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尔比文化生存智慧与生态治理实践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2022-03-18 08:10丁木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尔比彝族智慧

丁木乃

(乐山师范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尹绍亭教授的刀耕火种研究、杨庭硕老先生的传统农耕文化调查以及裴盛基教授对民族植物学科的创建,这些前辈很早就提出了少数民族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特殊做法及其知识体系。”[1]前言每个社会文化中都具有地方性环境知识和生态智慧价值。彝族尔比①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态认知与行为方式,传承和发展彝族尔比文化生态智慧,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彝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学术界对彝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杨庭硕、杨曾辉、杨军昌、林芊、李晓莉、黄龙光、刘荣昆、崔美倩、李金发、杨甫旺、叶宏等②,探讨了云贵川等地区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均未涉及彝族尔比文化生态智慧。通过梳理文献可知,学界对尔比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彝族尔比文化本身的分析和阐述居多,缺乏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彝族尔比文化的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因此,对彝族尔比文化生态观进行深入探析,具有独特的亮点和价值,既能体现出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中的“彝族”主要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自称“诺苏”的彝族,以生态人类学理论关切彝族尔比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实践,用文献考察和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彝族尔比文化中的生态知识、生态智慧和生态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和文化实践,从而为拓展生态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思路,即以彝族尔比文化生态智慧研究的案例为生态人类学的学术研究提供思考路径。

一、彝族尔比文化中的生存智慧

尔比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家中,常看到父母谈尔比;在村寨,常听到老人说尔比;在家支活动中,常听到“苏易”(长者)言论尔比;在调解社会纠纷中,常听到“德古”(调解员)论说尔比。尔比无时无刻在彝族人的心中,它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是人们长期在社会生活和自然规律中吸取的经验和获得的生存智慧。

首先,尔比对自然界的认识。如“树子长哪里,乌鸦哪里叫”,“树根窜得宽,树梢荫也广”,“植物千四百,有根才生长”,“植物十二类,没有不长根的,花有十二类,没有不结蒂的”,“大树长山上,挡着风和雨,坚石在水中,挡着波和浪。”[2],[3]191-251又如尔比对季节的认识:“夏天有星要降露,冬天有星要降霜”,“春天多晴年,五谷自结实,春天多雨年,高山遭毒水”,“春来百羊主人淋露水,秋来百荞主人冒汗珠”,“春季羊上山,秋季羊下坝”,“夏天落夏雪,五谷脱根蒂;冬天打冬雷,牛羊失生存。”[2],[3]213-227再如尔比对天气的认识:“南风从下方吹来,北风从上方吹来”,“六月猫儿来烤火,人们将要受饥寒”,“彩虹挂东方,天上落雨滴,彩虹出西方,霞光映天空”,“乌云降雨兆,白云天睛兆,黄云吹风兆”,“鸡能别昼夜,狗能辨主客,要下雪先起寒风,要下雨先起热风。”[2],[3]213-218这些自然类尔比中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环境知识,它以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文学性表达了彝族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客观性总结了与彝族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规律。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以及彝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观。

其次,尔比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如尔比对火灾的预测:“在山阴起火,在山阳灭火”,“东方流星过,西方要起火”,“白天闻牛叫,夜晚见火燃”,“原野起星火,森林遭火灾”,“草杆取火苗,森林起野火。”[2],[3]187-308又如尔比对地震的预测:“地将震来牲畜惊,人将得病灵魂惊”。以及尔比对雨水的预测:“树叶不落雨水不完,布谷早来耕牧早始”,“虫子地上爬,雨滴天上飞”,“日晕没有水,月晕九桶水”,“雁叫天将晴,雕叫天落雨”,“早晨东方红,午后落阵雨”,“河渲要天晴,鱼跃要下雨。”[2],[3]210-213再如:尔比对庄稼丰收或歉收的预测:“出现大霜雪,五谷就丰收”,“六月落夏雪,人们受饥饿”,“大雪兆丰年,大霜兆荒年。”[2],[3]214-218流传于彝族民间的自然类尔比,不仅有对天气变化、庄稼和植物的认识,而且对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暴雨、洪水等也有预测,这些地方性环境知识对于彝区防灾减灾抗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尔比作为彝族生态文化元素之一,具有传统生态知识的多样性表达和现代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彝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影响范围广。然而,以尔比为代表的具有彝族特色的防灾减灾的地方性知识,反映了彝族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尔比构成了彝族独特的生态智慧,是彝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资源。彝族尔比文化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在实践中潜意识地进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尔比文化生存智慧与生态实践具有可持续性,是彝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彝族尔比文化更重视和强调“养”而不是“教”,这样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尔比是彝族人的行动指南,起着不成文法、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从彝族尔比与生态的关联,人们的行为方式是怎样按照尔比文化对生态的理解得以形成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彝族尔比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得到答案。尔比文化中的生态认知与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从广义上说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得以成立。很显然,这一观念已经成了彝族人行为方式的基础。应该传承与保护彝族尔比文化生态智慧,发挥其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彝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使之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彝族尔比文化在彝区生态治理中的作用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和自然是“密切相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具有生态学意识,就应该具有生态道德。[4]219尔比文化是彝族先民各种实践经验和思想认识成果的总汇,它在彝族伦理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同时,来自社会实践的自然类尔比,是彝族人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认知,蕴含着深刻的彝族自然观、宇宙观和伦理观。在彝区生态治理中,对于维护社会和谐、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尔比强调要顺应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它要求人们要崇尚自然,如“杉林长势茂,獐鹿跑得快,江河水源足,鱼儿游得欢”。尊重自然,如“树能储水,树枯水干涸”,又如“风光靠山水,绿化靠树林。”[2],[5]67-140尔比文化生态智慧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彝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彝族人的实践活动中,受到尔比文化生态智慧的影响,人们基本上是下意识的遵守其行为准则。尔比文化生态智慧在实践过程中,不必借助外力的推动,就能不断起到维护生态的作用。

其次,尔比要求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如“江水枯竭鱼儿被日晒,岩壁崩塌蜜蜂四处飞,父母故去子女各地散”。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如“水往低处流,树往高处长”,又如“杜鹃啼三月,知了鸣七月,树叶长六月,雨水下九月,人类活一生”。告诫人们向自然适度索取,如“剥了树皮树要哭,扯了鸟毛鸟骨疼。”[2],[5]68-140彝族尔比很大程度上传承着崇尚、尊重、保护、顺应自然的文化。从彝族尔比文化生态实践来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它强调人们要去顺应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

再次,尔比主张保护动物。如“瘦熊不该杀,肥麂不该打,空蜂窝不该取”,“打蛙手污秽,打狗更忌讳”,“打雁上天怒,杀人家族怒。”[2],[3]207-273若打了不该打的动物,则会受到道德伦理上的谴责。这些尔比对规范行为和约束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伦理价值,它蕴含着彝族文化地方性的理论体系,使彝族人的思维逻辑中得到认可和遵从。尔比用形象比喻的方式揭示所要说明的问题,它在彝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习惯法的范例作用。

最后,尔比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它与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高度契合。尔比生动展现了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它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应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尔比文化蕴含的伦理道德、习惯法、生态智慧和价值观念等,对于教化民众、规范行为、维护生态具有重要功能。同时,对生态文明背景下加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承尔比文化生态智慧,既有利于尔比文化的保护、创造和发展,又有利于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对于彝区构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彝族与此相关的知识也是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依赖力量,而这正是我们深入研究不同民族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原因所在。”[6]应汲取彝族地方性经验与生存性智慧,为彝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发挥尔比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塑造社会伦理、强化道德约束,提升彝区生态治理的有效性。

三、彝族尔比文化“和谐论”自然观的社会意义

彝族尔比文化在认识和爱护自然环境中,具有彝族独特的生态实践及其生态知识体系。在卷帙浩繁的毕摩文献中,有不少是写保护自然的;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叙述了宇宙的变化、自然万物的起源、人类由雪演变而成的过程,强调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世界,人类与动植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彝族著名教育经典《玛牧特依》,要求人们和睦相处,又训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彝族独特的尔比文化,涉及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关于自然的,它强调人们要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在认识和爱护自然环境中,具有独特的生态实践及其生态知识体系。“彝族尔比文化中遵纪守法与廉洁奉公、文明礼貌与诚实守信、团结和谐与勤俭致富、尊重自然与爱护环境的价值观念,对彝族社会规范、道德教育和维护生态具有现实意义,对提倡、维护、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到积极作用。传承和弘扬尔比文化,特别是其中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对彝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道德修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彝族社会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7]

尔比是彝族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以及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尔比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是独具彝族特色的言语,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尔比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涉及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有涉及家支制度和血缘关系的;有关于习惯法和社会纠纷的;有反映生产生活的、伦理道德的;有教育子女的、婚姻关系的;另外有关生活常情、品德作风和人际关系的等等。所谓“前人不说尔比,后人不会言语”,足见尔比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尔比是彝族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教育功能。尔比蕴含着地方性的伦理体系,是彝族“和谐论”自然观的生动展现。

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崇高理想。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有的强调必须教育当地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然而,对当地人来讲,与从外部拿来的宣传教育相比,当地人自身主动参与到环境问题中显得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主动参与,可以将尔比文化生态智慧恰当地运用于彝族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去。从人与自然实践关系中,我们知道“巧妙地利用本土生态知识和民族文化,对生态的维护,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可以坐收事半功倍的成效。”[8]基于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联性,民族地区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环保工作。彝族尔比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环境知识和生态智慧,挖掘其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探索彝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思路,对于当下生态治理有着积极的参照意义。

四、结语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尔比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具有彝族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尔比文化蕴含着道德伦理观念、社会生存智慧和自然生态观念,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学者相信,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一种“美德”,值得人们诊视。“生存性智慧对于当下社会各方积极推动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参照意义和某种启迪。”[9]生态智慧本身是一种实践智慧,把这些生态智慧发掘出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从尔比文化生态智慧看,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强调敬畏自然、和谐地融入自然。彝族尔比文化在当代彝族社会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即有利于人们培育较好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伦理,又有助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彝族尔比文化最重要的生态文化观念是和谐共生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互依互存、共生共荣的统一关系,它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且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种认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总之,对于彝族先民传承下来的尔比文化,最根本的,须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有鉴别地对待,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对于那些存在狭隘的血缘家支观念和阶级局限性、丧失复兴价值、甚至还可能成为历史包袱的尔比文化要坚决抵制,对于那些具有重要道德功能、社会作用和时代价值的尔比文化要批判继承。科学提炼取舍尔比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彝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注 释:

①彝语尔比(lu byx),又称尔比尔吉(lu byx lu ji),译为格言、警句、谚语等。学术界对于尔比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说法。已经出现了许多观点,如沈五己的“龙的声音、龙的言语”,阿牛木支的“哲理诗”,沙马拉毅的“一种口头文学”,李明的“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苏连科的“诗”和“言”,木乃热哈的“一种语言片断”,打西阿且的“语言优美的固定用语”。还有朱文旭的“古今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沉淀物’”,叶宏的“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思想、感情的结晶”,刘云和杨娟的“智慧语”(集体智慧的结晶),罗蓉芝的“生活经验教训在语言艺术中的高度概括”,苏静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实践经验”,陈国光的“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适应社会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等等。不管翻译成汉语的哪一种意思,都很难表达尔比的本意,只有采用音译的方式,保持尔比的民族独特性,这样可以避免不准确翻译所带来的误解和困扰,所以本文采用尔比音译。

②具体为杨庭硕,杨曾辉《彝族文化对高寒山区生态系统的适应》;杨军昌,林芊《古彝文献中的生态观及生态保护价值》;杨曾辉《川西南彝族厩肥处理与生态维护》;李晓莉《论云南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李金发《彝族民间信仰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杨甫旺等《试论彝族原始宗教对生态保护的意义》;杨红《凉山彝族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翟宏州,翟州莲《论彝族传统文化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刘荣昆《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叶宏,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崔美倩《四川藏、羌、彝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多样性表达及其现代价值》;黄龙光《彝族传统崇水民俗及其生态内涵》;毛呷呷《论彝族宗教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马尔子《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猜你喜欢
尔比彝族智慧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顺其自然,心无所惧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