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2-03-21 00:18覃喜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电针

覃喜扬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颈椎曲度测量值变化。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對照组,颈椎曲度测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刀松解配合电针治疗CSA 疗效较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及临床症状。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电针;颈椎生理曲度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指在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紊乱、颈肌挛急等内外因素作用下,导致椎-基底动脉受到不同程度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1]。主要表现为眩晕或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或有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伴意识清醒,偶尔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以上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2]。本研究中,笔者选择针刀配合电针进行临床观察,探讨两种方法联用在CSA 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2019年3月-2021年5月门诊符合诊断标准[3]的8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试验组中男16 例,女24 例;年龄27~65 岁,平均(45±6)岁;病程1~35 个月,平均(2.83±1.65)个月。对照组中男17 例,女23 例;年龄26~63 岁,平均(44±6)岁;病程1~32 个月,平均(2.23±1.16)个月。两组资料数据相比无差异(P>0.05),可对比。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选取百会、风府、天柱(双)、风池(双)、双侧颈夹脊2~4穴等穴位作为针刺部位。腧位定位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4]。引导患者放松颈部肌肉,穴位区常规消毒,施针者使用0.3 mm×25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以风池与天柱、一侧颈夹脊取2穴,左右各二组穴位连接KWD-808I脉冲治疗仪,选疏密波,5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留针过程中,需留意观察患者是否感觉不适。

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治疗。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后颈部,选择上下项线之间、C1-5横突、C2棘突两旁、枕下肌群压痛点及肌腱附着处压痛点、结节点。每次选择4-6个点、用龙胆紫做标记。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带无菌手套。局部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针刀在选择点垂直或斜刺或平刺迅速进入。进针至穿过肌筋膜遇有阻力时或固定手指上感觉到肌肉痉挛,则可开始顺肌纤维走向以纵行剥离为主,粘连严重者可辅以横行铲剥1-3次;然后针刀深入直达骨面,待有强烈酸胀感,再纵行疏通,横向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并让刀口自然出血15-30s后再按压止血,最后用创可贴贴敷刀口预防感染。

两组均以6d为1个疗程,休息1d,进入下一个疗程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症状体征评分

每位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值评定[5]。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旋颈等6 项,每项0~4 分,0分为无症状,4分为症状严重,总分24 分,评分与症状体征成正比。

3.1.2 颈椎曲度测量

采用Borden法,A线为枢椎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的连线,B线为各颈椎椎体后缘的连线,C线为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距离,即为颈椎曲线的深度,C线正常值为12土5mm。

3.2 疗效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

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原有眩晕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疗效指数≥90%;显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基本劳动不受影响, 70%≤疗效指数<90%;有效:原有症状有所减轻,基本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30%≤疗效指数<70%;无效:原有眩晕症状、体征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t,计数资料[n(%)]-x2,P<0.05表示差异明显。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7.5%,均优于对照组的70.0%、82.5%(P<0.05)。详见表1。

3.4.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4.3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测量值变化比较

结果示,各组治疗前颈椎曲度测量值差别不大(P >0.05)。治疗后各组颈椎曲度测量值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 <0.05),且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

4 讨论

CSA归属中医学“眩晕”、“项痹”范畴,乃本虚标实之症,多由外伤、劳损及年迈体衰等因素造成机体虚弱、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毒乘虚而入,以致头颈部经脉营卫失和,筋脉失养,疏泄不利而引发眩晕等症状[7]。

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针刀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疗法。针刀医学认为人体组织损伤最根本的病理机制是动态平衡失调。颈椎小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动态力学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椎小关节失稳,引起颈椎椎体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这种位移位使颈椎生理曲线产生偏曲、僵直等,颈部周围软组织受到牵张、痉挛,穿行于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在这种变化中发生迂曲、痉挛、受到卡压,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刀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切割、松解,能显著改善局部组织的渗出增生,松解粘连,消除斑痕组织和促进钙化物的吸收,从而消除代谢产物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刺激,同时解除病变组织对颈椎神经血管造成的压迫,为椎-基底动脉供血提供了良好的“通路”。同时,采用针刀治疗可有效解除软组织的痉挛状态,令韧带和肌肉组织等的弹性恢复,调节肌肉紧张粘连,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扩张其椎动脉血管内径,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部血供,消除眩晕等症状。

针刺是目前治疗骨科疾病效果较为显著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百会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为诸阳之会,可升举阳气,帅血上荣髓窍。风府、天柱、风池、颈夹脊等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与椎动脉比较靠近,穴下的神经非常丰富,针刺可有效缓解颈椎疼痛及头部疼痛,明显改善颈椎局部微循环障碍,提高椎-基底椎动脉血流量,改善脑供血状况,进而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眩晕等症状。而电针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的组合波形,可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电适应的缺点,引起肌肉节奏性的舒缩,加强淋巴循环、血液循环及离子的运转[8],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及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以达治疗目的[9]。

综上所述,针刀松解配合电针治疗CSA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秉文,陈伯华.颈肩痛.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0-241.

[2]胡幼平,刘颖,张镭潇,等.电针不同波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1(30):4192-4194.

[3]韦英成,梁晓行,吴肖梅,等.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8(39):1068-1072.

[4]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经穴定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20.

[5] 李思斌,袁绘,李正祥,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8):148-150.

[6] 鄭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7]修忠标,刘洪,刘晶,等.小"T"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2(9):16-18.

[8] 杨向红,王彦青,高秀,等.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针刺研究,2001,26(3):210-212.

[9]孙娇,赵辉.小针刀定点松解枕下肌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83.

3262501908216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电针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电针联合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达的影响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