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治理模式对我国发展地摊经济的启示

2022-03-19 22:19张晔璇
中国市场 2022年2期
关键词:摊贩经营经济

摘 要:地摊经济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民生等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机与活力,但地摊经济的发展也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文章聚焦中国地摊经济治理的现状及主要矛盾,通过对韩国地摊经济治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对于我国进一步规范管理地摊经济、促进地摊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地摊经济;治理模式;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2-001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2.011

1 引言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受挫,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冲破疫情桎梏,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摊经济”应运而生,不仅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就业和生计问题、稳定社会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起到提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李克强总理也在考察中称赞其为“人间烟火”“中国生机”。然而,虽然“地摊经济”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但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自身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 中国地摊经济治理现状及主要矛盾

“地摊经济”是我国最原始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其凭借创业门槛低、技能要求低、投资风险低的“三低”特征,在丰富经济市场的同时,也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后疫情时代,为缓解就业压力、恢复消费活力,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在国家的鼓励下,各大省市先后放开地摊经济发展,多家平台相继推出地摊扶持计划,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地摊经济的繁荣发展。

虽然地摊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了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它的发展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相较于此前治理地摊经济采取的“一刀切”式暴力取缔,后疫情时代的地摊经济管理更提倡应用相对包容的“疏导区式”治理。然而,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治理理性与非正规经济自然本性间的博弈,可能引发治理對象的反引导行为,主要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经营场所的流动与固定

设立“流动摊贩疏导区”,是将摊贩引导并最终固定在某一地点从事经营活动的一种空间治理术,在便于管理摊贩的同时,也避免了地摊的出现与既定的城市空间秩序发生冲突,从而保护了城市的形象。然而,由于经济主体希望通过不断变换经营场地、扩大市场规模、寻找特定的消费人群而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固定经营场所与地摊经济本身具有的流动性特征存在一定冲突。由此,便可能导致部分小摊贩主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意进入疏导区进行经营活动的问题。

2.2 缴纳租金与经营成本

由于摊贩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占用了一定的公共空间资源,并产生了经济利润,因此从公平性角度而言,对其收取一定租金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行为。但相比其他的经济形式而言,地摊经济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经营成本门槛低。这一特征不仅能使摊贩自由地选择进入或退出市场,也可以为其赢得更多的营业利润。向摊贩收取租金,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其经营成本,缩小其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可能迫使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经营者选择退出市场,从而对地摊经济的综合治理产生不良影响。

2.3 合同约束与灵活经营

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是加强地摊经济管理的一种治理方法。合同中,主要明确了摊位位置、租赁期限、租金及经营品种等相关内容。然而,以合同约束地摊经营者的治理方法,与地摊经营者进出市场自由度高及可自主支配时间灵活性强的特点产生了矛盾。一方面,部分经营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预期未来经营状况,担心亏本后无法及时退出市场而不愿意进入固定区域经营;另一方面,签订合同也对部分非全职从事地摊经济的摊贩造成了使用期限等条件上的制约,从而降低了其进入疏导区经营的意愿。

2.4 产品管制与经营自主

虽然人为对地摊经营的产品进行干预和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地摊经济与正规商业体间产生相互竞争,但这一举动也可能损害摊贩基于自身对市场的判断自主选择所售卖商品的权利。特别是当疏导区内规定售卖的产品并不能与市场的需求或消费者的偏好相匹配时,不仅可能会加剧摊贩互相之间的竞争,还可能会为非疏导区外的摊贩带来“可乘之机”,致使原先有序、规范的市场秩序再次被打破。

3 韩国地摊经济的发展及治理模式

韩国的地摊经济起源于朝鲜时代的“市廛”[1]。20世纪40年代韩战停战后,地摊成了战争难民主要的谋生手段,数量激增。20世纪80年代,为筹备汉城奥运会等多项国际会议和活动,韩国政府为净化城市环境,以封锁、取缔等强制性管制方法加强了对于流动摊贩的治理,全国有近45%的小摊被拆除。20世纪末,全球金融危机致使失业率大幅上涨,为维持正常生活运转,许多失业者将目光瞄向了地摊经济,使得地摊经济再次复苏。21世纪以来,随着2003年清溪川复原项目、2008年东大门运动场公园化项目等城市开发事业的不断深入,韩国政府对地摊实施了大规模的迁移政策。在官方的引导下,近十年来,小吃车(Food Truck)、跳蚤市场(Flea Market) 和周末集市等地摊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政府通过调查地摊实况、建立地摊特色街、实行地摊许可制、地摊总量制等措施,不仅实现了地摊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多元化、特色化,还进一步挖掘了地摊经济的内涵品质,提升了地摊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

3.1 政府“区别”对待

“区域治理”是韩国对地摊经济进行管理的主要方法。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注意引导摊贩进入一个相对固定的经营场地,为此,将城市区域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绝对禁止区”,指人流、交通相对密集的区域,主要包含城市主干道、火车站、广场等。为了避免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这一区域不允许设立地摊。二是“相对禁止区”,指对城市交通和美观影响程度较小的区域。获得这一区域的摆摊资格需要摊贩提前申请,而且这一区域对摊位规模、经营时间等问题仍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三是“诱导区”,一般为城市交通和美观不太易受影响的区域,主要包括传统市场内的道路、住宅区外围空地和车流量较少的滨河道路。摊贩在获得许可后,也需要遵循政府对经营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开展经营[2]。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不仅能方便政府对地摊经济实施相对集中的管理,还可以在无形中强化摊贩的自觉意识,从而起到在不打破原有的城市格局下有效治理地摊经济的目的。

3.2 行业内外协治

为有效地落实地摊经济治理,维护自身经营权益,韩国的小摊贩主们从行业内部出发,自发地成立了“全国露天摊贩联合会”(KOSC),并运用互联网手段,建立了官方网站。该网站具有检索地摊经营场所的相关情报、分享最新的地摊经济政策、反映实际问题、交流经营心得等多重功能,实现了较为有序的行业内部自治。

除行业内部的努力外,韩国各地方自治团体下还成立了“相生委员会”,主要由政府公务员、相关领域专家、居民代表和摊贩代表四类人群构成,以“协同治理”的方式管理地摊经济。委员会通过进行“摊贩实态调查”,收集了地摊经营者的个人情况(如日均收入、月均收入),经营核心情况(如经营选址、摊位大小、经营项目、营业时间)及是否加入小贩协会或团体等相关信息。此外,委员会还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了摊贩经营场所的周边环境,从而为后期提升地摊治理水平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料。

3.3 设置准入门槛

韩国政府每3年会重新审核摊主的经营资格。依据行业自治团体提出的地摊经营者的家庭总资产上限不应超过3亿韩元的标准(约合人民币175万元),超过这一标准的经营者可能会被予以劝导,政府也会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经营管制。这一措施既能够有效保障经济基础较差的摊贩的经营权,也能够促进经济基础较好的摊贩向正规经济的行列转型,从而实现行业内部生态的良性循环。以2016年11月对首尔市芦原区实施的调查为例,以芦原区的生活型财产收入标准:2人家庭(及以下)3亿韩元、3人家庭3.3亿韩元、4人家庭3.6亿韩元、5人以上3.9亿韩元为考量基准,对于持有总资产超过3亿韩元的摊主,其是否能继续保留对地摊的经营资格,还需经过区政府审议后再行决定[3]。

3.4 强调特色经营

在规划之初,韩国政府就鼓励不同地区的地摊经济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要保留和突出一定的经营特色,使之能与地区的人文气息相互交融。在倡导坚持“特色经营”的同时,韩国也通过电视、网络等一系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吸引多元化的消费者群体进入市场。如位于首尔市钟路区的“东庙跳蚤市场”,主打“二手货”买卖,其主要经营内容为二手服装、二手电子产品、二手CD、二手书籍等。由于其出售的物品价格比较低廉,且为消费者营造了怀旧氛围,东庙跳蚤市场一直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而如今,随着当地电视台和自媒体的探访等多种多样的宣传途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追逐“古着” (Vintage Cloth)的复古潮流,也希望能通过二手市场交易,找到自己心仪的时尚单品。此外,通过韩国观光官方主页(korean.visitseoul.net)的介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也了解到了首尔的“特色地摊”,以东庙跳蚤市场、望远小吃市场、仁寺洞三清洞古董市场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地摊”也逐渐演变成为外国游客的“人气观光地”。

4 韩国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韩国地摊经济的变迁历史及其治理历程和我国地摊经济的发展有诸多的相近之处。借鉴韩国的成功治理经验,对于我国进一步规范管理地摊经济、推动地摊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民生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4.1 完善规划管理:由流动到固定

4.1.1 科学规划城市区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地摊经济认识的转变,后疫情时代治理地摊经济并不能简单地继续以往“一刀切”式的暴力取缔模式,而应该寻求一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模式,以实现空间管控与社会民生相平衡。对此,政府可以借鉴韩国经验,采取“科学规划区域”的方式依据城市原有结构、交通道路等级等硬件条件建立“疏导区”,以减少地摊的流动性,增强其可见性和可控性,实现对于地摊的集中管理。同时,政府也应该充分征询市民的意愿,将疏导区选址、区域营业时间、经营商品种类等信息向市民公开,避免疏导区经营与市民正常生活发生冲突。

4.1.2 善用城市立体空间

伴随城市开发与建设的日渐完善,土地资源的使用问题也日益紧张。在不打破原有的城市规划和格局的基础之上,所建立的 “地摊疏导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实现使用效益的最优化。除利用既有的平面空间之外,首尔市西大门区的“新村箱广场”(Sinchon Boxquare)項目[4]便是一个利用立体空间而扩大经营面积的范例。其选址定于新村汽车站前的闲置空地上,以集装箱作为经营载体,利用集装箱的建筑特征,构建了层高约9米(3层)的建筑,实现了在有限的区域内对立体空间利用的突破。

4.2 内外联动管理:由无序到有序

4.2.1 强化行业内部管理

在引导地摊经营者进入相对固定的疏导区后,需要建立和维护疏导区内的秩序。从行业内部的角度而言,应鼓励小摊贩主自发地成立疏导区自治组织。在疏导区成立初期,自治团体可以通过摊贩实态调查了解更多信息,并以调查结果作为基础,制定适合该区域发展的相关经营规定。在疏导区的发展相对成熟后,自治组织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监督的方式,向该区域内的地摊经营者更好地传播和渗透“有序”的意识,从而更好地规范地摊经济业态。

4.2.2 加强外部协同治理

除强化行业内部的管理外,政府提供的外部支持力量也是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政府应积极联合各相关部门,分别从前期、中期和后期实现对于地摊经济的协同治理,为地摊经济市场建立更为清晰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秩序。地摊经济协同管理框架模式见图1。

4.3 层层渗透管理:由粗放到精细

4.3.1 前期:准入条件细致化

建立和稳固疏导区的秩序后,应该逐步细化各项治理工作,落实“精细化管理”,以更好地引导地摊经济发展。其中,在治理前期对于准入条件的细化,可以更有效地规范行业内部生态。如效仿韩国,设立对“摊主持有的家庭总资产”的考察门槛。依据调查结果,既可以更精准有效地帮扶经济基础较差的群体,劝导经济基础较好的经营者登记为个体工商户,还可以避免后疫情时代一些高收入人群以“玩乐”或“蹭热度”的心态经营[5],导致“地摊经济”走向“泡沫经济”,从而实现地摊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4.3.2 中期:监管考评定期化

在治理中期建立定期化的监管和考评制度,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还可以激發地摊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如食品监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地摊内所出售的食品和用品进行抽检,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和有害产品流入市场。城市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疏导区进行卫生状况和摊主信誉的考评,对经数次提醒或教育仍未改善卫生情况和严重缺乏诚信的摊主,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勒令其进行整改。对于抗拒整改者,可以撤销其在疏导区内的经营资格。

4.3.3 后期:培育经营特色化

在前期和中期的治理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应该向更深层次开发和挖掘地摊经济的经营特色,努力培育地摊经济的“人文气息”,使之在成为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的同时,也能传承和延续城市或地区的文化传统。除挖掘地摊经济的文化价值外,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宣传,也可以为地摊经济带来更多受众。韩国地摊经济相对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和媒体的宣传。如借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图文推广,或依托小红书、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对地摊经济做系列探访和报道,将“线下的”“实体的”地摊经济“虚拟化”和“网络化”,以达到吸引多层次、多元化消费者的同时,丰富和增添了地摊经济的现代活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NA JUNSU.Study on space occupancy of street vendo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treet vendors migration: Focused on Dongmyo Flea Market[D].Seoul: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2018:1-127.

[2] 王成栋.引导“地摊经济”有序发展[J].人民论坛,2020(20):77-79.

[3]SISA Free News. [EB/OL](2016-10-26)[2021-02-18].http://www.sisanews.org.

[4]CHANGSU RYU, SUHHYUN MOON, DONGJIN YE.A study on the social value and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Sinchon BOXQUARE[J].Journal of the Korea Institute of Spatial Design,2019,14(4):263-276.

[5]郭子仪.地摊经济如何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浅析经济视角下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商场现代化,2020(19):10-12.

[作者简介]张晔璇(1998—),女,韩国庆熙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经营学。

猜你喜欢
摊贩经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经济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