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三条路

2022-03-19 22:43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养老志愿者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兑换服务。

时间银行来了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2022年是何雨参与上海时间银行互助平台的第三年,目前已经积累了近300个小时志愿时长。经历过的服务内容包括帮助老人买菜、陪同老人就医、帮助老人做核酸检测预约等。

23岁的何雨介绍,搜索上海养老时间银行公众号即可进入时间银行版块。“在平台上申请成为时间银行志愿者或需求者时,需要填写个人住址等信息,此后附近时间银行服务点的负责人会联系本人进行资质审核。志愿服务范围也基本以居住的社区为主。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后,将由时间银行平台比对确认后记入系统。”

按照上海时间银行规定,志愿者在年满 60周岁以后,均可用个人账户内的时间兑换等时的为老服务,个人账户内的时间也可以转移至亲属账户上。

“这相当于通过时间银行,推动社区之间的互帮互助。我的服务时长也能赠与爷爷奶奶,他们有需要时就能得到社区帮助。”何雨说。

何雨所经历的互助养老模式正在蓬勃发展。以北京为例,1月19日,北京市民政局等三部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将于6月1日起实施。根据《方案》,志愿者通过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攒获得时间币,一个小时志愿服务兑换1个时间币。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1万个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时间币可本人满60岁后兑换使用,也可转赠直系亲属。时间币不能换资金或实物。

如果需积攒一万个时间币,以全年无休、每天8小时志愿服务时长计算,共需服务约3年零5个月时间;以全年无休、每天1小时志愿服务时长计算,共需服务约27年5个月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币的积攒量并不影响个人兑换相关养老服务。

据了解,志愿服务内容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8大类服务。

对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认为,积攒1万个时间币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只是时间银行的一项增值服务。时间银行本质上是去做市场以及政府覆盖不了的养老服务。老人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如一些老人可能需要人上门陪下棋聊天,有些老人需要年轻人陪同去医院挂号取药等,这样的精准化服务政府没办法完全覆盖,也无法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加之当下各种平台公司也能为精准连接需求与志愿者提供技术支撑。我们也常称时间银行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第三条道路之一。

护老行动身体力行

据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2.49亿老年人、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余万名。而时间银行是应对养老护理人员缺乏的一种方式。截至2022年2月,时间银行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广西、北京等多地试点,志愿服务正走向常态化。据统计,目前国内时间银行运营机构超240家,覆盖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的实施细则也衍生出各种形式。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南京时间银行平台上,18岁到39岁志愿者占比高达56%。

陈功表示:“时间银行在国内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从群众认知、运营平台覆盖面、行业标准等方面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本稿综合《北京青年报》《半月谈》等)

3655501908293

猜你喜欢
志愿养老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小小志愿者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养老更无忧了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