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高中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

2022-03-19 01:56卜燕春
高考·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

摘 要:当下,残疾学生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聋哑学生体育相关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相比于普通学校体育而言,特教相关的体育教学研究是今后亟须扩展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以南通高中的聋哑学生为例,以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拓展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研究,重在发展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聋哑学生提供良好的高中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体育锻炼;高中: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对于普通学生和特教学生而言,都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并不断提升自我[1]。高中聋哑学生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2],一些学生面临着高中毕业进入社会择业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教育的关键[3]。目前,高中校园的聋生和哑生很少,但是也实际存在,在融合教育的大环境背景下,高中校园虽对聋哑学生关怀备至,但是对高中校园里的聋哑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研究寥寥无几。所以,借此时机,为了聋哑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学习让其有一个更好地参加高考的温暖大家庭,本研究从体育锻炼的社会适应能力入手探讨与高中聋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教学提供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的积极性的研究价值。

一、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聋哑学生体育锻炼喜爱程度总体现状研究分析

高中聋哑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上普遍不高,通过走访调查和日常的教学实践发现此类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乐观,喜欢锻炼并能保持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比例都不超过50%[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这几点。首先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导致这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自信,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其次是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5]。大部分聋哑学生在校内的课程学习中以文化课程或是技能类的课程为主,因此学校在教学层面也容易导致对他们体质健康的关注,体育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不够重视。最后是社会基础设施的缺失。虽然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能够考虑残疾人等因素来进行建设,但在体育公共设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聋哑学生来说,校外体育设施或社团很难吸引到他们。一部分人对聋哑学生以特殊人群的眼光看待,以此疏远聋哑学生,使得聋哑学生对体育锻炼逐渐疏远,甚至排斥。

(二)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现状研究分析

通过多年的聋哑学生教学和发展跟踪调查可以发现聋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处在较低的层级。聋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际交往能力[6]。聋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高。其次是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也是聋哑学生普遍缺乏的一项能力。聋哑学生在工作学习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解决,他们的家人,以及老师一般会充当解决问题的角色,长此以往,他们的独立性欠缺,也缺乏掌握解决问题的必要方式方法。最后是应变能力,他们洞悉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不够[7]。此外,社会适应能力还包括自我约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聋哑学生除了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好外,其余一些能力都普遍不高。因此,通过体育锻煉对他们进行干预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聋哑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参与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聋哑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来研究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参与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分析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依据。

(一)聋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聋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状况,体育锻炼功能。主要包括提高身体健康(87%)、塑造体形(77%)、增进感情和友谊(42%)、提高学习效率(37%)、养成体育意识(2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7%)。

由此可以看出,聋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还停留在提升身体健康的层面,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主要功能,也有不少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能够增进感情和友谊并提升学习效率等身体层面以外的方面,说明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更加深入。但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体育意识的养成和提升社会适应等能力认知较少,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其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究其原因是学生跟学校家庭以外的环境接触较少,不能真正地体会和认识到体育锻炼在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观目的的缺失可能是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处于初期,还未真正成熟,这也是需要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和培养的,对高中生的教育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灌输体育锻炼的附属功能,适应学习、适应社会并健康成长。

(二)聋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认同

通过调查发现:聋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认同状况:体育课的规范程度非常正规所占百分比是22.37%,正规所占百分比是36.45%,一般所占百分比是28.75%,不太正规所占百分比是12.27%,不正规所占百分比是0.16;体育教师的交流度:非常喜欢所占百分比是17.87%,喜欢所占百分比是23.45%,一般所占百分比是45.27%,不太喜欢所占百分比是12.40%,不喜欢所占百分比是1.01%。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大部分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规范程度认同较高,说明体育教师的教学还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的。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层面,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一般”这个选项,可能与聋哑学生的交流障碍有关,但同时体育可以是以肢体语言交流为主的学习项目,因此还是有部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持喜欢的态度。

(三)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聋哑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非常喜欢所占百分比是66.32%,一般所占百分比是23.58%,不喜欢所占百分比是10.11%.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大多数采用的是兴趣教学法,能够极大提升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同时也能提升他们体育课堂的参与度。此外,高中聋哑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没有施加给他们更多的学习压力,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学习,这也是他们大部分人喜欢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四)聋哑学生对体育课喜爱程度原因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聋哑学生喜欢体育课程的原因主要有六项:能增进健康所占百分比是76%,能提高学习效率所占百分比是56%,喜欢体育老师所占百分比是32%,能增进感情和友谊所占百分比是28%,能塑造体型所占百分比是26%,能表现自己所占百分比是16%。

由上述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喜爱体育课的首要原因还是体育锻炼的基础功能能够增进健康,这也是聋哑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的首选项,可见学生能够感受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功效。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把此项归为喜爱体育课程的原因,因为体育课能给学生带来充沛的活力,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同时通过结合体育锻炼的劳逸结合,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会加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喜爱体育课程的原因很少会选择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选项。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并重视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无形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五)聋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聋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状况是:天天参加所占百分比是26.35%,经常参加所占百分比是26.21%,偶尔参加所占百分比是10.25%,很少参加所占百分比是23.27%,从不参加所占百分比是24.17%。

由上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聋哑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处在中等的水平上,但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相对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到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是自发组织的,大部分具有团体性质,聋哑学生很难融入课外锻炼团体。二是聋哑学生的性格造成的。聋哑学生性格内向,特别是女生,这就导致一部分性格很孤僻的学生几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要积极开拓残疾学生锻炼的便利渠道,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全民体质健康水平。

三、聋哑学生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一)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分析

学习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8]。聋哑学生在学校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但只有真正掌握了“会学”才能达到“学会”的目标。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会学的本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使人的头脑发达、思维敏捷,达到提神健脑之功能,从而更好地提高人的学习能力,更好地提高人在社会中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

(二)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关系研究

克服困难的能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遭受到困难情境时,正确地认识困难和经受住打击及压力,排除内心的恐惧和困扰并排解困难,使自己心理与行为保持正常的能力,即个体适应困难、抵抗困难、应付困难的一种能力,再进一步具有促使困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拼搏和竞争精神,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韧品质。因此,体育锻炼能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合作能力的关系研究

体育锻炼多数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团队配合和合作。尤其是团体类的球类运动,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协作的同时进行公平竞争,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品质。此外,除了课堂体育教学之外,创建聋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团体和社团也是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关键,不仅能提升聋哑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还能让他们在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聋哑学生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的生理缺陷导致他们与正常人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不高,即使社会工作岗位逐渐消除对聋哑人等其他残疾人的就业歧视,但很多岗位离不开基本的人际交往,所以聋哑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需要利用他们特定的方式来逐渐提升。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以此为媒介,成为沟通同学间友谊的桥梁,打开友情的“枷锁”,促进学生生活积极乐观开朗。

(五)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关系研究

自我约束能力是指个体为人处世都能科学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能够在公共场合自觉控制自己的思想、言行等。各项体育活动本身就有特定的规则,即使是竞技体育,也需要严格遵循比赛规则。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鍛炼的时候,在规则制订的前提范围内尽显自己的运动能力,在规则外的运动轨迹则被限制甚至取消锻炼资格。同时,在非单一的集体作战中,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战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都要按照规则行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团体观念。因此,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对聋哑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帮扶作用。

结束语

高中聋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好,但对体育能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比较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聋哑学生在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体育课程的认同感都处在中等水平。由于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重视对高中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教会他们养成积极的锻炼习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在高考这一片蔚蓝的天空中飒爽英姿、搏击长空、一鸣惊人。

参考文献

[1]贾美香.王力芳.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6).

[2]杨奏之,李技.视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3]王俊杰.论合作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

[4]梁喜艳,车旭升.课外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J].休闲,2019(5):2.

[5]张博硕.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6]董西超.体育锻炼对聋哑学生身体素质,自尊心的影响[J].新一代:理论版,2019(10):1.

[7]周洁.体育活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8]高健.体育锻炼与聋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卜燕春(1975— ),女,汉族,江苏省海安县人,江苏省南通特教中心,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2596501705245

猜你喜欢
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
谈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学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地对聋哑学生实施教育实践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