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记忆场所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探索

2022-03-19 18:28杨恩耀霍珺
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杨恩耀 霍珺

关键词:传统村落 记忆场所 集体记忆 公共空间 村落保护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维系“传统”文化与“乡愁”情感的主要载体,而记忆场所正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对传统村落记忆场所进行研究有助于在现代化建设中塑造更具有地域文化认同感的村落。故此,本文基于记忆场所理论研究的方法,以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这一传统村落作为案例,通过深入访谈与调查当地村民的集体记忆与记忆场所的分布,总结并分析现状问题,积极探索活化记忆场所的设计策略与活化方法。

一、传统村落与记忆场所的相关概念

(一)传统村落: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传统村落”的概念,并用它替换“古村落”以彰显文脉及传承之意。传统村落是指古村落的形成发展历史悠久,较之于普通村落而言,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等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条件。本文选取的案例,东山镇杨湾村在2013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二)记忆场所:记忆场所往往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中代表性的场所。[1] 舒尔茨认为“场所”不仅是简单抽象的场地或地理位置概念,而是经过人为活动使其赋予了特定氛围的物质空间,是一种人工、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整体;作为非物质信息的“记忆”则是涵盖了内在意识与外在现实的一种动态及互动艺术,将现实与意识进行了勾连。[2] 简而言之,记忆场所是“记忆”与“场所”两者共同建构能触发人们集体共鸣和回忆的空间场所,息息相关,缺一不可。

陆邵明曾指出记忆场所隐含了两个基本的维度及其互动演绎—基于空间维度的“场所”物质属性与基于时间维度的非物质信息“记忆”。[3] 一方面就是建构在记忆载体之上的空间物质要素,这种要素是可视化的存在,与人为日常活动之间息息相关,任何非物质文化要素都必须建构在其之上实现其文化传承和价值认同,主要包括街巷场所,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例如古街、古巷、商铺、集市、村口、学校、码头、生活场景下的池塘、传承多年历史故事的古树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人为叙事构成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这种要素是基于某一特定空间要素的基础上,捕捉到一个历史或文化事件的关键位置和时间线索,加上人为的长期干预形成的活动,例如家族拜祭、习俗庆典、调解方式、传承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种无形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通过语言、图像、物象、故事等途径进行捕捉并加以统计分析。

二、江苏省苏州东山杨湾村记忆场所调研与分析

(一)苏州东山杨湾村环境概况

杨湾村位于苏州吴中区东山半岛西北部,背山面水,地理位置呈现出“扶山而居,扼水而行”之势。(图1)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明清古建筑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古村落之一。由于地理因素与历史因素,杨湾村村址选取处于演武墩与湖沙山之间的山坞,易守难攻,位置高于海拔5米,既解决了太湖自古以来的匪患,又避免了水患的侵害,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像是个避世隐居的“桃花源”。杨湾村以“三古”闻名,古街、古建、古寺是杨湾村的特色元素,在0.09平方千米的核心保护区内,保存着近3万平方米的明清历史建筑群落,除了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在村落自南向北的首尾处,许多古民居建筑形成以杨湾明朝一条街为中心,商铺、民居、里巷、更楼等向左右两侧辐射的街区格局。

(二)记忆场所统计与分布

在通过对文献与当地村志的基本背景了解下,对当地的居民采用传统的访谈调查、问卷以及认知地图等方法,针对访谈中出现印象较为深刻的记忆场所进行收集并统计(图2),得出以下杨湾村的36处不同类型的记忆场所与街巷记忆场所等。

(三)记忆场所分类与构成要素分析

1.记忆场所的分类:由上文的概念中提到,杨湾村记忆场所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两种。其中根据物质要素的内容可以简单分类出两种类型:人工场所与自然场所,独立出自然场所的一个类别,再根据人工场所的空间特征与功能继续细分,街巷记忆场所、宗教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四种,最后再通过访谈获取的集体记忆与相关文献记载的杨湾村的历史和傳统习俗进行梳理(图3),可总结出以下五种记忆场所:街巷公共空间场所、地区传统构筑物主导的建筑场所、具有集体记忆的宗教文化教育场所、具有江南太湖风光的自然场所与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遗存场所等五种类型。

2.记忆场所的构成要素分析

(1)街巷公共空间场所:街巷场所的空间形态和结构是由村落选址和长久以来的历史原因形成的,也成为了不同传统村落的独特基因。从村落的版图来看,可以清楚地发现村落主要的记忆场所围绕自南向北的一条乡镇公路与杨湾明朝古街分布,其余各条支路流线呈十字状由古街引出,虽形态结构上有所交集,但步行连接关系模糊,其余记忆场所布局零星散乱,串联关系弱,区域内跨度较大,难以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场所。通过受访居民对交通流线相关的访谈内容以及街巷道路使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主要的街巷是明朝古街、十字弄、永平巷、居家巷以及通往民居建筑群的古道,这些场所除浜场周边古街结构完整外,其余街巷都有不同程度的街巷界面破损,周边建筑风格的不统一,地面铺装样式的杂乱,包括村民新修建的民房、住楼,导致街巷场所围合方式与空间尺度发生变化。对于非物质要素而言,除日常生活劳作之外,街巷场所往往是婚嫁、丧葬都要发生的场合,在当地素有“通路”之称,此外,许多以高墙围合的街巷场所常有黑墙出现,实则是有新房建成后以轻煤涂抹黑墙的习俗,这样的黑墙壁可避雨水侵蚀。

(2)地区传统构筑物主导的建筑场所:地区传统建筑主要分为商用建筑与住宅建筑两种,商业建筑以砖、木、混凝土为基本材质,延续了江南地区一贯的建筑风格,且建筑布局精炼,形成“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商住一体的建筑形式。但目前村落的现状是商用建筑的建筑形态样式层次不齐,内部设施的老旧与破损不满足现有旅游服务的新功能,且商铺的外立面形式过于单一,不具备可识别性。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则是以木结构的厅堂式为多,村内水系不从街巷引流,改以天井形式出现,于是便形成了天井、院落、长窗流通的室内外空间,历年新建的民居建筑高度层次不齐,所用建筑材料向砖、钢筋混凝土转变,传统的土木结构逐渐产生变化。

(3)具有集体记忆的宗教文化教育场所:具有集体记忆的文化教育场所主要有五处,轩辕宫、三元宫、明善堂、怀荫堂以及上湾刘公堂,其建筑类型主要是祠堂、寺庙、学校、书孰等。村庄中承载居住年限较高人群记忆的场所多是供村民们学习逐梦的教育场所与宗教习俗场所,日常活动的发生都与此处息息相关。随着许多类似于伴观音、送灶、点地香等岁时习俗的淡忘,除保护名录内的轩辕宫与明善堂外,其余维系村民习俗信仰活动的场所则呈现出年久失修、随时崩坏的状态。

(4)具有江南太湖风光的自然场所:自然环境场所主要受到村民自发的建设改造使得界限模糊,环境污染严重,河塘水系依然保留但局部区域阻塞影响内部水系循环,开放空间不足且生态系统破损严重。村庄中太湖的水系支流贯穿村落的两处池塘口与广利桥处,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便是以水围绕的自然公共空间,这种由劳动引发的乐趣及自然的情感沟通成为村民离开村庄后的重要回忆,另外,多处种有古柏、古榉、古樟等名木见证了村落的历史,满足观赏性的同时,也成为居民的情感寄托。

(5)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遗存场所:约周景王二十三年伊始,伍子胥助吴伐越,杨湾成为吴国军事要塞,经过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和建立,至明清时期村中不断有考取功名、开疆拓土者,文人墨客在杨湾村著有诗集、散文:《壑舟记》《太湖新录》《橘荒叹》等。民国时期政府废太湖厅设立吴县,在杨湾村开设医院、学校、积谷仓、菜市场等场所,后成为传统建筑遗存场所,主要的明清、民国建筑已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其中木质结构的房屋保留以榫接的方式,屋前的雕刻装饰符号彰显了建筑物在当时的显著地位,但周边空间场所的杂乱无章影响了建筑风貌,防火设施不够完善,如图4。

三、杨湾村记忆场所设计策略探索

本文选用的场所记忆信息关联整合的活化策略,归纳杨湾村记忆场所的活化设计应包括:文化主题面域、记忆轴线规划、节点空间活化、场所氛围塑造等四个方面,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上呈现场所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场所氛围。在对杨湾村记忆场所进行设计活化时,首先应定位文化主题,确定设计的叙事方向,然后完善记忆轴线的规划设计,再添加需要活化的节点空间,最后根据不同物质场所之间的特征,营造属于不同场所的感知氛围。

(一)文化主题面域设计

主题是人们在对生活体验、洞察、分析后所总结的感悟与思想,其不仅囊括了事件本身的意义,还囊括了人们对生活的主观看法以及评价。在叙事的过程中,人们会依照这种感悟与思想来讲述故事。它是叙事的内在核心,是叙述者与接受者沟通的桥梁,代表着叙事的设计理念,为记忆轴线的规划与节点空间的活化提供主体脉络,为人们传达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信息。

通过相关文献与村志的记载,将杨湾村的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把涉及到的建筑场所关联在一起,以历时记忆与共时记忆为核心,对周围的建筑、自然场所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主题。通过对相关场所的分类与文化特征进行场所文化主题面域的分类,大致分为五个类别:宗教民俗文化、江南民居文化、非遗传承文化、教育文化与东山太湖文化。由于杨湾明朝古街从杨湾村最早时期发展起来的,也经历了杨湾自春秋发展到宋元以及明清、民国的鼎盛时期,承载了历史记忆与日常生活的共时记忆,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遗产建筑等,由此对应非遗传承文化主题;以明善堂、燕石学堂以及现代新建成的东山幼山小学可对应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教育文化主题;以轩辕宫、三元宫以及刘公堂为主的宗庙祠堂承载了当地历史轴线下的习俗文化发展,由此对应宗教民俗文化;周围的山体绿地空间、当地特色的果树、农田区域以及杨湾村独有的码头可对应东山太湖文化;以传统民居建筑所在的区域可展示当地的特色江南民居文化,如图5。

(二)记忆轴线规划设计

在核心文化主题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围绕主题展开活化,即对整体记忆发生的轴线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在不破坏周边建筑空间的前提下,适当扩展街巷的宽度;另一方面,为主题编排记忆情节发展的走向,使记忆场所之间的联系性更强。

在規划的过程中既要延续原始鱼骨形态的空间流线,针对各记忆场所零散分布,关联性不强的特点,以明朝古街与环山公路为南北纵轴的主要交通轴线,适当增加东西横轴的街巷通道,将相关街巷的断点重新连接起来,使非遗传承文化主题的各记忆场所之间的可达性更强,将杨湾村自宋元至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记忆情节场景陆续激活,激起人们探索故事情节的欲望;由于周边山体地形的复杂性导致北侧步行轴线的单一,为打造便民生产生活的通道,也为东山太湖主题文化构建适合游览、参观、采摘的自由旅游流线,以演武墩山体为中心,通过增设、绕行、休闲廊道等方式完善北侧的东西流线,如图6。

(三)节点公共空间活化

在对杨湾村的记忆场所主题定位和记忆轴线规划后,其核心思想已经基本呈现,接下来就是处理好通向各个文化主题之间的节点公共空间关系,让人们在体验中更具秩序性。场所的事件以情节的编排在空间中呈现,因此,对空间序列展开整体的连贯性设计,同时借助建筑、公共空间、景观来强化主题,让原本的空间构造更具有张力、感染力。

为保持村民对主题文化的空间体验、环境感知上的延续性与完整性,在记忆场所文化主题的区域内新增三类公共空间节点:出入口节点主要设立在环山公路与古街联通衔接的位置,与原有浜场的入口节点的位置形成呼应,加强公路与古街两侧的区域联系;在各交叉口节点位置处建立具有可识别性较强的标识系统,建立视线引导设计,强化居民与游客在心理上对整体场所秩序的认知;休闲节点的设置则是利用主要记忆场所周围的闲置地块,给当地风俗活动事件提供一个可定期举办的场所,并强化周边自然绿化氛围,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如图7、8。

(四)场所空间氛围营造

场所氛围营造主要根据人工建筑场所与自然环境场所的类型不同,有所区分,针对保护不良的传统建筑,需要提炼相关元素重新塑造;自然场所则要在满足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营造属于当地特色的自然环境样貌。

1.传统建筑空间塑造:对于传统建筑风貌的延续与发展,商用建筑与居住建筑在村中存在功能性的融合,以杨湾明朝古街为轴线的两边建筑主要以商用建筑为主,可统一整治立面建筑风格,更新雨篷与店招,打造鲜明特色的街巷建筑空间风貌;而沿“十”字古街延申至村落东南侧的建筑主要为传统民居建筑,可赋予为旅游服务的新功能,包括零售、餐饮、民俗旅馆等普通商业功能,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杨湾村研究范围内包含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需要在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基础下对建筑进行立面修复与整治,拆除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的建筑物与构筑物。通过对记忆场所建筑场所的调研提炼出杨湾村的传统建筑风格,提取并抽象出相关要素,对街巷立面商铺建筑,采取屋面坡度以29°为标准,挑檐深度为0.5米左右,材料以木质门与砖石混砌为主,须沿用木店板,上下木门槛的建筑界面,保留原有历史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控制一至二層的坡顶建筑,建筑檐口高度为6.2米,屋脊总高度不超过9米。院落式民居建筑窗户以漏窗与透窗为主,材料以青砖居多,也是作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建筑材料,青砖的主要特点是轻薄平整。通过提炼装饰符号图案,利用青砖的弧线造型,组合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用在院落的透窗上,延续传承地域文化,如图9。

2.生态自然场所的修复:除了村落中的建筑环境之外,自然场所在传统村落记忆场所中占据着极大的记忆比重。许多人承载“乡愁记忆”的场所都发生在河塘、桥梁、古井、古树这些自然的场所,适当增添硬质保护设施更有利于当地树种的保护与管养。对于人造建筑场所内部空余的自然环境,应做适当保留,例如在保留田地的情况下增加栅栏与篱笆,规范人流通行道路,提高自然环境品质;对于建筑场所外沿河塘的自然环境场所,需要重新疏通水系并净化,栽种当地树种;在生态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海绵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由周围原始的自然山体林地到林地绿廊的建设再到池塘水系的整合,通过生态过滤农田的设计,最终汇入太湖的港湾码头,如图10。

结语

传统村落的记忆场所承载了当地村落的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同时也寄托了居住村民的集体记忆与情感体验,如何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确保传统文化继承的前提下,整合村落的空间功能保护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依托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两个角度对记忆场所进行设计探索,并制定场所记忆信息关联整合的活化策略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路径。总的来说,对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活化与设计保护需要结合场所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尊重不同村民个体记忆的情感体验,优化创新记忆场所活化方法,从根本上提升村民对场所的认同感,参与重要集体事件的存在感,那么便可以使记忆场所重新焕发活力。但对于每个传统村落来说,还需借鉴更多先进地区的经验,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发展探索属于独具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3284501908238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