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奇遇

2022-03-18 22:26黎俊生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钓鱼竿鱼饵鱼鹰

(一)

“钓鱼奇遇”发生在小时候……

“六一”节的上午,在校园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下午就是个人找乐子的时光了。

那时,我就读于绿竹围绕的农村小学。我与虾仔、小螺、小龙是同窗好友,三人相约去钓鱼……

我们扛着钓鱼竿,拎着鱼饵,提着小木桶,步履匆匆地向五里外的那条小河进发……

钓鱼工具,均是我们的“杰作”:坚韧的钓鱼竿,是我们从竹林中选取的;钓鱼钩是我们用钢线又锤又磨,颇费心思打造出来的;装在玻璃瓶子里的蚯蚓,是我们从肥土里挖出来的。

约莫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小河旁。此刻将近黄昏。举目仰望,太阳被灰黑色的云朵遮掩,偶尔从云层中钻出来,像害羞的姑娘;低头扫视,南风轻过,河面泛起了微波轻浪。这,当然不是钓鱼的最佳天气,但还是可以下钓的。

时不我待。我们立即把带来的八根钓鱼竿摆在河岸,把蚯蚓掐断成一截一截的,分别挂在鱼钩上……

我们举起鱼竿,用力摆动,随着钓鱼线的晃动,那鱼钩就落到小河的深水处……

我们伫立在岸上,把眼睛睁得硕大,紧紧地盯着浮在水面上的鱼漂……

太阳一点一点地往下坠。等待了很久,都没发现什么动静……

突然,小龙以猫步向我走过来,用嘴巴贴着我的耳朵:“阿生,那鱼漂微微颤动呢。”他指着我正前方的那个鱼漂。

我睁大眼睛细察,发现那鱼漂真的在抖动……

我急步上前,把鱼竿迅速提起:啊,鱼钩上果真挂着一条名叫“小刀儿”的鱼儿,肚白背青,身子薄如刀片,只有手指那么大!

我高兴不起来,把小鱼投进小木桶里,用水养着。被困的小鱼却不知愁,竟然在桶里嬉戏,不时地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片刻,虾仔也嚷了起来:“阿生,我鱼钩上的鱼漂也颤动啦。”

虾仔上前提起鱼竿,鱼钩上挂着的是一条青鱼,身子瘦瘦的,也只有手指那么大。

小螺也嚷了起来了:“哟哟,我那条钓鱼竿的鱼漂也颤动啦!”

小螺迅速把鱼竿提了起来,鱼钩上挂着的是一条鲫鱼,形体黑胖,肚子大大,也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接下来,不断地发现鱼漂在颤动,我们不停地把鱼竿提起来。粗略估算一下,钓到的鱼儿已有二十多条了,但统统是“小不点”,真见鬼!

这是为什么呢?大伙在猜测、在争论。

小虾说:“我奶奶说,人运气好的时候才有如意的事儿发生;人运气差的时候,就会发生倒霉的事儿。我看,我们今天都晦气,所以钓不到大鱼。”

“讲‘运气’,不科学,这是封建迷信思想。”小龙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我猜到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大鱼儿照常上班,只有小魚放假。所以出来玩乐、寻食的都是些小鱼。它们真不幸,被我们钓上了。”小螺嚷着。

小螺这个说法新鲜、有趣,但是水族们哪有什么节日,这显然是天方夜谭。

平时我们来钓鱼,钓上的多数是大鱼,可今天钓到的全是小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真找不到答案……

太阳向西坠下,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只好收钩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都默默无语,都在为那个还没解开的“迷”,在动脑……

(二)

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周。

星期天,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我们按照昨天的约定,陆续来到村口汇集,准备又一次去钓鱼……

钓鱼的最佳时间,除了夕阳西下的时刻,就是晨曦初照的时候。鱼儿经过一夜的休整,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地叫啦,一定会四出觅食……

小螺、虾仔和我最先到了村口,小龙最后一个来到。

小龙用手背擦着惺忪的眼睛:“我昨夜睡得太晚,今天起迟啦……”

“谁叫你做夜猫子?”虾仔回了一句。

“我,我是在苦苦地等我哥回来……”

“你哥,哥什么哥!现在要赶时间去钓鱼,快上路!”我催促道。

小龙显得无可奈何,但还是跟着大伙一起走了……

我们步如鼓点,很快就到达了小河旁。

老天有情。此刻,和煦的阳光洒在静静的河面上,流金溢彩。啊,今天是钓鱼的好日子!

我们立马挥动鱼竿,把鱼钩抛入河中……

四双炯炯的目光,注视着漂浮在水面上的8个鱼漂,巴望着它颤动……

“嘿哟哟,嘿哟哟,河里鱼儿多呀,水里鱼儿肥,鱼鹰赶快去捉鱼哟,个个立功劳……”突然,从河的不远处传来洪亮的劳动号子声。

啊,“鹰叔”指挥鱼鹰捉鱼啦,就在小河的那一段。于是我们立即向那儿奔去……

我们的钓鱼竿仍留在原处支着,期待“愿者上钩”……

瞬间,我们就到了那个河段。瞧,“鹰叔”站在那个小船上,“嘿哟嘿哟”地呐喊,挥舞着竹篙,重重地拍打在河面上,水花四溅,震耳欲聋……

在“鹰叔”的鼓动下,鱼鹰拍打着翅膀,“嘎嘎嘎”地叫着,拼命地往水里钻……

片刻,鱼鹰们纷纷钻出水面。它们的嘴里都叼着鱼,奋力向小船游去……

“鹰叔”嘻嘻地笑着,伸出网兜去接过鱼鹰送回的鱼儿,然后用手轻轻地拍拍鱼鹰的脑袋,鱼鹰又重新投入战斗……

我们置身在这震撼的场景之中,竟然忘记了一切。直到鱼鹰捕鱼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记起我们钓鱼这件事。

当我们匆匆赶回来起钓的时候,发现有七个鱼钩的鱼饵,都被鱼吃得一干二净了,吃鱼饵的鱼儿早已逃之夭夭。

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有一个鱼钩上竟然挂着一截鱼:这是鱼的上半身,而没有下半身。

瞅着这离奇的一截鱼,我们真有点不寒而栗……

小虾又说事了:“这一定是鬼怪作祟了。我奶奶说,凡是出现鬼怪事,就是鬼怪在作祟……”

“你奶奶受封建迷信毒害太深了吧。”小龙眨巴着眼睛,“要是真的有鬼怪,它怎么不把整条鱼拿去,而留下一截呢?”

“依我看,是河里的什么动物来捣蛋了,可能是它……”小龙突然兴奋地嚷了起来,纵身跳进小河,一个猛子扎下水去……

俗话说,人有旦夕之祸福。小龙独自潜下水底,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举目扫视河面,不见什么动静,我们的心都吊了起來……

就在此刻,突然河中冒起一串气泡,一个乌黑的头颅冒出来了……

“是小龙,是小龙!”大伙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小龙上了岸,举起了手,只见他手中握着一个又圆又扁的东西:“我们钓上的那条鱼只有一截,另一截在这里呢。”

大伙定睛细看:他手中攥着的是个大螃蟹,大螃蟹那两个厉害的钳子,死死地钳着一截鱼尾……

啊,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我们那个鱼钩上的鱼饵,首先诱来了一条鱼。那贪吃而懵懂的鱼,妄图一口把鱼饵吞下肚去。可是锋利的鱼钩扎在它的喉咙里,它怎么也挣脱不了,而被牢牢地挂在钩上。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时,一只来觅食的螃蟹,惊喜地发现那儿有一条挂着的鱼,就迅速游过去,用它的钳子紧紧地钳着那条鱼,试图把整条鱼拖走。可是不论它怎么用力,鱼还是牢牢地挂在鱼钩上。

螃蟹想了想,就用它的钳子把这条鱼切断,放弃挂在钩上的上半截,钳着那下半截游回洞里,打算慢慢享受。殊不知,突如其来的小龙却把它捕获了,连同“赃物”一起带走……

真相大白,大伙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太棒了,我们又在生物界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秘密!”

“可是,发生在‘六一’的那个怪事,我们还没有破案呀。”小螺提出那个未解之谜。

“那个怪事,我问我哥了,他懂!”小龙说。

“你为什么不早说?”我质问小龙。

“早晨在村口集中的时候,我想说……可你打断我的话……”

我记起来了,晨曦时分,我们在村口汇集,小龙迟到了。他当时是要说他哥什么什么的,我们猴急去钓鱼,就不让他说了……

“你现在就跟大伙说说吧!”我催他。

“你们知道吗?我哥在县城念高中,是个水生物研究的爱好者,曾为我解答过好多奇疑问题……”

“你别天南地北地扯了。我们‘六一’那天钓鱼时发生的怪事,你哥是怎样说的呀?”我提醒小龙。

“你们不会忘记吧。‘六一’那天,满天乌云,阳光微弱,河面上波浪起起伏伏。我哥说,这样不好的天气,大鱼一般不会出来觅食,只有耐不住寂寞的小鱼才会出来……”小龙学着他哥哥的口吻进行分析。

啊,原来如此,说得在理!我们不禁点头赞同。

钓鱼中遇到的两大怪事,都有了满意的答案啦。从钓鱼中,我们又发现了鱼家族中的两大秘密,多惬意啊!

黎俊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湛江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湛江市民协荣誉主席,已在《南方日报》《海南日报》《中国教育报》《百花园》《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小溪流》《文学少年》《金色少年》等全国、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艺作品500多篇,出版小说集、散文集6部,主编出版《校园文学选》等15册。

3205501908271

猜你喜欢
钓鱼竿鱼饵鱼鹰
鱼饵
狡猾的白丝鱼
性命
鱼鹰和它的倒影
钓鱼
秘制鱼饵
分手
管理的最高境界
我要我的“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