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的新治疗

2022-03-21 23:14周杏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妇科

周杏谊

摘要:目的 分析新治疗方案在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型)中的疗效。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5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常规组(n=25)及治疗组(n=25),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发现,治疗组为88.00%,常规组为52.00%,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妇科;盆腔炎性疾病;中药灌肠;中药熨烫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炎性反复发作,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甚至可引起不孕,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常规西医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常见方式,主要通过药物来起到减轻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中药灌肠、中药熨烫等治疗是一种新型中医理疗方式,通过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灶,短时间内发挥药效,中药熨烫则通过加热中药,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本文现围绕院内5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院纳入的5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每组各纳入25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常规组纳入患者最小23岁,最大64岁,均值(44.12±5.32)岁;治疗组纳入患者最小24岁,最大64岁,均值(44.52±5.46)岁。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方式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药物分别为头孢呋辛钠(1.5g/支;国药准字H20084091;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及甲硝唑(100ml/500mg;国药准字H13022486;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头孢呋辛钠用药方式为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用药剂量及频率1.5g/次,Q8h,甲硝唑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剂量及频率分别为100ml/次,bid,治疗周期为10天1疗程。

治疗组:治疗方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常规组治疗为基础给予中药灌肠及中药熨烫治疗,中药灌肠药方为10g当归、没药、元胡、蒲黄、五灵脂、川芎、乌药,9g小茴香,3g肉桂,6g干姜,浓煎100ml后行中药保留灌肠,1次/d;中药熨烫药方为250g小茴香,将所有药材装入特制的布袋中放置于清水中浸泡,1分钟后将中药袋取出放入微波炉中高火加热3分钟后以治疗巾包裹,放置于患者下腹部,以脐周为中心反复熨烫,2次/d,30~40min/次,治疗周期为1~2个疗程,1个疗程为10d。中药内服方剂为:少腹逐瘀汤加减。9g小茴香、10g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蒲黄、五灵脂,15g赤芍,每日1剂,浓煎至3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治疗周期为1~2个疗程,1个疗程为10d。

1.3 观察指标

以疗效判定标准为依据[3],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主要包括治愈:相关症状、盆腔包块及积液完全消失;显效:相关症状明显减轻,盆腔包块缩小>70%,积液吸收2/3;有效:相关症状有所改善,盆腔包块缩小30%~70%,积液吸收1/3;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并将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发现,治疗组为88.00%,常规组为52.00%,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慢性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或有异味等,若未及时采取治疗,炎症可引起盆腔组织粘连增生,对患者生育能力造成影响。[4]。

西医治疗通过杀灭病原菌来起到消炎、止痛、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停药后易引起疾病复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医理论中将盆腔炎性疾病归于“腹痛、痛经”等范畴内,主要致病机制为正气不足,外邪内侵或房事不洁、外邪入侵。中药灌肠及中药熨烫是中医中常见治疗方式,直接由肠道给药,在减轻药物对胃部刺激的同时,在解剖结构上,通过直肠给药能够使药物直达病灶,从而起到药半功倍的效果,中药熨烫将药物热熨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本文针对此进行研究发现,治疗组相较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中药灌肠及中药熨烫所应用药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当归可补血活血,没药可散瘀定痛,元胡可活血散瘀,蒲黄可止血化瘀,五灵脂可行血止痛,川芎可活血行气,乌药可行气止痛,小茴香、肉桂可散寒止痛,干姜可温中散寒,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止痛,官桂可散寒止痛,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可起到活血、清热利湿及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治疗价值,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张岩雪,孙军华,李红艳,等.中药保留灌腸配合蒸热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性后遗症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1,34(10):130-134.

[2]王昕,刘颖华.电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127-130.

[3]付晓勤,税毅冬,刘健佳,等.中药熨烫联合高能量半导体激光(HILT)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3):141-143.

2909501705263

猜你喜欢
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早期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疼痛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