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分析

2022-03-21 23:48牙祖鸿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牙祖鸿

摘要:目的 研究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的3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均进行X线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下症状检出率、诊断准确率。 结果CT检查各项症状检出率均高于X线,CT诊断准确率97.14%高于X线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经CT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各项症状能够准确检出,有利于患者诊断,值得应用。

关键词: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在骨折类型中占比20%,大部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均会存在腕关节不稳定的情况[1]。未获得及时诊断与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使得生活质量下降[2]。目前这类患者骨折类型较多,根据是否是否涉及关节内以及粉碎情况,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放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能够明确患者骨折情况,有利于后续治疗[3]。本文通过将放射诊断纳入研究,旨在为患者寻找良好的诊断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35例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4]:①患者均明确诊断,且相关资料均完整;②均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部分骨折;②合并骨科相关疾病;③研究期间依从性较差。所有患者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1-70岁,平均为(54.35±5.41)岁;左侧16例,右侧19例;受伤至就诊时间5-36h,平均为(12.54±3.06)h。

1.2 方法

其中X线检查:电压60-70kV,电流为6-10mA,间距为1-2mm,对患者腕关节拍摄正侧位X线片,按照X线片检查结果,安排后续治疗。

CT检查:使用16层螺旋CT机,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00mA,层间距为1-2mm,对患者桡骨远端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扫描。针对图像不清楚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实施水平位置的扫描,根据结果与患者实施早期对称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检出率

CT检查各项症状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诊断准确率

CT诊断准确率97.14%高于X线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最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暴力侵袭所致,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骨质疏松症女性为多发群体[5]。在由于意外摔倒后,肘部伸直,前臂向前旋转,导致手腕部背伸,在手掌着地后,暴力间接作用于桡骨远端,形成伸直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在发生跌倒的情况下,一般是腕背部着地,腕关节突然发生掌屈造成创伤,形成屈曲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并出现关节不稳定情况[6]。临床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为两种类型,对腕关节不稳定的范围进行划定,包括尺侧移位、掌屈不稳定、背屈不稳定、背侧半脱位四种[7]。

放射诊断主要包括X线、超声等,透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与器官影像,有助于临床了解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属于使用率较高的诊断技术。随着临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诊断准确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也不断重视,但对腕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不够重视,延误了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机体组织功能减退,出现骨折后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预后效果较差。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随腕关节不稳定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腕关节表面被破坏,改变了骨性结构,使得内部关节面倾斜,以腕部背伸、掌屈不完全以及腕部握力不足为主要表现,未及时修复腕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即使在骨折愈合后,患者的关节处也会出现不良情况(肿胀、疼痛等),因此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进行准确的诊断意义重大,可指导后续的治疗,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

本文通过将X线与CT纳入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各项症状检出率均高于X线,CT诊断准确率97.14%高于X线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CT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各项症状均能够检出,对尺偏角改变、桡骨缩短、关节面分离等均能够检出。但临床在诊断期间,除了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腕部情况观察,还需要借助X线检查准确测量桡骨中轴线等,进而对患者病情实施判断。临床在进行X线检查时,可将棉垫放置在患者手腕下,桡骨与X先之间出现的侧位角为22°,避免由于X线投射角度不正确,从而出现阴影现象,减少诊断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更好的掌握月骨关节面切线位情况。CT扫描技术持续发展,能够使得其广泛在骨折疾病中应用,通过对手腕关节实施扫描,了解骨折移位、关节脱位等情况,并对骨碎片的数量,对关节面塌陷、腕骨骨折进行了解,可从多角度直观且清晰地呈现受损的腕关节,且可检出了隐匿的骨折线,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CT技术还可将腕关节各骨、关节腔情况清晰、全面地显示出来,同X线检查相比,能够发现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可有效判断中间柱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存在骨折合并肌腱、韧带损伤,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往临床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首选方式为X线检查,但是X线检查已无法将临床需求进行满足,漏诊、误诊情况较多,且在腕关节有石膏固定的情况下,對局部骨折情况难以进行清楚地观察,而CT扫描技术对该病的准确率较高,且与X线联合进行诊断,可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8]。但实际临床诊断期间,需要综合患者症状判断反馈,辅助做好检查技术的参数设定,配合良好的教育指导,指导患者配合检查,细节处理上,考虑个体差异,做好病情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通过CT检查后,能够准确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症状及时观察,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宁. 放射学检查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3):1549-1552.

[2] 季佳庆,樊健,袁锋. 桡骨远端背侧关节内骨折的诊治进展[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3):324-328.

[3] 王郑浩,李开南,汪学军,等. 基于三维CT的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地图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2):1373-1380.

[4] 程亚博,杨顺. 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J]. 中国骨伤,2019,32(8):731-735.

[5] 袁龙,刘沛奇,张佳禄,等.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损伤的诊治体会[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7):765-766.

[6] 张立强,来进杰,胡兴中,等. 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J]. 浙江医学,2019,41(17):1876-1878,1882.

[7] 邵华,姜磊,贾文霄,等. 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对桡骨骨折的术前评估及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7):134-136,143.

[8] 郑博,蒋涛,黄佳涌,等. 我国中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10):1299-1304.

144850118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