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理念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03-17 23:38新疆财经大学
成才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论电子商务育人

■ 新疆财经大学 马 欢

0 引言

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必修课。面对电子商务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诚信履约、信息安全、网络诈骗等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影响着参与者,反复考验着从业者。

电子商务专业要培养政治可靠、素质过硬,能胜任电子商务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要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疆情怀,激发学生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担当意识,强化国家安全至上和诚实守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抓手,为今后“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的申报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1 教学内容重知识、轻价值,忽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作用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内容大多注重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忽视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资源不完善,思政元素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与专业课教学内容契合点不佳,没有真正形成基因式嵌入。

1.2 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育人效果不佳

教学重心几乎都放在理论部分的学习,缺乏实践环节支持,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1.3 教学方式重讲授、轻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形式单一封闭,学生被动吸收、主动思考不够,再加上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方法和策略不丰富,导致课程思政实施力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

2 融合理念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简介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党建引领,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秉承融合理念,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为核心,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从修订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六大维度融合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深度契合、密切配合,形成“教师有热度、课程有温度、育人有厚度”的良好局面。

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融合三个课堂即网络课堂、面授课堂、课外拓展课堂,采用“三段六步”教学步骤,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结合课程特点和“00后”关注的热点,将价值观层面、意识层面和职业精神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融入知识点、融入课外拓展、融入作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形式喜闻乐见。以赛促学,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双创能力培养+思政素质教育”的育人模式,深化实践育人,切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

2.2 研究思路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遵循“文献分析,理论准备—调查比较、顶层设计—组建团队、明确责任—完善课程建设、具体实施—评价监控,反思启示”的研究路线,围绕《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开展研究。通过现状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深入总结电子商务行业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的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尊重课程建设规律进行顶层设计;组建教学改革团队,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的分工和责任;完善课程建设,制定一整套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资源,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建立评价体系,监控和反馈教学效果,从中得到反思与启示。

2.3 实施方案

(1)修订教学大纲,重构教学目标。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工作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以“立德树人、育人育才”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2)创新教学模式,有效融合三个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基于E-learning(即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混合式教学,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不仅利用成熟慕课平台的教学资源,还充分挖掘和运用电子商务相关的其他在线资源,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补充和更新电商行业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充实案例教学,完善课程内容,开阔学生眼界,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通过积极运用SPOC、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的优势,建立资源优质的网络课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面授课堂,打造新颖个性化的课外拓展课堂,有效融合三个课堂,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采用“三段六步”教学步骤即课前自学探究(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课中高效学习(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课后巩固拓展(巩固练习、课外拓展),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注重课内培养向课外育人的延伸,以传统课堂为知识传授的基础,通过网络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以创新创业实践和各类专业竞赛为抓手强化实践课堂提升知识深度,加强实践育人,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打造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相融性实践育人体系。

(3)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提升教师能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的作用,积极推动实施“课程思政”,聚焦“一流课程建设”“新文科”“电商扶贫”“电商兴疆”等领域进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哺,切实提升团队教师“课程思政”动力和能力。

(4)完善课程建设,凝聚育人合力。牢牢把握课程建设“主战场”,结合课程特点,从行业发展、生活实际、时政热点、专业知识等方面深入挖掘,做到“关注中国发展、不媚外”,选取的思政元素要让学生关心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成就,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趋势,关注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贴近学生生活,不枯燥”,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校园网贷、网络诈骗等,剖析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结合社会热点,不抽象”,通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电商扶贫、电商抗疫、“直播+扶贫”等社会热点,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夯实他们的爱国爱疆的热情;“融合专业知识,不空谈”,将互联网发展、网络安全等专业知识与“建设网络强国”等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形成课程思政基因式嵌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从“四种途径”即课前导入、知识点导入、课外拓展导入和作业导入,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固化隐性思政元素,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制作与之配套的新课件、新教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

(5)多措并举,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双主精神,利用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工具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和情感共鸣。

(6)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多维度考评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过程化、多元化、能力化的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课前、课中、课后、期末考试全过程考核,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线上课程平台共同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侧重期末考试内容能力化的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挑战度。

3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特色

3.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多学科的融合

电子商务是管理学、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涵盖电子商务运作体系、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课程沿袭新文科建设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融入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坚持教学改革和育人创新,推动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建设。

3.2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结合课程特点和“00后”关注的热点,将价值观层面、意识层面和职业精神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融入知识点、融入课外拓展、融入作业,教学形式喜闻乐见,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贴近时代、贴近实践、贴近学生,提升学生获得感,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

3.3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整体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融合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优质线上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实现“三个课堂”创新融合,优势互补。在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突出“高阶性”;探索教学方法,显出“创新性”,完善考评体系,反映“挑战度”,实现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高度融合。

3.4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改革教学方法,重塑教学流程。课前推送预习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探究式教学和翻转式教学;课后发布习题作业、课后阅读材料,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实现“教、学、考、管、评”全过程管理,体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互动性。

3.5 “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结合课程特点,突出意识培养、知识普及、体验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训室、走入企业,鼓励学生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逐梦创客”、产学研基地等平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融合理念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经过2年多的实践检验,先后孕育出省级一流课程一门、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路任重道远,今后需要从落实顶层设计、培育师资队伍、持续课程改革、健全评价方式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切实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概论电子商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