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并且对其展开渗透、储存、沉淀,再把处理完毕的雨水,以集中的形式进行储存;最终,把它运用到园林工程施工中。比如,对绿化的苗木进行灌溉,或者是把它运用到混凝土养护用水之中。

3.5 铺地技术

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过程中,进行铺地技术施工环节,主要针对于园林施工过程中的道路铺设。铺地技术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真空吸水工艺,将混凝土配合比之中的比例进行调整,达到加强混凝土密度的效果,让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显著提高,避免在施工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开裂的不良现象。铺地技术环节,主要目的是要能够延长园林内的道路寿命周期,达到减少养护路面和维修路面的情况发生,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3.6 树干生根技术

准备淘汰的园林乔木在合适的部位采取剥皮填充花生壳喷涂生根剂的方法,经捆扎培育后产生次生根。在造林季进行截干,重新栽植,还可拼种理想造型的丛生景观,拼种方法适当,大苗成活率高。因不带土球,基部占地少,形状和枝数可根据园林的特点和培育方向随意调整,景观效果非同一般。树干生根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还能有效地减少带土球移栽树木对土壤的破坏,同时减轻园林大苗更新对园林景观造成的伤害。

3.7 塑山与假山的技术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部位都会涉及到与假山的施工技术,塑山的施工技术环节中,能够以逼真的形象进行展现,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同时塑山的整体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施工的过程也相对较为简单,能够在运输环节和安装环节都起到非常方便的效果。在现今阶段的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之中,也能够广泛的进行应用。对此,在传统施工过程中,进行使用的自然石,受到其自身重量的影响,非常难以进行施工,采石易破坏环境且费用较高,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难以运输和难以安装的复杂施工效果,同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有着诸多问题出现,如开裂和变形变色等。在新工艺的应用背景下,新型塑山是由树脂材料构成,有着更高的韧性和强度,并且其外部形象效果更加生动,且也减轻了自身的重量,在后期的使用观赏过程中,也具有更强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3.8 合成材料技术

在传统的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所展现的技术通常为单一的材料组成,而在现今阶段,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合成材料不断的出现在工程领域之中(如:塑木)。新应用的合成材料技术能够比传统的单一材料更加稳定和耐用,并且在成本方面有着更低的价格优势。在现阶段的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合成材料在其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各种不良材料影响,帮助起到更加实用的效果,避免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问题。

4 园林工程新工艺于园林工程中运用难点的有效解决对策

4.1 有效提高园林资源利用效果

在园林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新工艺进行实施,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资源规划,要有效地结合周围的园林施工环境,对各种土地资源如湿地、林地等,制定符合土地资源的使用效果的工艺内容,进行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搭配符合园林土地类型的有效资源,帮助园林发展能够持续有效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尤为特殊,不同于其他工程的施工内容,在后期的园林应用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绿化内容引入,对此需要考虑各种植被的生态特性,合理的匹配适合植物生长的园林空间内容,采用施工新工艺的环节,要充分地进行综合考虑,实施符合园林资源开发效果的工艺内容,帮助后期园林的植被生长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效果。

4.2 园林施工工艺可行性加强

在园林施工工艺的实际环节,要对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有效提高,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各种综合影响。例如,新工艺的技术效果是否能满足持续性、永久性以及科学性。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工艺会涉及到较为广泛的领域,会包含经济、文化、交通甚至政治影响。[2]对此,园林施工过程中其工艺的具体可行性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高效的分析园林施工内容是否符合工艺的实施效果,在确保施工工艺能够可行的情况下,再展开具体的实施过程,保障园林工程能够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4.3 遵循园林施工的规律

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其施工的新工艺进行合理化分析,务必要遵循园林施工的规律,符合园林的持续性发展效果。园林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园林的不同施工部位,进行后期的应用效果分析。例如在对园林的施工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装饰效果,但务必需要满足道路本身的使用要求,需要对道路的使用耐久性和舒适性进行优先保证,在这些功能满足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装饰效果实施。很多园林内部都需要进行园林绿化,在施工过程中,尤为注意对这些部位进行保护。植物造景不可追求高档、豪华而远离自然、违背自然,也不能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不能只注重一种植物,而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新工艺实施的具体内容,需要促进园林内部后期可持续性发展的效果,不能限制园林后期应用的各种发展条件,形成园林工程的施工缺陷。

5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工程建设对现代化城市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此,要保证园林开发过程中所进行施工的新工艺,能够促进园林工程长期稳定发展,对城市居民的休息娱乐提供必要的服务效果,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阶段,要提高研究工艺的标准,促进园林建设开发的效果提升。

猜你喜欢
新工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压裂新工艺的技术分析
丙炔氟草胺合成新工艺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园林施工与养护中的几点思考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